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改编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编排了 30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之后。本册第三组是继“古诗”之后的课文教学。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识字;②词句训练;③朗读和背诵;④学习语言;⑤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是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本组课文的体裁有儿歌、故事;题材有写盎然春意的《我爱祖国》,有表现革命传统人物形象的《小八路》和《王二小》,有反映能客观地认识事物《我选我》的当代儿童,内容丰富有情有趣。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当代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兼容了语文知识、思想…  相似文献   

2.
易青 《湖南教育》2004,(18):38-38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共设计了8个专题: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的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革命历史故事,它是一类特殊的“红色”教材,是通过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情节的介绍讴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苏教版第十册中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是其中的一篇。虽然这类教材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因为教材所记叙的事情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难以把握,所以这类教材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教材。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解读这类教材呢?下面笔者借助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的理解,来谈一谈对这类教材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四册第四组教材共安排了5篇课文,有童话、诗歌、散文、故事等不同体裁,有4篇是新入选的课文。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它们和众多的故事、散文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我是这样理解的: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它们和众多的故事、散文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我是这样理解的: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  相似文献   

7.
《斧子的故事》教学谈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朱秀云《斧子的故事》(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二册第34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故事揭示了“诚实”的内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教学这篇课文,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这是一篇阅读教材,应该从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9.
孙艳萍 《山东教育》2011,(25):26-27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或记叙古代名人故事,或展现神话传说,或咏叹历史建筑、历史名画,美不胜收,益人情智。这些课文的描写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正>统揽人教版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每篇课文都是那么鲜活、好读。课文在题材和体裁上注意拓展,更重视文学味,文质兼美,有一定内涵,汉语言表达比较纯正。在内容的选取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人文理念。面对这样一篇篇美文,如果我们把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感悟也整齐划一,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课标》强调: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分三类。一类是讲读课文;二类是阅读课文;三类是独立阅读课文。在每个单元里都安排了同一体裁或同一类型的文章,三类课文也同时出现,单元后还安排了作文练习,这就要求我们要一边学习课文,一边练习作文。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我主要在分析课文,指导作文,模仿课文,练习作文,意在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自读课文,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而编排的,一、二年级共编排了18篇自读课文(其中包括第一册的四篇略读课文)。自读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故事、儿童生活故事、名人的故事、科学知识故事,以及儿歌、谜语、古诗等。课文深入浅出,富有儿童情趣,可读性强。其目的是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学好语文,发展思维,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行为习惯。自读课文是供学生在学习讲读课文后阅读的文章,没有学习生字的任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在讲读课…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或记叙古代名入故事,或展现神话传说.或咏叹历史建筑、历史名画,美不胜收,益人情智。这些课文的描写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汪娟 《湖北教育》2022,(8):53-54
<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很多难学的课文,丛书对这些课文都给予了教学策略的提示,这对于教师教学教材中的难课文具有借鉴意义。统编版语文第三学段的教材中,难课文逐渐增多,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就是其一。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既没有时间、地点和人物,也没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是作者在一个“昏沉的夜”里,坐在躺椅上做的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深深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同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偏差一是教材中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比重还不够大。以小学语文第七册为例,该册教材共有讲读课文19篇,其中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只有7篇,还不到37%;其他文章中,反映中外杰出人物事迹的4篇,写景的4篇,各占21%;关于科学发明的小说明文两篇,诗歌两篇课,各占10.5%。笔者认为,前面提及的这些类型的课文,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情操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只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小学语文教材必须从受教育者的特点出发,应以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为主,至少要…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共同的主题,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涉及到的篇目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共200余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文,顾名思义,讲读课文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课文,重点体现老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类是自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前者,老师们的态度显然都很一致:深挖教材;  相似文献   

20.
文必有体,体各有格,辨体明格,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对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篇课文都能辨明体裁,就格而教,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写过一篇题为《认清课文体裁,提高教育效果》的文章(载《小学教学研究》,1983年第六期),着重讲了辨明课文体裁将会起到怎样的教育作用。鉴于小学语文的体裁虽然大多数一看就明,但有一些课文也确实难以分辨的情况,很想在辨体明格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