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我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叉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将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整理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和谐作为社会终极价值目标之一,是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的统领;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则是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得以实现后所结出的果实。我们不能想象,在某些人拥有先天社会特权或先天尊贵身份而其余人却一概没有的社会,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也不能想象,在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个人发展机会不均等的社会,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同样不能想像,在不能公正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或人际纠纷、  相似文献   

3.
就税收来看,日前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700余位居民的访问调查(http://www.chinaacc.com/new/2002—7/208161740494953.htm)得出了如下结论:个人所得税逃漏税现象严重、现行个税调节功能不够。调查中,分别有33.4%、18.2%的受访居民承认只缴纳部分个人所得税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两者合计51.6%,是完全缴税者的2.1倍。无论从纳税自觉性或法制观念来看,都显得不成熟。在调杏中,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达此目的.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有一条我以为是必须强调的,这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需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运动状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多处谈到这一问题。如在讲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时,说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阐述建设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我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将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整理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已成为各方共识。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这是传统社会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可以作如下追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普遍认同,如何使薪酬分配有效提升企业业绩.日益成为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关注和探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针对问题,5月13~15日,“2005’(第二届)薪酬管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9.
第一,民族、文化与和谐。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存与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乃由多源异质文化融合而成,其间还不断有新的因子注入。所以中华文化才能愈益宽广深厚,才能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包容性和同化力。中国历史上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最后无不为炎黄文化所熔化。无不完全溶人中华大家庭之中。蒙古和满清曾一度入主中原,但最终无不在中华文化的浸润和包容之下,也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适应新形势要求,立足自身实际,整体规划、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队伍整体上学历不断提高、学科背景不断优化、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工作作风过硬、年轻化、知识化的辅导员队伍,涌现出一批敬业勤勉、工作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优秀辅导员。这支队伍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维护上海社会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全面贯彻教育创新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着打造新课堂、实施新课程、建立新学校的艰巨任务,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是打造新课堂。尽管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教育教学的手段、途径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化,但是,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可能就此改变,课堂教学仍居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地位。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现实国情,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审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如何作为以适应、满足学科纵深发展的深层需要,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2018年,在张耀灿先生的提议下,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建树和实践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谐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互融共进的关系.和谐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科学魅力;思想性和文化性相结合.不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文化价值;中短程化和项目化相结合,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目标;唱响"主旋律"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样化和精细化相结合,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5.
《芜湖师专学报》2012,(1):F0003-F0003
青年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既要正确的引导,又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清华大学逐步构建起以新资助体系、学业指导、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工作岗位锻炼、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组成的成长支持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