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尝试着从形式主义﹑人物心理﹑历史学﹑社会学﹑读者反应等五个文学批评视角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进行解读和阐释,旨在说明对同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打量、去领会,就会有不同的内涵,而各种内涵的汇聚便不断丰富了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认为此小说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细致的场景描写以及主人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等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存在主义思想倾向,旨通过这一新角度来阅读小说,能够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一个小时的故事》实质上对19世纪美国南方女性读者起到了一定的规训作用。小说中马拉德夫人对自由的呼唤,引发了女性读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及家庭观念的质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小说通过马拉德夫人之死强化了读者对社会制约因素的认知,传递了趋向保守的价值观,承担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剖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对读者身份的建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及时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6,(5):54-57
加拿大当代最杰出作家之一的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驯服明天者》讲述了十七岁的非洲少年科菲在参与欧洲架桥队伍的建桥工程后逐渐成长的故事。本文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主人公科菲的身心成长进行理论关照,旨在解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从冲突到逐渐融合的过程中,非洲殖民地上以科菲为代表成长的一代其自我建构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凯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纪的美国著名女作家,也是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先驱代表作家之一。《一个小时的故事》用短小精湛的文字描述马拉德夫人在听到"丧夫"消息后一反常态的欣喜若狂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反映出马拉德夫人强烈地想摆脱父权制束缚的心理。马拉德夫人的死亡暗示着这样一个悲剧: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统治西方社会的父权制无比强大,女性要从根本上逃脱父权制的羁绊、获得真正的自由几乎只是空想。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精简有力的文字,讲述一个深刻的故事,质疑了传统的婚姻,表达了对女性作为传统的“家庭天使”的角色的怀疑和否定,使原来处于男性中心社会视角盲区的现实得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文学中的妇女形象,从中折射出女性的性属意识。  相似文献   

7.
8.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但评论家和读者对其主题和深层的意识形态的解读分歧颇多。本文试图揭示小说主人公挣脱婚姻枷锁进而走向自由的心路历程。对文中名词短语、否定、反讽和被动表达等文体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深层主旨。  相似文献   

9.
亚伯拉罕·马斯诺将人类的欲望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主人公C太太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欲望与需要同马斯诺的理论不谋而合。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公C太太在生的随想曲、爱的幻想曲和死的变奏曲三个不同阶段,面对人类本能的各个层次需要时所产生的激烈心理冲突和性格矛盾,表现出人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的两难选择,还原人类在欲望面前的情不自禁与情有可原,揭示茨威格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主人公奶娃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接受黑人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才能寻得自己的根、才会真正获得精神和人格的独立与自由、黑人才能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董欣 《考试周刊》2012,(18):16-17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名作。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主要针对小说中的反讽、象征、修辞手法、心理描写进行了各种研究分析。本文变换角度,基于功能语篇分析理论,针对文章的衔接手段进行总结和解析,分析小说行文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进一步帮助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将功能语篇理论下的衔接手段分析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对于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索,以及文学语篇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是在跟他者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主体只有通过“他者”这个象征性的语言介体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阿米尔通过与他者哈桑、父亲以及大他者一社会环境的激烈碰撞和冲突,完成了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作为"爵士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美国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叙了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盖茨比为了追求自己梦幻般的理想与爱情不惜付出一切,最终却落了个理想破灭、悲惨死去的下场。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盖茨比的悲剧实际上是源于自我的迷失,最终导致个人的毁灭。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多集中于叙事技巧、象征性书写以及自然和谐意识的阐发,但是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上却忽视了后现代心理分析方法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解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特质,进而论证两者均是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5.
16.
张晓慧 《海外英语》2022,(21):192-193
在《在家里》《季节的天气》和《女巫师》三部作品中,玛丽·恩迪亚耶通过塑造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主人公形象以及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共同追问,揭示并探讨严肃而深刻的主题: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即自我的认知与他者的否定,该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解析在恩迪亚耶作品中主人公因他者的否定而导致自我缺失,自我寻找到自我迷失过程从而窥见被边缘化的人们如何实现自我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陈蓓蓓 《文教资料》2011,(14):36-37
本文主要以约翰.班维尔作品《海》为分析文本讨论凝视与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凝视分为"那喀索斯式"凝视和承载欲望的窥视。马科斯凝视镜中自我、凝视他者,并窥视他者,同时也被他者凝视。所有这些凝视都是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马科斯在凝视中努力建构自我,但重塑身份之路并非平坦,他始终未能摆脱迷茫与空虚,自我身份仍旧破碎。  相似文献   

18.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重新关照和审视《黄墙纸》文本,可以发现在女主人公的疯癫过程中,充斥着他者与自我的权利游戏.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受到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性大他者话语的影响,揭露了时代背景下的性别歧视和压迫.而女主人公的疯癫,成为其摆脱他者压迫,重塑自我身份的象征.女主人公最后的疯癫使其摆脱了父权社会和男权话语对她的精神压迫,...  相似文献   

19.
蒋璐 《文教资料》2008,(30):41-44
本文选取了两部刻画已婚女性婚姻生活的短篇小说--斯坦贝克的<菊花>和曼斯菲尔德的<幸福>,拟从它们的相似的故事发展结构入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的主题,探究她们走向幻灭的深层次原因,巡视作品创作时代的社会状况,社会和女性的关系,以及女性心理绵绵不断的痛苦,发掘她们的幻灭结局趋同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力、意识形态之间潜在关系为目的分析方法,重视语言语篇和社会结构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卡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对小说中使用的隐喻、及物性结构、句式转换、评价性词汇进行阐释,揭示小说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小说的主题意义,婚姻对女性而言是精神和肉体的束缚,女性渴求自由解放的权利被漠视,男权主义弥漫整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