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部分为人师者已逐渐磨平了棱角,教育的热情也不复当年,开教师大会时,对领导的讲话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勉强应付"的态度,连结束时的鼓掌也是蜻蜓点水,稀稀落落的。同事菊在这方面却显得有点"另类",每次讲  相似文献   

2.
【背景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讲述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教学这一课时,肯定要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性格,那如何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呢?并通过朗读表达出呢?我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掌声》(苏教版第五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给老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5.
师:(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题目是《掌声》。 生:(齐读)《掌声》。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评:教师通过自己基本功的展示,提示学生写字要认真,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渗  相似文献   

6.
刘苹 《湖北教育》2007,(3):24-27
片断一:紧扣题目——谈话揭题,以疑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掌声吗?谁愿意谈谈你得到掌声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部分为师者的教学棱角被逐渐磨平,教育的热情也不复当年,开教师大会时,对领导宣读的各式文件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勉强应付”的态度,连结束时的鼓掌也是蜻蜓点水,稀稀落落的。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引发话题 1、创设情境。欣赏歌曲《掌声响声》。多么美妙的乐曲啊!今天,我们先请几名同学以《难忘的一次掌声》为题上台演进,无论是自己演讲还是别人演讲,无论演讲得出色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都以掌声鼓励他(她),好吗?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由“读懂内容”、获取“知识结论”,转向“学会阅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试以《掌声》一课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11.
“雪、雪、雪,下雪的雪……”大雪初霁的一个早晨,金色的暖阳投进教室,照在老师的脸上。她眯缝着眼睛,舞动着竹竿,击打着黑板,一遍又一遍地带领我们念着生字——“雪”。那一年,我7岁,读一年级。感谢启蒙老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才认识了“雪”字。或许,教学就是一种“告诉”  相似文献   

12.
四月五日上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语文课本,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 一路上,同学们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  相似文献   

13.
丁善辉 《中国德育》2006,1(7):80-81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国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写的是这样的故事: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凸显语文课程审美性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已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田雪芬 《云南教育》2005,(31):26-27
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应创设与课文相符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中人物、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本教学设计以小英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紧紧抓住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语句,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在体验的过程中,既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又实现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逐步领会“掌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去年五月 ,我们观摩了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三堂情景教学课 ,虽然过去近一年了 ,但至今仍历历在目。细细推敲 ,不难发现——这三堂课并无令人拍案叫绝的教学设计 ,然而却具有一股无法抵抗的魅力吸引着学生 ,也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听课教师。课堂教学魅力从何而来 ?我想 ,不光依靠教师良好的素质、精湛的教学艺术 ,还源自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拿施建平老师执教的《长征》一课来说吧 ,我个人感受到除了施老师平实、清新的教学风格外 ,还有施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由此决定并运用自如的教学方法。从中 ,我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常规课应如此,公开课亦应如此。动态生成、以学定教、自然朴实都是真实课堂的始终追求。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我爱自己的儿子,可我也爱你们,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因为,你们也是我这辈子的惟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一、从“爱”入手,谈话揭题 一年前,我们学校为奉化市楼岩患重病的张伟浩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捐款。现在张伟浩同学的身体怎么样了呢?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前些日子,我在电视台的“新闻”中看到了小伟浩,他的身体好多了,已经能和我们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听了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