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四十年史学理论的主要范式是“历史认识论”,但它不仅不可能辩护历史知识合法性,而且是实证史学、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三者分裂的根源。以历史实在论为哲学前提的历史认识论根本上是一种近代西方哲学的镜式映像理论,它是历史相对主义真正的幕后推手,而不是拯救客观史学的唯一出路。在“历史认识论”范式下,史学理论只能反复在“历史认...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素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他的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历史观来源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史观,其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发展矛盾论,历史发展动力论,历史发展整体论,历史研究目的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五大方面。他的史学思想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史观、史识、史学研究方法推动历史研究取得了大批成果,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和不适当的政治运动,对建国后史学研究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如何发挥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教育功能,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历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历史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史学发展水平、师生观、学习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心理学、教育技术、课程标准等方方面面,尤其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笔者撰文论述这点,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体现和顺应史学发展潮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对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尽管不同的学者作了不同的展望和描述,但若仔细观察、对比研究,除去  相似文献   

6.
正统论作为民族特色的历史哲学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史学正统论的起源成为大家探讨的问题所在。本文从几个时期正统论的源头作为论述,探讨中国古代史学的正统论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7.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8.
南宋浙东学派的学们以“事功”为出发点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在史学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特别是明清学的史学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总结他们的史学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有现实意义。本试图从他们研究历史的出发点、所坚持的历史进步论、呼吁史学体裁的变革及主张六经皆史、注重发挥义理的观史之法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周谷城是20世纪卓有成就的革命家和学者,他对史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即“历史完形论”,为史学研究开创了新理论、新思路、新理念,而且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两座丰碑。周谷城还以大量的史学著作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史学教育中,为中国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英才。  相似文献   

10.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对才、学、识三长分述很明确,但后来史学家对其中“识”字含义有不少歧见。借用当代史学新观念,重新剖析《史通》有关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可以确认刘知几才学识三长论中的“识”,指历史编纂学见识,而非历史见识。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匠心独运的合理虚构,大胆改造历史人物,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位被传统文化所操纵,在道德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中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英雄。诸葛亮的悲剧是他自身的悲剧,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诸多的神明崇拜中,关羽与诸葛亮的崇拜同源于汉末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这两位刘备集团中的得力干将,在千年传说与信仰的相互作用下,依靠自身所具有的杰出历史功绩,加上被后人赋予的理想人格,终于发展成为全国崇拜的神明;但是在民间信仰和官方推崇的交互影响下,由于关葛二人的自身功绩和社会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崇拜规模、崇拜地域、崇拜形成关键时期等一系列崇拜因素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梁斌研究五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来的梁斌生平史料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新世纪剧社时期、“文革”时期、晚年的一些史料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和丰富。梁斌文艺思想研究,从文学创作逐渐向绘画、书法领域拓展。梁斌书画艺术展及书画研讨会的举办以及《梁斌书画论》、《生命之光——梁斌书画艺术研究》两部论著的出版把梁斌的书画研究推向了新的层面,对梁斌的定位也由革命家、文学家向人民艺术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于20世纪初提倡的"新史学",主张通过各种形式将历史知识深入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在对史学大众化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梁启超还亲自写了一大批通俗史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撰写《梁启超评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深入学习与感悟梁启超学术与思想的过程。梁启超以救亡和“新民”为己任,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与思想成就曾受到了不应有的冷漠甚至否定。回顾百年来我国社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更会觉得梁启超学术与思想具有久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操的屯田理论和就地取给、就近取给的“因粮于敌”思想;诸葛亮的“以粮为本”、重视军队后勤保障和在前线与后方发展生产、广殖财力、多渠道筹措军用物资的军事经济思想以及袁准重视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兵”思想,在客观上都具有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在其历史传记人物作品《管子传》中,多次出现与个人史学主张格不合之处。尤其是他在处理营造时势与改塑英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两难困境,颇为鲜明地折射出当时“新史学”理论在宣传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三顾草庐”、“隆中对”的史事发生在襄樊,襄樊又因“三顾草庐”、“隆中对”而享誉中外。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讲,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诸葛亮出山方式是“登门自见在前,三顾茅庐在后”的观点,至少在四个方面违背了历史事实,出现了一个根本失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姚察、姚思廉父子的生平,研究了《梁书》编撰成书的温长历程,对《梁书》的史学成就和缺陷作了客观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