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但是,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课下唧唧喳喳,但在课堂上发言时却害羞、胆怯,甚至沉默无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是不敢发言,即使回答了也是小小的声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使发言常态化、有效化呢?  相似文献   

3.
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课堂上,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活泼,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越来越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去听。笔者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在人人都要积极表达的课堂里,我们的语文课似乎太"热闹"了点,"语文味"淡了些,我一直追寻的诗意课堂又在哪里?直至看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  相似文献   

4.
吴迪美 《教师》2011,(16):32-3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发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5.
邱凤美 《新课程研究》2009,(11):152-153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位居四大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之首,这也充分说明了“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他们才能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王尚文教授曾说:“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那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变得"会学"。在阅读交流过程中,学生还有一些拘谨,表达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都是比较认真的,而且边听别人的发言边在做笔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中,让学生注重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了解学生,关键是教师要倾听学生。教师能否有效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要了解你的学生,关键在于学会倾听——不是他听你说,而是你听他说!我们要知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是反思倾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教师和学生如何倾听。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在学习﹑生活与交往中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提高倾听的自觉性。我们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再如英语单词listen由lis与ten两部分组成,它寓意你要听上十遍,知识就会是你的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听和说一样的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刘秋娣 《辅导员》2014,(10):97-97
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1,(8):8-8
《教师》2011年第6期发表吴迪美的文章指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发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就必须向学生讲清听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学会倾听要有“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有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清每一句话,思想要专一,心无杂念。二要有耐心,听别人讲话时,你要有耐性,他人未说完不要去急于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蒋骏 《今日教育》2005,(9):40-41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听”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长期被忽视,而为人师者也未能率先垂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即便在新课改的今天,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把倾听视作改善师生关系的门面:装模作样地听,心不在焉地听.为寻找代言人听……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倾听氛围,如何能学会倾听。新课堂呼唤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中倾听的示范效应,让自己的倾听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倾听。这种示范效应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用“心”倾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借助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倾听倾听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就是把握了阅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一间用心互相倾听的教室。这是贲友林老师的一节随堂课,教学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我撷取其中的一个片段和大家分享。(学生邱宇豪展示并介绍他的"小研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5):71-7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而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其实,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成为学生认真倾听的典范,引领学生学习倾听。倾听学生发言能了解学生,把握新课学习起点;倾听学生发言能准确评价学生,及时做出有效的引导;倾听学生发言能够点燃课堂中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倾听学生发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更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林碧航 《考试周刊》2011,(22):61-61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训练倾听、养成倾听、吸引倾听、乐于倾听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有意识地去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行为.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校园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学会听课,善于听课,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小学生却没有倾听的习惯,主要表现有:上课不专心听讲;小组讨论不听伙伴的发言;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心不在焉,而自己说话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针对这些情况,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一、倾听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慢的艺术,倾听是静的艺术,倾听教育能真正触动教育的脉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倡"精神助产术",强调教师和学生是世界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者,在人格上互相平等;教师相信学生能创造和发现真理;教师通过提问,倾听学生发言,研究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孩子有着独特的观察、思维与情感的方法,教师应通过倾听参与孩子生命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能见到以下现象:很多学生积极要求发言,但是却容不得别人发言,或对别人的发言毫不关心;只要听到老师要求要动手做实验,其他的内容就完全不听了;实验结束了,进行汇报交流时,许多同学还乐此不疲,把玩着手中的实验材料。学生不会倾听,就吸收不到别人思想中的精华,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