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到十九号房间去》和《裂缝》三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即女性从缺乏自我到被男性的凝视再到两性和谐这样一个探索历程。莱辛突破了女性主义的观念教条,对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做了独立的思考和反思。主张女性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女性的独自存在,只有男女两性和谐相处,女性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相似文献   

2.
《屋顶丽人》是多丽丝·莱辛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复杂的人类情感和微妙的人物关系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三个男主人公的行为反衬出了一位独立勇敢的女性形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父权制观念,解读莱辛短篇佳作《屋顶丽人》中的两性互动的冲突和对立,凸显生态女性主义反抗男权的强烈意识,揭示莱辛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她内心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3.
《屋顶丽人》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莘的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关于这篇小说,存在从阶级冲突和性别冲突两种不同角度的经典解读。本文从男性气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三位修房工人对于屋顶晒日光浴的丽人不断骚扰甚至谩骂的原因,认为女性不断上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威胁了三位工人的男性气质,导致了他们的焦虑,这种焦虑就通过对女性的骚扰释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屋顶丽人》也塑造了一个纯真男孩的形象,讲述他对愿望的一次试探。两部作品反映相同问题,具有较大可比性。通过分析两部作品情节,平行对比两个男孩的经历,从人物自身特点着手,探知外界的冷漠,阐释内心纯真与精神"顿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多丽丝·菜辛的《屋顶丽人》是一篇不朽的短篇小说,文章体现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中的各种对立,从文学象征手法、文学符号学和叙事视点等方面探讨了小说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进一步肯定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能论和人格论来分析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三位主人公(汤姆、斯坦利以及哈里)的行动与心理,进一步从微观视角来论证其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7.
以弗洛伊德人格结论为视角,比较分析了故事情节相似的短篇小说《A&P》和《屋顶丽人》,找到三重人格与作品人物的契合点。即对人格与道德关系进行深刻诠释,还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道德启示,进一步肯定这两部作品的教育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李华 《文教资料》2015,(4):11-12
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关注了父权制度下女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复杂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文体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于语篇分析之中,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也越来越广泛,分析过程也相对客观、科学。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本文运用功能文体学的及物性系统理论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细致解读,旨在说明及物性系统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屋顶丽人》是莱辛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该书以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和自然现象意象的二元对立为背景,细致描述了两性权力话语之争及由此直接导致了汤姆的反成长的根源.两性矛盾的尖锐和持久存在的根源不仅在于阶层的对立和两性间缺乏恰当的沟通方式,更在于这种对立造成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范导而失落,为两性矛盾的循环往复埋下了永久的隐患.此外,对男性持不同态度的三个女性角色形成的鲜明比照,体现了莱辛试图探索两性和谐相处的可能途径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在表面上是描写某种外在现象,暗中却遵循一套共同的叙事语法,其基本运作方式是“二元对立”。《屋顶丽人》中“二元对立”的结构表现在下层劳动阶级和有闲阶级的对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以及情感憧憬与情感幻灭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2.
《金色笔记》作为莱辛的代表作,奠定了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声望,也隐含了莱辛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从整个文本结构来看,莱辛应用了有效的文本策略,从而模糊了小说和自传的界限。碎片化的时间描述手法,情节上现实与虚构的融合,赋予小说新的形式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8,(1):69-71
以女性主义批评为切入视角,对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爱的习惯》予以观照,"爱的习惯"实为男性权力和意志的体现,透现着女性的他者化、物化以及男性的自我中心主义。遭遇爱之习惯的女性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抗争,对父权话语体系做出程度不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徐洁 《文教资料》2006,(20):85-86
《安提戈涅》拥有古希腊文化的各种原初叙述,虽然它不免铭刻上男权中心的思维,但它仍然保留了丰富的歧异,这使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重新诠释,寻出父权文化体系发端的蛛丝马迹,以及潜藏在男权文化历史地表下女性的欲望与言说。在女性主义的观照下重读《安提戈涅》,不难发现它是一部关于两性之间关系的探索,而“觉醒”的主人公安提戈涅则成为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自强自立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老舍的《离婚》表现了女性生存的处境和际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解读,便可以发现。女人在父权制社会里乃是一种“对象性存在”。她们无法离开婚姻,无法脱离男人而生存,婚姻的依附性使女人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  相似文献   

16.
奥斯丁的小说创作中大多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为此,文章结合《爱玛》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成长环境,就《爱玛》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韩丽 《考试周刊》2011,(89):20-21
澳洲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自1977年《荆棘鸟》出版以来,创作至今共12本小说,其中《玛丽·贝内特的独立》出版于2008年,麦卡洛根据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续写了伊丽莎白和达西婚后十七年的故事.女主人公玛丽聪慧漂亮、独立坚强的个性特征,完全颠覆了原作中呆滞、愚蠢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着眼于奥斯丁笔下被边缘化的玛丽在麦卡洛笔下体现的女性主义特征.同时结合作家麦卡洛的人生经历揭示其积极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是英国文学的母题之一,众多的英国女作家用自己的才华不断地演绎着女性主义的话题。被称誉为“英国文学的老祖母”的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就是一篇具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金色笔记》文本和主人公安娜·沃尔夫显示出,女性的异化与精神分裂是文化与周围环境压抑导致的,女性变得身份多元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在性别关系中异化,失去了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享誉当今世界文坛,有常青树的美称,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文学作品涉猎领域广泛、风格各异。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讲述了三个修葺屋顶的工人和一个在自家屋顶晒日光浴的女人的故事。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男主人公斯坦利的矛盾行为,可知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原因,是斯坦利的理想自我和大他者的强行介入造成了其人格的自我异化和分裂,使欲望主体徘徊在想像域和象征域之间而无法完全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林语堂先生的作品《红牡丹》为分析的文本,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切入点,浅析红牡丹这一中国妇女形象在后殖民女性主义语境下的积极意义。红牡丹智慧干练,潇洒飘逸,知书达礼,充满反叛精神,“她”无形中消解了西方人关于中国妇女的抽象概念,也就是说,中国妇女不再和传统守旧,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林语堂先生通过他的文本话语,向强势种族和主流文化喊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