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的教学目的是为阅读古书服务,但是学生学完古汉语仍然不能阅读古书,可以说长期以来古汉语教学始终是一种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就在于古汉语的字词教学在量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字词选择上没有标准,在讲授方式上即兴随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古汉语教学达到真正能够阅读古书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使字词教学达到一定的量,在字词选择上有一定的依据,在讲授方式上要改随意为有目的的讲解。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不少字词的含义发生了改变,一般来说,同一字词,在古汉语中,其含义常比在现代汉语中复杂.学习古文时,对这类字词应注意辨析.  相似文献   

3.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本文从语言的演变、发展角度,论述了古汉语中某些字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破读、古今字分工不同及古代专用名词是产生异读的主要原因,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不少字词的含义发生了改变,一般来说,同一字词,在古汉语中,其含义常比在现代汉语中复杂。学习古时,对这类字词应注意辨析。  相似文献   

5.
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字词考查都是一个重点。九四年也有五个题考查了字词,出题的数量、分值都突出了这一重点。这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字词的积累和运用要靠平时的努力,临  相似文献   

6.
施辉 《新高考》2005,(4):11-11
综观2004年15套高考卷的字音、字形题.不难发现.考查的全是常用字。常用字的认读.着眼于推广普通话,考点主要设在容易误读的多音字、容易错读的形近字以及容易根据声旁误凄的形声字方面。常用字的书写,着眼于常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考点设在词语中容易写错的字上.而写错的原因正是没能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所以在复习字音、字形时要突出重点,如果“字无巨细”.将不常用字和不典型的误读字一并纳入复习范围中.搞所谓的“拉网式”、“地毯式”复习.只能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7.
成语大部分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或源自轶闻遗事、谚语、歇后语。有许多成语,其中闻的意义和语法结构,保留了古汉语的固有特色,按照文言语法的特点来解释这类成语,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由于不少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古汉语特色,所以,反过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课本内容分两大系统:一个是文选,一个是常识。两者相比较,常识更重要一些。其重点所在:一、工具书工具书这一节主要是记住十来种工具书各自的特点。1、《说文解字》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本义。2、《康熙字典》先注音后释义。注音依次列《唐韵》、《广韵》、《集韵》等前代韵书的反切(反切是古代注音方法之一,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前一个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解说字的本义,别音别义,有所考辨就在释文之末用一个“按”字表示。3、《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  相似文献   

9.
字词二题     
“手绢”量词并非“个”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5课《梅花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此句中用“个”作为“手绢”的  相似文献   

10.
字词二题     
一、关于“丸”的写法“丸”单独使用或作为合体字的下半部构字部件时,字形和笔画均不变,写作“丸”是规范的,如“芄”。但是“丸”作右偏旁时,其字形变成“丸”,其折笔与”飞、风、凤、汛、讯、迅”等相同。如“执、热、势、垫、挚、塾”等。因此,在运用“丸”构字时,必须注意它们的偏旁,方能避免误写。二、“圣地”与“胜地”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考语文试卷的板块结构.这里的字词指第一大题中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使用四个考点涉及的内容,赋分12分。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考语文试卷的板块结构,这里的字词指第一大题中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使用四个考点涉及的内容,赋分12分。应该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母语学习十二年,面对高考中常用字词知识点的考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实际恰恰相反。毋庸讳言,有许多学生做前四道语言知识小题时,心中无把握,而是凭运气押宝。字词知识为何如此难以掌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学生所处的交际环境多方言土语,渐染成习,如前后鼻音不分、声调不准等等;二是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形似字和近义词,这也给字词的掌握增加了一定难度;三是语文教学改革以来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指导高三毕业班复习古汉语知识,如能借助同学们熟悉的成语,既能丰富词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又能掌握古汉语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4.
《关睢》《伐檀》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主要的表现方法是赋、比、兴。《关睢》描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的思慕和追求.《伐檀》怒斥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罪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方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识字学词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随文识字学词为主,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先让学生集中识字学词,达到为阅读、理解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的目的。怎样做到随文识字学词呢?  相似文献   

16.
【试教设计】近日,听一位教师试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二课时。上课初,这位教师安排了“复习字词”的环节。其教学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生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之根基所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为它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理解能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奠定基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推陈出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字词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掌握字词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期末时,认真引导学生搞好字词复习,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般的复习方法,不外乎死记硬背,重复抄写。但这种机械、单调的复习,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也会出现辨其形而不知其解,识其字而不知其用的现象,因此收效不佳。本期期末已到,进入了复习阶段,在引导四年级学生进行字词复习时,我想到字词复习也要讲求趣味性,于是,我作了这样一种尝试。我说:“请同学们从课本中任何一课里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9.
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而且省略的方式也大体相同。合理的省略,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炼集中,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古今汉语相比,古汉语的省略更加普遍、复杂,有的还很不容易看出。所以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准确理解文意,提高古文阅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如《史记·孝景本纪》“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句,若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为:(汉景帝)命令内史郡不能吃马的饲料。这不仅文理不通,而且成了笑话。实际上,这句话在“粟”字前省略了介词“以”,介词词组“以粟”作使动词“食”的补语,即“令内史郡不得食马〔以〕粟”。那么,哪些算是省略,哪些又不算省略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古文,不外遇见实词与虚词.虚词虽然数目不多,但用法灵活,变幻莫测,在表达句子的神情语气上,能起极大的作用.所以刘淇云:“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见《助字辩略·自序》)近日在浏览周秦典籍时,发现不少虚词用法特殊,用常见的虚词词典对此未作解释.为避免“虚字一乖,判於燕越”的情况,摘取屈赋中的“兮”和《诗经》中的“彼”二词试作诠释,敬祈学术界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