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杰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41-143
古汉语的教学目的是为阅读古书服务,但是学生学完古汉语仍然不能阅读古书,可以说长期以来古汉语教学始终是一种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就在于古汉语的字词教学在量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字词选择上没有标准,在讲授方式上即兴随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古汉语教学达到真正能够阅读古书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使字词教学达到一定的量,在字词选择上有一定的依据,在讲授方式上要改随意为有目的的讲解。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不少字词的含义发生了改变,一般来说,同一字词,在古汉语中,其含义常比在现代汉语中复杂.学习古文时,对这类字词应注意辨析. 相似文献
3.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本文从语言的演变、发展角度,论述了古汉语中某些字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破读、古今字分工不同及古代专用名词是产生异读的主要原因,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不少字词的含义发生了改变,一般来说,同一字词,在古汉语中,其含义常比在现代汉语中复杂。学习古时,对这类字词应注意辨析。 相似文献
5.
6.
7.
杨秀建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04,(1):11-11
成语大部分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或源自轶闻遗事、谚语、歇后语。有许多成语,其中闻的意义和语法结构,保留了古汉语的固有特色,按照文言语法的特点来解释这类成语,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由于不少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古汉语特色,所以,反过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课本内容分两大系统:一个是文选,一个是常识。两者相比较,常识更重要一些。其重点所在:一、工具书工具书这一节主要是记住十来种工具书各自的特点。1、《说文解字》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本义。2、《康熙字典》先注音后释义。注音依次列《唐韵》、《广韵》、《集韵》等前代韵书的反切(反切是古代注音方法之一,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前一个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解说字的本义,别音别义,有所考辨就在释文之末用一个“按”字表示。3、《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关睢》《伐檀》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主要的表现方法是赋、比、兴。《关睢》描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的思慕和追求.《伐檀》怒斥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罪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方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识字学词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随文识字学词为主,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先让学生集中识字学词,达到为阅读、理解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的目的。怎样做到随文识字学词呢? 相似文献
16.
17.
生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之根基所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为它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理解能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奠定基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推陈出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字词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掌握字词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期末时,认真引导学生搞好字词复习,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的复习方法,不外乎死记硬背,重复抄写。但这种机械、单调的复习,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也会出现辨其形而不知其解,识其字而不知其用的现象,因此收效不佳。本期期末已到,进入了复习阶段,在引导四年级学生进行字词复习时,我想到字词复习也要讲求趣味性,于是,我作了这样一种尝试。我说:“请同学们从课本中任何一课里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9.
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而且省略的方式也大体相同。合理的省略,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炼集中,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古今汉语相比,古汉语的省略更加普遍、复杂,有的还很不容易看出。所以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准确理解文意,提高古文阅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如《史记·孝景本纪》“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句,若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为:(汉景帝)命令内史郡不能吃马的饲料。这不仅文理不通,而且成了笑话。实际上,这句话在“粟”字前省略了介词“以”,介词词组“以粟”作使动词“食”的补语,即“令内史郡不得食马〔以〕粟”。那么,哪些算是省略,哪些又不算省略呢? 相似文献
20.
俞允海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2)
阅读古文,不外遇见实词与虚词.虚词虽然数目不多,但用法灵活,变幻莫测,在表达句子的神情语气上,能起极大的作用.所以刘淇云:“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见《助字辩略·自序》)近日在浏览周秦典籍时,发现不少虚词用法特殊,用常见的虚词词典对此未作解释.为避免“虚字一乖,判於燕越”的情况,摘取屈赋中的“兮”和《诗经》中的“彼”二词试作诠释,敬祈学术界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