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作文往往表现为“厌”和“怕”,探其心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使其“情绪”高涨,“情感”萌发。古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辞才发;情不动,辞难发。因此,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爱写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在“情”与“趣”上多下功夫,要通过对学生情绪的调动、情感的激发,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学生爱上“写作”。那么怎样来进行呢?  相似文献   

2.
没有情感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中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注意培养学生论辩的激情,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因素直接作用于写作的全过程。鲁迅就曾说:“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情是文章生命中流动的汁液。议论文虽“以说理为上”,但也要“以情动人”,以气势感人。而一些中学生写的议论文,不是情寡,就是势薄,无感人至深的力量。这与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论辩的激情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常见到这样的指导课:课堂静如死潭,学生如居于“无情谷”,满耳朵是如何确定论点,如何使用论据。学生一点也不“热”,一丝情也没有,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情寡势寡,因此,我认为,在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调动中学  相似文献   

4.
郭虎诚 《宁夏教育》2012,(7):113-113
小学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在作文中有乐趣、有收获。 精心设计激发情感。“情不动,故辞不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往往苦思冥想,觉得无从下笔。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写事物比较陌生,没有情感,没有写作的冲动,尤其没有情感的冲动,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语,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和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一篇文章,没有“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情”就没有血肉,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语文教学既要讲清文章的“理”,也要讲出文章的“情”。可后者常常被我们忽略。目前,中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不感兴趣,写起作文来也是干巴巴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没有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而自己写作时,又缺乏感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符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规律。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贯穿情感教育激发写作热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知音》篇里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写文章的人动了真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会象泉水一样从心中流淌出来。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认知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投入。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使中学生的情感电加丰富,逐渐爱上作文写作,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命题、指导、评改诸‘面创设诱人的情境,把情感教育贯穿作文教学全过程。(一)、命题重在动之以清…  相似文献   

7.
作文 ,是小学生的难题 ,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抓好基础 ,实行创新作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注重情感培养 ,奠定思想基础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 ,因而“千人一面 ,万人一腔” ,通常是“为文造情” ,这样的教学毫无生机 ,而真正具有创造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作文教学 ,学生习作的目的应是“为情造文”、“因情而感 ,因情而发”。只有培养调动学生情感这一原动力 ,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 ,为作文教学奠定思想基础。1 千教万教 ,先教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 …  相似文献   

8.
写作的整个过程 ,始终都是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 ,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 ,作家创作是这样 ,学生作文时也是如此。正因为“情感”在学生的写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 ,在老师才可能而且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作文指导中的情感培养(一 )运用期望心理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并暗示学生努力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 ,希望就可能获得实现。比如…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的能力 ,调动学生写作练笔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写作练笔的内驱力 ,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笔者认为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练笔呢 ?在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情感教育 ,引发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练笔也是如此。据我了解 ,有的学生害怕作文 ,厌烦作文 ,面对作文题长吁短叹 ,无从下手 ,并不是不知道作文的重要 ,关键是对作文没有兴趣。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要用情感教育来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写作…  相似文献   

10.
韩琦 《现代语文》2014,(10):128-129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基本任务。可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且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如何在语改的大背景下改进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的作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积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快乐写作 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习惯的培养上。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热爱写作,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与快感。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把写作视为一项任务、一项苦差事。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陈定文 《湖南教育》2002,(22):53-53
“以情作文,用心写作”是指学生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过程中开拓思维的空间,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表情达意的一种作文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突破。“以情作文,用心写作”的教、学、练,没有很多的方法与技巧,只要记住四字:读、记、思、练。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博读。广泛的阅读,能吸取写作的营养。中学生要学好写作,单凭学校的语文课是不够的,应该用一定量的时间在课外阅读,树立大语文观。教师要教好作文,单凭课堂上讲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应多花心思,指导课外阅读。勤记。要培…  相似文献   

12.
朱华清 《考试周刊》2011,(67):47-48
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作文教学尤其是。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此可见,情感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谓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写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情而作,而非为造情而作。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是人的情感培养和人的终极发展,即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探索、实践中,让学生懂得运用情感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一、开放师生关系,建立释放情感的平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要开放师生关系,让学生释放情感。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技巧写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没有让学生具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情智的发展,致使作文能力的提高举步维艰。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乐于写作,必须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5.
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情感处于美妙、高尚的情境中,他们由衷地感到世间万物的美好,由此产生写作的欲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激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试想,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也是一句空话。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活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激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很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虚假,无病呻吟,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完成的作文往往是“移花接木”式的虚假情感,仿真思想,以及复制的语言、粘贴的表达技巧.这种写作教学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作文课不是充满期待,而是厌烦和怯怕?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借助现成的言语材料拼凑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一份“情书”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生活积累匮乏,情感认识不丰富,二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为“写”而写,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一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储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二是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度,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文题激情.或情境诱情,或问题引情,或以情动情。三是注重学生情感的保持.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保持住对作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来干干巴巴。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笔者做了以下的有益尝试。  一、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特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言语生意识的教育,寓含人文色彩;言语创造,不论是智性、理性的,还是性、感性的,都十分个性化、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作文写作便是最体现言语创造特性的一项活动,而响作文写作好坏即言语创造性高低因素之一便是情感意识的创造性具与否。因此,作文的情感意识显得分重要,笔者认为要使高考作文情真挚,具有创造性,就必须关注作写作的主体特征,通过“叙真事写情、抒美情发浓情”,让作文洋溢感色彩。一、情感色彩概说情感色彩即情感意识。“情者文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串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情…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前苏联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有学生对写作有浓厚兴趣,才会去主动钻研,乐此不疲。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灵性的,也是不完美的。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