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圣徒剧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的礼拜仪式,曾经是英国中世纪戏剧中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戏剧形式。在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剧作中,我们仍可看出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主要特征,并可窥见其对莎士比亚及同时代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格兰的王室森林基于国王的特权而存在.森林法是王室森林一切社会关系的反映,为了使森林法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国王创设了一部强大的管理机器.高等森林法庭的法官由国王直接任免,负责各地的巡回审判.森林巡回法庭以及后来常设的森林法庭是森林审判的中级法庭,林区法庭属于基层法庭.  相似文献   

3.
郡区制是英国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郡的长官郡长,是中世纪国王地方的代理人。起初,郡长只是方伯管理郡庭的行政代理。到了12世纪,郡长的权力迅速增长,主持郡内军事、财政和司法等一切大小事务。从13世纪以后,郡长的权力逐渐被转移到其他职官的手里,并受到王权的严格控制而衰落。  相似文献   

4.
羊毛作为中世纪英格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英格兰海外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到13世纪,羊毛关税是王室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羊毛贸易政策也是王室重要的外交筹码.羊毛贸易政策调整而来的本国商人崛起和呢绒业的发展,影响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历史走向.因此,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乃至外交领域,羊毛贸易在英格兰的历史发展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英格兰交通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遮蔽"到"解蔽"的过程。已有的研究表明,14世纪时英格兰已形成以伦敦为轴心的道路网。道路网的维护是在"王之和平"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的,这种维护机制体现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王权的强制性以及王权的仪式化功能(如鼓励慈善捐款、授权成立社团、颁布通行税授权令)起着监督引导作用。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则通过承担强制性维护义务、慈善捐助以及征收通行税三种维护方式发挥着主体作用。这种"中世纪式"的维护方式体现了王权的有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地方社会的慈善举措、共同体意识以及首创精神。上述维护方式适应了中世纪英格兰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还毕竟有限的现实,也保证了中世纪英格兰道路通行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然而也是较为脆弱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妇女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渐得到主流史学界的认可。妇女史,尤其是妇女—社会性别史,不仅为历史研究增添了社会性别的新视角,而且使妇女史研究本身跳出了狭隘的“妇女领域”,将妇女置于更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将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入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村社会的研究,考察和分析占乡村人口半数以上的劳动妇女的经济活动及特征,有利于深化对当时乡村社会及其经济状况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英格兰的地产主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其女儿即成为“女嗣”,并可以依据普通法继承规则继承其父家产.但是直至中世纪末期,女嗣的继承权利屡遭削弱.地产主设计出限嗣继承和地产托管两种家产分配方案,以限制、削弱女嗣的继承权利.女嗣继承权利的消长,不仅反映出地产主对女嗣这一特殊家庭成员因情感与理性要求的矛盾而造成的态度变化,还反映出地产主控制财产传承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形之下,封建法规则显得刻板.  相似文献   

9.
圣徒崇拜缘起于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与仪式,是基督教信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民众信仰。公元4—9世纪,圣徒崇拜盛行于拜占廷帝国。其因在于:一方面,它迎合了当时民众的精神和世俗需要;另一方面,它接纳了传统异教习俗,同时教父们对此采取了务实的“宽容”态度。因此,圣徒崇拜本身体现了基督教信仰的传统与发展、世俗性与神圣性共存的特点,是认识基督教信仰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是理解基督教能够战胜传统宗教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农奴制的村社基础——以中世纪英格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解释农奴制兴衰的思路,一种认为,尽管农奴制存在管理成本高昂的固有缺陷,但其具有的某些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农奴乃是自愿为奴,因此并不存在监督管理困难的问题。从中世纪英格兰的情况来看,领主通过强化村社组织和农民相互监督,确实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他地区亦有类似现象。这些事实表明,将村社视为农奴制的重要基础,的确是解释其兴衰原因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诺曼征服后,威廉一世将森林法引入英格兰。此时的森林法完全遵从国王意愿而成为王室私法,王室森林因此而属于国王私有,成为国王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国王与其臣民在森林法问题上矛盾愈益突出,最终森林法由私法转变为公法。  相似文献   

