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川森 《考试周刊》2009,(10):76-77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不可避免,这一问题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出。如何有效地控制“学困生”的数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作者试从影响学困生的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及学生个人原因分析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学困生的数量和成因与城区初中学困生的数量和成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以及学困生转化时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在相应的转化工作中要有不同于城区初中的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淑萍 《学周刊C版》2020,(2):159-159
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学困生的数量和成因与城区初中学困生的数量和成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以及学困生转化时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在相应的转化工作中要有不同于城区初中的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初中免试入学制的实行,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全面实施新课程后,学生之间的学业差异更大,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数学学困生的比例进一步增大,而且农村中学的学困生明显高于城镇中学的。要转化农村中学的学困生,数学教师不仅要端正教育思想,更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勇敢肩负起转化的重任。以下就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浅谈一些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究。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内学者调查研究,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比例高达13.2%-17.4%,而农村更甚。2007年,安徽省级课题组张家忠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农村初中学困生占34.7%。因此,在新课程视野下,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假设,以便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中英语学困生占初中学困生比例约为50%以上,本文主要论述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中"尊重与爱并重,情暖学困生";积极的评价,推动学困生";四多"并用,助力学困生的农村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3):59-60
学困生以前叫差生或后进生,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农村学困生比例远高于城镇学困生比例。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则让农村教师操心很多但收效甚微。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谈德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新衡 《考试周刊》2011,(84):132-132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作者从关心学困生及改进教育艺术等方面入手,总结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很多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学困生人数较多。数学教师要努力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有教师、学校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要转化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教师应正常对待学困生,掌握其心理,与其建立深厚的感情,并加强学习指导,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督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仅困扰着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也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生、家庭、教师、社会等许多因素。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要想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首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对待学困生。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他们创设成功机会,以情施教,个别辅导等有效策略,可促使学困生发生根本性地转化,从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学困生问题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稳定和学生发展、成才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现象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现状、提出相应的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当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尤其是在生理、心理以及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体现在农村初中的两极化现象尤为严重,"学困生"这一特殊化群体由此产生。"学困生"已经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亟须教育者采取转化措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自身经验写就,具体探讨农村学困生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方仁朴 《广西教育》2013,(38):15-16
语文是众多科目中的基础学科,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难点。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中,极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中除了单亲家庭孩子、孤儿外,还有相当部分是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小学时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些学生甚至连拼音都不过关,以致到初中后难于进行阅读和写作。对于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关注他们,并认真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针对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一、用宽容与赏识帮助“课堂捣乱型”学困生  相似文献   

15.
就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现状、形成原因作了探讨,揭示了学困生形成的本质,并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提出了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偏差行为学生的一些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转化成效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特分析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并就具体的转化实践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每一个学科中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影响到了整体的成绩。在初中语文学科中,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个体成绩差异也是越来越大,学困生群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为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学困生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开展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初中综合教育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化学。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如何让学困生不落后,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文章从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实现了学困生转变,学生得到了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姚龙  苏杰 《教育革新》2009,(9):21-21
在新课程推进中,据国内学者调查研究,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比例高达12.5%-17.4%,男女之比约为2:1,而农村更为严重。2007年,安徽省级课题组张家中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农村初中学困生占34.7%。据我们调查研究。西部农村地区初中单科性学困生接近50%,其中数学、英语两门课程的学习困难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在新课程视野下,对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模式的研究是对新课程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践行.是促进农村教育和谐发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刘晓琴 《成长》2021,(2):70-70
新时期,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学习水平,要重视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从多方面分析了班主任开展学困生转化的对策,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