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好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高质量发展之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未来,行业特色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好水平与贡献、供给与需求、传承与创新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从顶层设计出发,突破传统文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思维模式,研究特色文科的建设发展战略。行业型高校应实现行业技术与社会科学深度融合,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应用型特色文科人才,发挥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进步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同质化、专业化问题,文章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对行业特色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视角进行对策探究,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高质量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4.
行业特色型高校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形势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重点企业集团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承担更多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本文主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论证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实现毕业生均衡就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有针对性地从政策研究和预...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新主题。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着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内在要求的发展逻辑,也彰显着引领行业转型发展必然要求的现实逻辑,同时更昭示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时代要求的价值逻辑。随着时代变迁与教育变革,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培养模式与服务面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境。遵循质量与特色并重的发展路径,新时代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校准发展定位,坚持特色立校办学方向;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生态共生发展;坚持多元协同,打造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服务导向,赋能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几个方面着手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此加快培养国家和社会亟须的高层次行业人才,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行业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发展的历史脉络,行业高校在各个特定时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十分突出。行业高校办学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特质和优势,是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改革、转型、创新的发展新时期,行业高校也在紧扣时代需求,传承、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兴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及行业建设出现的新特点。以山东轻工业学院特色办学为例,阐述了本校在教学工作方面进行的改革和探索,介绍了在特色办学的前提下学校依据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坚守行业特色、保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长期有效所进行的探索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行业特色型高校要顺应新时代的“时”与“势”,坚持“四个面向”,准确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新要求,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历史使命、现实之维和长远规划出发,提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行业高校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发展机遇,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国家需求和服务于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拓宽服务领域并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和行业应加大参与和支持力度,为行业高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行业特色高校是一类特殊的高等教育学府,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如何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也是直接关系到行业高校是否成为高水平院校的重要问题。行业特色高校要针对自身特点,从正确处理招生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发挥原有行业优势、实行双导师制及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合作进行联合培养等方面创新研究生培养途径,以成为高水平的院校。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产学研融合是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本研究以军工行业为例,通过对九个特色企业的访谈分析发现,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但在利益分配、资源供求、教师投入、人才类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建设、行业文化育人、行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优化体现双赢的合作机制为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学生实践创新、传承创新行业文化,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培养全面发展的行业特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激发人才的潜能,为高校人才动态培养提供了和经济发展对接的着力点。本文根据人才发展思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剖析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深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服务方向的调整和重新定位给高校人才的培养带来重大的影响,如何在属地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地质类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本文对专业结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开设新型边缘学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办学底蕴等方面系统、详实地阐述了如何加强地矿类专业学科建设,为国土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产教融合驱动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既符合行业高校培养支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又适应当前行业高校双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产教融合驱动行业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应突出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导向、汇聚多元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全过程协同育人,实现双创教育链与行业产业链融合、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高校不断发展改革,逐步形成了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方向,但也存在行业特色弱化、办学定位不明确、学科建设同构性、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凝练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分类管理,积极倡导各高校培育个性化的大学精神,不拘一格培养和引进师资,深化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验,为市属高校特色办学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而强调的教育发展策略,与"政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地)合作"等高校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J校,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的独特经验显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一直在持续发力。面对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内在规定性任务,一流高校还可以在强化管理、教学引领、铸造品牌和突出实效四条路径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7.
行业划转高校在新形势下要摆脱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困境,就必须确立特色发展战略。通过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精神等方面特色发展的办学实践,提出行业划转高校只有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特色·内涵:行业院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业院校是依托行业而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为我国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原行业高校如何适应办学体制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这些高校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在煤炭高校管理体制变更后的发展为例,从煤炭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兴校出发,指出行业高校应坚持和发扬特色,在主动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面向,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行业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看,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创新能力薄弱、适应周期过长、专业面偏窄、实践能力不强等缺失。究其原因,与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趋同化、高校办学经费不足、难以提供良好的工程教育环境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联起手来,创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环境,从深层次上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后加快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国家战略,共137所高校和465个学科入选。在这137所高校中,16所高校为非"985""211"的地方行业高校,这些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经验较少。本文在分析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后,从学科规划、学科特色、资源配置、人才师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制度体系建设等八个维度对一流学科建设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找到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为地方行业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