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档案馆利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荀振茹档案馆的利用工作比过去有了巨大的进步,利用人次、利用量、利用档案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都与“文革”前,及十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档案馆的利用率还是很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仅在此文中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人才断层是“文革”遗留给21世纪中国社会最初十几年的特殊现象。企业职工内退按年龄“一刀切”,其切入点正是在人才断层面上。这些现象对档案工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1、档案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影响了档案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在“文革”前大中专毕业的干部相继退休之后,不少档案部门出现了清一色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人朝气蓬勃、工作热心、精力充沛,是注入档案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但是,年轻人管理经验欠缺、业务较为生疏,而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老一代档案工作者优秀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爱岗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搞过两次档案工作,第一次1958年在湖南零陵县高溪市乡(大乡)搞秘书工作时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乡级文书档案室,县档案馆组织全县各乡镇在我乡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我的做法和经验,后来被评为乡镇档案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全县乡镇档案工作者表彰大会。第二次是1968年至1977年在零陵地委组织部搞了十年干部档案。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笔者曾对河南省档案馆收集的文革资料,文革报刊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装订.共计装订文革资料三千余册,文革报刊四百余册.装订后的文革资料、报刊,在1993年全国档案保护技术研讨会上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并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领导誉为"全国档案界最高水平的装订".  相似文献   

5.
干部档案填写中的问题与建议郑京周在审查干部档案时,常常遇到一些干部档案材料存在着“年龄越来越小,资格越来越早,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象。据对近两年来审查的1268份干部档案统计,与他们“文革”前或最早的档案材料相比,1985年以来填写的一些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6.
档案的开放与保密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是档案馆必须同时肩负的两项职能。一方面,《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必须将形成期满30年的档案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档案馆又必须维护国家机密与公民隐私。因此,开放还是保密?这就成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文革”时期档案的划控开放工作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随着1966——1976年“文革”时期档案形成满30年的期限的陆续到来,对这十年的档案(包括此后与之相关的“文革”案件复查、整党、清查三种人等的档案)进行划控开放鉴定,就成了摆在档案人员面前一道棘  相似文献   

7.
本市“文革”档案接收工作即将开始本刊讯为进一步丰富市档案馆馆藏,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本市“文革”档案接收工作将在近期开始。3月11日,市档案局、馆召集市属有关单位召开座谈会,就“文革”档案的接收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徐俊德,副局...  相似文献   

8.
安兰田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参军,1948年入党,1958年由部队转业来到华北电力系统,1961年起担任北京电业管理局档案室副主任。从此,他一手抓局机关的档案管理,一手抓局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一千就是三十年。一早在“文革”前,安兰田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61年市厂矿企业协作组成立,他被同志们推选为第一组的组长,在以  相似文献   

9.
《档案时空》2015,(8):26-27
宁远古称“苍梧大地,南蛮之野”,改革开放以来,宁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远的档案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档案宣传工作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县委2013年5月调整局领导班子以来,当年,该局被评为“永州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特别是2015年度《档案时空》等档案杂志发行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以前的几十份增加到300余份.2014年,他们还积极在《档案时空》、中国档案网、永州档案信息网等报刊网站上投稿并被采用27篇,宣传该县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就,刊稿率位于全市前列.他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大趋势.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既是国家档案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央组织部2014年6月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管档工作水平”,而提高管档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创新干部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干部档案数字化”,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在此,笔者仅就如何破解和消除影响和阻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53年开始搞档案工作,至今已45个年头,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既为档案事业奋斗了一生,自己也在从事档案事业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对档案工作,从接触到热爱,也是有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的。回忆1952年参加全国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和1953年的民主改革运动时,接触到一些文件和书面材料,感到这些文件  相似文献   

12.
贵刊1994年第三期上发表的车文上先生题名为《关于编研工作的一封公开信》(以下简称为“公开信”),为彻底否定档案文献编研工作,提出了所谓的“十条理由”,实为十条“罪名”,上纲上线,无中生有,确是“文革”以后档案界少见的一篇奇文、贵刊虽于1995年各期内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直接或间接地予以批驳,但笔者认为对车先生的这篇奇文,尚有加以逐条剖析、以供欣赏而正视听的必要。一、“公开信”否定档案文献编研工作的第一条所谓理由,是说编研一词只是近几年来由“档案部门中一班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为了逞一己之能而杜撰出来的名词…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科技档案及其研究工作近40年,最难忘的一段历史是“文革”中的十年。  相似文献   

14.
上月回眸     
上月回眸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已成为兰台人的一部耐读的书,刘国能和王德俊的有关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是推动一系统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市建委和市档案局联手召开的会议又为其增加了新的内容。十年“文革”必定是引人注目的年代,此间北京市各单位...  相似文献   

15.
宋任穷同志在回忆录续集一书中,对“文革”期间“四人帮”成立专案对干部审查的情况作了揭露。回忆录还描述了“文革”以后的平反工作。 来认为“四人帮”办案是“独裁专案,为所欲为,残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技术为干部人事档案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针对近年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暴露出的造假现象,给出大数据多源融合分析的应用框架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的可行性;构建包含出生数据、基本数据、学历数据、工作数据、行为数据和心理数据在内的干部全生命周期个人数据链条;围绕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属性标签,给出基于大数据的审核与监管流程框架,提出面向干部属性标签的“干部画像”概念及其大数据分析模型与技术.文章旨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过程追溯、关联分析和行为预警,实现干部档案的审核与监管,构建干部档案的“数据铁笼”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艾新珠同志是工商银行曲靖地区中心支行档案员.她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显赫的名声,却拖着患心脏病的身体在档案园地里辛勤耕耘了22个春秋,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又坚实的足迹.一、从“零”开始,为经济建设积累财富1975年毕业于云南省财经学校的艾新珠同志,被分配到曲靖地区人民银行从事档案、收发等工作.学习会计专业来从事陌生的档案工作,她既高兴又焦虑,一方面为自己有了一个重要的岗位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十年文革”遗留的一大堆堆积如山、又灰又乱的文件材料而焦虑.  相似文献   

18.
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指出:“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部门宏观管理、组织协调下,由劳动部门领导与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同时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集中统一、分级负责是我国十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正是坚持这一管理体制,才建立起具有全国规模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使此项工作始终沿着规范有序之路不断向前发展。但在个别地区或单位,未能坚持好这一体制,结果出现分散多头管理,管档案单位多,兼职人员多,保管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分级过细,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归类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归类不准确必然造成查找麻烦.在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中已明确规定了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为十类,并对档案材料的分类作出了具体说明,这些都是档案材料分类的依据,我们在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时,必须严格按照条例中所规定的类别,对材料进行分类.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几份材料的归类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档案干部是我国各级档案局馆档案专业管理人才,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两个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工作和档案干部功不可没。据有关材料表明,历年来,档案干部调动比较频繁,这种“跳板”、“跳槽”、改行流失的现象,在客观上造成了档案干部思想不稳定,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