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现象学是现代哲学提出的一种研究哲学的新方法,英伽登的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的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从读者角度重新建构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以"回归实事本身"为基本研究精神,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宗旨,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以"本质直观"为认识事物的基本理路,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和意义。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的新颖性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尊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纯文学理论的引入,鲁迅的"文学自觉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和被接受的,但纯文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并不完全相符,致使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研究者不得不或明或暗地强调"文学自觉"中"文学"的概念,而对"文学"理解的多样性使得"文学自觉"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文学自觉说"研究的误区在于混淆了文学史意义上"文学"和文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学",以至于在"文学自觉"的问题上学界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意向性"理论通过对意识主客体共生互现关系的强调,为理解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文本与读者一方面在自身实现中呈现对方;另一方面共同呈现出作品既丰富又有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科安先生的专著《延安文学研究》突破了传统延安文学研究的规范,以一种"新的思维观念"来考察延安文学,挖掘出延安文学"新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一、返回"历史情境"的"知识考古学"式文学史研究思维方式;二、对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本土话语体系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的理性评判和"高调"肯定;三、凸现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建构;四、建立在延安文学"接受史"基础上的主体评判。  相似文献   

7.
对于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历来有多种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这些所谓"好课标准"都是成人所构建的。课堂生活是孩子们经历最多、体验最深的一种生活方式。教育现象学研究要求关注教育情境中师生的"生活体验(世界)",关注教育的实际发生领域,关注生活的意义。由此,本研究旨在用教育现象学的方式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用描述性的语言勾勒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课堂"。  相似文献   

8.
"伤痕文学"是中国在80年代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文革"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表现"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它使文学恢复了尊严,是新时期文学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以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伤痕文学的特征、历史意义以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符号"在现象学的语言分析中,属于奠基于直观行为之上的客体化行为。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是"意识",但是从胡塞尔对语言陈述活动的划分和意识的奠基顺序可以看出,"符号"是意识的在场形式,意识必须通过语言符号来呈现自己。  相似文献   

10.
《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本文着重以法国现代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本书以知觉为基础和导向的文学特色,并阐释了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关于"底层文学"的质疑否定之声远大于褒奖肯定。论文从作家作品的实际文本出发,探讨优秀"底层文学"所表现出的审美经验的拓展与面向未来文学的建构意义。文章分别从朴素现实主义的追求、现代主义方法的渗融、本土化民族风格的美学转型三个方面,有理有据地阐述"底层文学"艺术性的探索与进步,从而肯定"底层文学"艺术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开题会暨学术活动周在成都举行,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活动围绕多民族文学这一主题而展开,体现了对多民族文学文本的关注和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这些观念与方法对当今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仇睿 《文教资料》2009,(8):33-34
伊泽尔的"游移视点"是英伽登的"不定点"的理论延展,它们在空白填补、未定性、流动性方面有着亲缘关联,但又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理论框架结构、动态表现形态、审美时间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这种比较可以折射出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与伊泽尔"阅读现象学"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在其产生后的一百多年里,现象学逐渐越出哲学领域,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回到事实本身"的原则被应用到社会学、生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许多领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各个研究领域根  相似文献   

15.
"伤痕文学"中的爱情叙事打破了"文革"文学的禁区,拓展了文学题材的范围,体现出作者对于爱情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但同时也深受当时时代语境的制约。从爱情叙事角度切入,既可以看到"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也可以认识到"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1985年是一个"方法年",是一个转捩点。那一年,各种文学期刊,文学界各相关单位纷纷介入到文学批评方法的引进与批评场域的建构中来,推动了1985年批评"方法年"的形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引发了后来重写文学史的大讨论,为文学史书写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具有典范意义。1985年,先锋小说、寻根文学等的出现开启了当代中国多元的文学时代,成为日后许多文学支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建设"网络文学陕军"是指充分利用陕西文学已有的作家资源及国内外影响,立足网络平台,与网络文学作家和网站合作,发现和培育陕西文学新的增长点。首先论证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从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从网络文学研究及创作的需要来看,建设"网络文学陕军"都十分必要。其次详细论述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论述了建设"网络文学陕军"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19.
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课程"文学英语赏析"的学习中,存在学员学习观念落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做好本课程的导学,对提高学员"文学英语赏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地方概念在现象学方法研究人类空间性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检视了这一概念自身的弹性张力,以应对怀疑地方是否能作为科学探究的可靠对象的各种挑战。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现象学的地方概念对于分析以主体为中心和以人物为主导的文学模式(如抒情诗和第一人称叙事)最有帮助;但是,正如詹姆逊所指出的那样,现象学的观点忽视了影响人类能动性的结构性力量。因此,一个批判性的、可行的地方概念必须在现象学研究的主体中心与对结构性力量(包括生物、地理和经济制约)的更多认识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