12.
英格兰的食品加工工业是从水力机械的发展中受益最大的一个产业。虽然早在古罗马时期欧洲人已利用水力来碾磨谷物,但直至中世纪,水力磨坊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才得以真正扩展。水力磨坊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领主与农民围绕磨坊垄断权所产生的冲突与妥协,既体现了二者之间复杂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又为审视水力磨坊扩展的原因提供了"自下而上"的新视角。水力磨坊的普及应用使得磨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这不仅极大提升了碾磨效率,解放了人力,更促进了谷物碾磨的专门化,改善了磨坊所碾磨出的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反映出中世纪晚期商品因素在磨坊产业中的逐渐渗透。  相似文献   

13.
12至15世纪的英格兰本土银矿资源的匮乏导致其对欧洲贵金属极为依赖,14世纪30年代之前,英格兰货币流通量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随着14世纪下半叶银荒的开始,整个欧洲的矿银开采都陷入枯竭,英格兰的货币需求与供给缺口不断扩大,货币流通数量持续减少。随之而来的黑钱、代币、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货币需求的缺口,但仍不足以消除银荒的影响。直到15世纪末,阿尔卑斯与厄尔士山脉矿产的开发才使西欧的矿银供给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欧中世纪社会的人们所模仿的对象,常常是基督教伦理中某一个别方面的典范,这些典范以其身体力行地践履圣经的教诲而赢得广泛共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在最初时大多不见容于正统学说和权力当局;不过,他们很快就被纳入了制度化的教会圣人的行列。耶稣会的创建人依纳爵·罗耀拉从一名卑微的破落骑士成长为一位基督教圣徒的过程,在西欧中世纪和早期近代的教会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他模仿过先前不少圣徒的所作所为,不断扬弃自身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借助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条件,走上了成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英格兰军事制度有别于西欧其他国家的封建军事制度,既能够体现国家整体性,也有利于整个自由民阶层参与军事事务与国家管理,并形成了较欧洲其他国家更完整的军事技战术体系。这套特色鲜明的军事制度,在社会层次、政治体系乃至经济经营方式等诸多层面影响了英格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邢亚珍 《高教探索》2013,(1):105-109
中世纪知识分子是12世纪文艺复兴的产物,城市的复兴和翻译运动为知识分子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中世纪知识分子具有国际性、流动性、书本至上、逻辑至上、理性与信仰的矛盾、教士与知识劳动者的矛盾这样的特性.为了自我保护,中世纪知识分子创造了大学,大学也成为中世纪知识分子生存的制度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世纪英格兰贵族妇女的不动产继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的英格兰,贵族妇女根据普通法在不动产继承方面享有广泛权利,此前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更是被史家称为“妇女的黄金时代”。但是到中世纪后期,贵族妇女的不动产继承权却被大幅削弱。究其原因,在于此项权利危及封建主(landowner)家族地产的完整性,以至赖以存在的爵位(Title)和姓氏(Surname)难以传承,这对于封建主来说无异于断嗣,故而他们一次次规避普通法以剥夺妇女的不动产继承权。本文旨在探讨中世纪英格兰贵族妇女不动产继承权的演变,以及封建主竭力削弱此项权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英格兰中世纪晚期盛行着多种酒会,其中新娘酒会是乡村世界里最为常见酒会之一。人们在酒会上饮酒欢乐,并慷慨解囊。这种行为是乡邻亲朋之间的援助,还是对新婚夫妇的慈善救济?虽然中英文化有别,但仍可以从中国传统婚宴看出,人们是出于共同见证、共同祝贺的目的而参加婚礼,是为了增添喜庆而出钱出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世纪英格兰佃农抗争领主的庄园法庭与习惯法的关系是一体的。庄园法庭的裁判机制保证了法庭不是完全反映领主意志的工具,有相当数量的佃农在法庭上获胜的案例表明佃农能够利用庄园法庭来保护自身的权利。习惯法的核心价值体现了等级社会的等级权利,佃农在庄园法庭上成功地维护了自身权利,但以现代价值观念来看,那些结果多数还是不利于佃农的。因此,必须以历史的眼光来考察庄园法庭和习惯法。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英格兰盛行长子继承制,这一继承制度是形成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英格兰普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家庭中的长子最优厚的权利,并使其他家庭成员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然而,这种不尽合理的继承制度并未给中世纪英格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之一是当时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缓冲因素,这些缓冲因素能够在既有体制下尽可能多地为弱势家庭成员争取权利。教会就是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本文即考察中世纪教会在保护私生子这一弱势家庭成员权利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