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内容,儿童通过游戏来模仿和反映他周围的现实生活,学会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游戏能巩固和发展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培养儿童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和热爱劳动的好品质。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做好游戏呢?一、父母要尽量为孩子选择和提供良好的游戏场地。为了孩子的游戏需要,房间的陈设要尽量简单些,既要有孩子放  相似文献   

2.
<正>角色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和活动,它为独生子女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和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所以,角色游戏能促进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孩子总爱问为什么,面对孩子各式各样的提问,有些父母常常不能给予满意地回答,甚至感到不耐烦。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直接影响孩子智力和思维的发展,这是不可轻视的问题。孩子渴望了解世界,是他认识世界的开始,正确的思维方法就是在  相似文献   

4.
观察行为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儿童来说,他可以通过观察来认识世界,观察力是儿童思维的触角。观察力作为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是在孩子岁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孩子一旦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就能发现别人未注意到的事物,从而进行探究、判断、比较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童年离不开童话的滋育,童心离不开童话的孵化,童话永远是儿童最珍贵的礼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没有了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一、童话的本质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儿童天性富于幻想,喜好新奇,"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个懂得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家长,他会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一是认识兴趣。它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对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到好奇,想了解它,知道它是“为什么”。与其逼孩子整天认字、学算、背古诗,还不如多让孩子观察周围世界:鸟是怎么飞的,鱼是怎么游的,蚂蚁是怎样  相似文献   

7.
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或成人形象的读讲以及文字来理解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不仅可以使幼儿提前了解书面语言知识,逐步建立起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为他们日后的正式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使孩子看到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丰富和扩展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密切成人与幼儿的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有关的研究也表明,儿童早期阅读经历与他们以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读写能力及其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大多数家长都会在家庭中与孩子一起阅读,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但是由于许多…  相似文献   

8.
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吗?认识儿童的哲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意义何在?笔者认为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是在儿童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少儿图书的种类繁多,父母在为孩子挑选合适的读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孩子身心变化速度是最快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阅读水平、兴趣等会有明显的差异。以文学性读物为例。0岁~3岁的孩子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被称为“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学”,此时孩子生活经验少,文学作品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在内容上以认识周围事实为主,想像成分较少,文学体裁也比较有限,只有儿歌、童话两种。而三至六七岁阶段的儿童知识经验大大丰富,想像力迅速发展,适合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想像驰骋的文学”,童话成为主要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0.
徐丽娜 《教师》2013,(28):13-13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的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最好的方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他们假设游戏,却把游戏当成真实的世界。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通道,游戏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从古至今,角色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必玩的游戏,是他们对生活体验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11.
白静 《教育导刊》2006,(9):42-42
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是儿童性和文学性的结晶体,最能熨贴孩子的心灵。的确,稚拙、纯净的文字抚慰着儿童的内心,丰富着儿童的幻想,温暖着儿童的感受,丰盈着儿童的现实生活,呵护着儿童的梦想世界。在这里,有着自由的梦想、奇妙的经历以及温暖的爱。孩子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心灵的平和与恬静,人性也得到丰满。因此,早期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的体验,一种成人和儿童共同分享的生命体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活”的儿童心理学。它为我们开辟了一个走进孩子、了解儿童文化的通道。通过动人的文字,我们能触摸到孩子的忧伤与快乐…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引导孩子关注现实生活,并通过观察分析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抒发自己的真情,有助于养成孩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品德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围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品德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所以品德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生受益。选择一些“看图识物”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为其选择适当的图书并耐心为他讲解,做到持之以恒,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孩子在3岁左右,大多数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渴望了解、认识世界。因此,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看图识物”等方面的书给他讲。如,选择一些动物图画,家长每次都大声告诉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使他的生活经验能够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孤独症"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极易造成终生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孤独症儿童语言有障碍,感知比较片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与健全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转变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点,挖掘孩子学习的潜力中必须冷静地处理好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幼儿需要认识世界,但由于心理水平和能力所限,他们还不能独立地了解周围世界,不能独立地形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周围生活是启蒙教育的关键和基础。如何引导呢?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通过直观和实践获得逻辑概念——原因、结果、目的、用途、结论、推理的。”这说明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世界的根本途径是直观即感知和观察以及实践活动。所以教育幼儿认识世界,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训练幼儿的感知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觉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是获取知识的门户。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对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观察记录:刚一出生时,点点就努力睁大自己的眼睛,他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他的第一个眼神就这样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从那一刻起,他就从未停止过探究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眼里都是新鲜而有趣的。爸爸妈妈亲切的笑容,会旋转的彩色风铃,小区里灿烂的夹竹桃,邻居家的卷毛狗……(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孩子面临两项原则性的认知任务:一是逐渐认识他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二是逐渐认识他们周围的“人的世界”,只有当孩子知道怎样解释或阅读物体,他才能够察觉和欣赏包含在这些物体内的各种审美特征。就是说,婴儿出生第一年对周…  相似文献   

18.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陶冶情操、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十二五"期间,我园承担了省级课题《将多元的早期阅读融入非语言领域的实践研究》。所谓多元的早期阅读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早期阅读不再是单纯地限制在书面语言的解读上,而是应该具有更宽、更广的渠道,如通过视听、影像、多媒体、标志、情景等多元阅读方式的实践,使阅读内容与孩子周围的环境、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模仿的世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掌握实际生活知识的基本形式。正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过程中,儿童才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儿童时期模仿心理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①从盲目的模仿到有理由的模仿五岁以前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见到别人干什么,就想学什么。例如,看见妈妈烧饭,就模仿妈妈烧饭的动作;看见民警叔叔指挥交通,也学样子指挥交通。  相似文献   

20.
浅析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孙民从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他们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他们在对现实生活认识的范围、深度上就不一样,感受和体验的深刻性也不同,再加上儿童在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