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实验材料,如菌种或菌株是微生物实验所必不可少的,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1)去中科院微生物所、相关大专院校生物系或微生物教研室购买;(2)去各级卫生防疫站、酿造食品厂或兄弟学校购买或索要;(3)原有菌种的定期移植。但如果上述途径都无法实现或由于种种原因一时得不到现成的菌株,那么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自己设计、筛选的培养基和菌种分离培养方法从南京、淮南、合肥和蚌埠等地生产的酸乳中筛选出优良酸乳生产菌株 ,并按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和乳酸菌特有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进行鉴定。在确认菌株菌名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情况下 ,按照生产南瓜酸乳需要 ,对菌种分别进行驯化。  相似文献   

3.
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性实验,同时也是课本中所安排的第一个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与技巧的培养,思维的锻炼都非常有意义.课本着重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若作为单一独立的实验可以说十分全面具体.并且总体来讲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应该是一个很容易成功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材料一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导致两百多人感染,数十人死亡,香港、广东等地也出现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现象。链球菌为圆形球菌,一般单个、成对或数个排列成短链,也可排列成串珠状长链。一般情况下,链球菌无鞭毛,不运动(D群某些菌株除外),不形成芽孢,有的菌株在含血清的培养基内能形成菌膜。致病链球菌在含血清和鲜血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一般常用鲜血琼脂培养以观察其溶血现象。链球菌为兼性厌氧型细菌,但在无氧时有明显溶血现象。链球菌具有一种特异性的多糖类抗原,此抗原又称为C抗原。用温热稀盐酸浸出的这种抗原与特…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2019-2022年全国卷和地方选考,共有27道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其中13道题是选择题,14道题是非选择题.研究这27道题,笔者发现这些题目的考点主要是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原理和应用、微生物的纯培养和目的菌种的选择培养、分离和计数.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根据目的菌种所需营养物质和理化性质的需求配制出呈现液体(固体或半固体)状态的营养基质,以便目的菌种更好地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6.
鞭毛的性狀对确定細菌归屬于某一个种方面来講,具有很大的意义,而至今在已經为人們所提到的鞭毛染色方法中,沒有一个方法可以認为是完全滿意的和能在一切条件下保証成功的。我們从事鞭毛染色工作多年,在这方面累积了某些经驗,这些經驗我們認为是可以交流的。在細菌鞭毛染色的时候,染色的成功在颇大程度上在于遵循許多細小的条件,而这些条件通常并不在手册中指出。首先必須使用新鲜培养的菌种,这种新培养的菌种用接种針接到盛有足量(0.5毫升——译者註)蒸餾水的肉湯蛋白胨瓊脂試管的蒸餾水中。接种針上的菌种小心的洗到盛于該試管底上的蒸餾水中,之后再以蘸有这种含菌蒸餾水的接种針就在該試管的瓊脂斜面上进行划綫接种。  相似文献   

7.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性思维,提出以微生物做颜料、平板培养基为画板进行创新实验,代替原本枯燥的微生物验证实验。实验涵盖了文献查阅、玻璃器皿的准备、混合菌的分离、纯培养菌种的显微鉴定、纯菌活化、图案设计及作画培养等环节。在教学与评价机制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特殊的实验现象、互评实验报告,师生共同探讨以规范实验操作。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最后以投票的形式选出排名前三的微生物作画成品,分享他们成功画出精美图案的实验技巧。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重要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鉴定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的重要考试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鉴定方法也得到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下所示的装置图是笔者在实验教学中,所设计的同一套实验装置的两种不同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不用接种箱、种植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成功培养和收获灵芝的实践,很适合中小学开展。实验流程如下。1购买菌种、尿素、琼脂到农业用品销售部购买一管灵芝菌种、一小瓶尿素粉、一包琼脂、1.5kg石膏粉,花费20~30元。2配制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中学生物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之一,由于涉及到如离心、过滤、搅拌等实验技能的掌握,单一变量、对照原则等基本实验思想的形成,近两年的高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对该实验进行了考查。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仍将是今后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下面本人就有关此实验的重要考点分两部分进行剖析与拓展。  相似文献   

11.
真菌接合孢子囊的形成及特征观察是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之一.采用蓝色犁头霉"+"和"-"菌株为实验菌种(取代以往常用的匍枝根霉),并以"八"字型划线接种,同时拍摄了该菌种形成接合孢子囊的5个生长阶段典型特征的显微镜照片用于实验教学,不但减轻了以往匍枝根霉孢囊孢子等易污染实验室环境的现象.也避免了该菌种对培养温度较敏感、常易引起实验结果不理想的状况.同时使学生知识学得更活、更扎实,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提高了该实验教学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重要学生活动。该课题中包括了培养基配制,微生物接种,微生物菌落形态观察以及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对实验充满兴趣,但按照教材实验设计及顺序安排实验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菌种的来源及保存,无菌条件等)。因此,笔者设计此实验,希望通过此实验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实践表明: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设计实验,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有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学生是否已具有化学实验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教师是可以用优秀的创新实验试题来训练和测试的。笔者就两个例题谈一下这方面的实践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温度的控制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生物实验中也同样重要。为了配合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笔者将教材中与温度有关的10个实验、实习的内容总结如下,便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近几年,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考查日益受到重视,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会否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反复多次利用初筛和复筛培养基对所筛菌种进行分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木糖醇的菌株,命名为X-9.此菌株在140 r/min摇床中培养48 h,温度30℃,pH值为5.0,木糖醇产率为5.28 g/L.并对菌株X-9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为木糖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近几年,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考查日益受到重视,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会否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学生的儿童时代就培养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笔者以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借助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激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都可以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对成功实验的探究固然重要,但就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从成功实验中学习,也要培养他们在失败的实验中探究,甚至有时在失败的实验中可以获得的更多,笔者在“内能”的教学中就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成功的化学实验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可是,一般的化学实验存在着污染环境、浪费严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对化学实验加以改进和提高。一、重视环保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