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为洲 《教师》2010,(29):38-38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始终是分量最重、花时最多的部分,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乃至创新精神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数中职学生阅读书刊少、玩手机多的现状,实行"以课题为导向,以学生为对象,以阅读课为抓手,以图书馆为依托,以实验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的教学策略,探究图书馆资源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发挥图书馆的导向职能,指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就是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改革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极为重要,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语文课改的重要部分。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整合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这一视角出发,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指出: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什么是语感呢?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读到此处,有的同学在头脑中立刻现出萧条、冷落、破败的旧中国农村的景象,而有的同学却会漠然置之,甚至会提出“荒村怎么会横着”等疑问。这种差异,正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方面的差异。这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简言之,就是语感。即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的感受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既有自己明显的不足,又有特殊的优势。农村学校中的教师,要正确面对这一实际,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机有序地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充实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读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忽视阅读教学就等于忽视了语文的根本,忽视了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研讨环节,学生们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普遍认为:"学校是建在图书馆里,图书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殿堂。"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几乎是西方国家学生校园生活的全部。阅读能力是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提高阅读能力应从小学生抓起。因此,我们应科学利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图书馆作用,培养学生树立图书馆意识,学会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强 《现代语文》2014,(8):101-10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语文课堂只是以教材为主,没有开发教材以外的语文资源。就教材而言,也只是讲讲重点,说说难点。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呢?可以从各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中学习,大都是这样的形式,只是表现的方法有别而已,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语文。其实,这些显性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完成。语文老师要从高处着眼,从全局出发,从细微入手,全方位开发语文隐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提高。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呢?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惠荣 《现代语文》2005,(12):88-8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还要重视背诵积累.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问题。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形式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具有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活用教材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人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这样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先有疑问,通过疑问激发深一层的阅读和思考,那么学生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大量的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7.
潘珍芳 《语文天地》2009,(10):13-1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必要的界定,这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欲立先破 ,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 ,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 ,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是不断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 ,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一、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 ,着力提高语文素养1 实施感性教育 ,开发感性素质语文教育是实施感性教育的有效载体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感性素质开发和…  相似文献   

19.
梁雪峰 《考试周刊》2009,(34):62-6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此,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乡村教师怎样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呢?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