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秋五霸     
《历史学习》2006,(3):11-11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落。一些强大的诸侯,无视王室,互相攻战,甚至攻打周天子。比较明智的大诸侯则提出“尊王壤夷”,争取周王和别的诸侯的信任、服从,从而成为霸主。霸主成了周天子的代表,其他小诸侯要向他进贡。霸主发动战争,其他国要出兵帮他打仗。这个时期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另有一种说法认  相似文献   

2.
我们论人论事要有辨证观点,不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孔子论管仲就是全面看问题,有辨证观点的。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译文]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师傅]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道:“那这样,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孔子道:“齐桓公多次地主持诸侯间的  相似文献   

3.
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在位时期,重用管仲、宁戚等一批贤能之事,改革内政和军事,发展生产,使齐国强大起来,成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霸业的成功,某种意义上说,是齐桓公用人思想和实践的成功。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政治制度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混战中求生存、求发展,纷纷调整各自的统治政策,并且展开了人才竞争,“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各国诸侯几乎都认识到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重要作用,齐桓公对人才的重要作用也有深刻的认识。《管子》中…  相似文献   

4.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上,有一个农村小镇——东营市广饶县花官乡,这里物华天宝,地处油田腹地,是闻名全国的“大蒜之乡”;这里人杰地灵,是“兵圣”孙子的故里,齐桓公会盟诸侯的柏寝台历经两千年风雨依然矗立。在这片丰饶的上地上,有一所明星般的农村小学——花官乡中心小学。几年来,在省、市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全校范围内普遍推行了“小组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创新学习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对中国革命影响之所以强大和深远,主要是由于中国发展的内在规律,由于中国人民强大的反帝反封建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所决定的。十月革命胜利的日子,正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基本形成的时候。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为争取阶级利益而积极斗争的道路,并展开了争取中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的斗争。俄国的革命事变,加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1921年7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它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齐桓公贵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一代名相,孔子赞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但为什么司马迁却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之能知人也”呢?没有鲍叔之知人,没有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没有他的胸怀天下大公无私,管仲的才华将无以展现,齐桓公的任人唯贤也无从谈起,成人之美,是建立这个铁三角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五、管子的生命思想 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管仲,曾相齐40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一书是其思想和言行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本文据《左传》《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 ,朱熹《四书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注疏以及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董洪利《孟子研究》等著作 ,为高中第五册“孟子专辑”五章内容提供相关简明背景材料 ,以期于教学有助。桓文霸业《齐桓晋文之事》关涉齐桓公、晋文公 ,他们是春秋时代两个最著名的霸主。齐桓公名小白 ,公元前 685—前643年在位 ,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活动时间为 43年。齐桓公的霸业主要表现在 :第一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论语·宪问》)。很长一段时间内 ,齐桓公以东方集团国家盟主的资格 ,多次主持会盟。这些会盟以…  相似文献   

9.
一、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卒然身杀”,学者一般都标点问号或句号,似不妥,应该用感叹号。前四句,“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是对天命的否定,后两句“齐桓九会,卒然身杀”是对天命无常,祸福难料的慨叹性小结,以齐桓公的事例证明老天赏罚不准。王逸云;“言齐桓公任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任竖  相似文献   

10.
齐桓公和晋文公皆非嫡长子,而晋文公的经历更坎坷;齐桓公假王命号令诸侯,晋文公则既要行霸王之实,还要行霸王之名;两位霸主征服诸侯都靠武力,但齐桓公则比晋文公更摆出礼仪的姿态;两位霸主皆任人为贤、心胸豁达,但齐桓公晚年却不听管仲之言,致使有惨死之祸。  相似文献   

11.
节选文段齐桓公置酒,令诸侯大夫曰:“后①者饮一经程②。”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桓公曰:“仲父③当饮一经程而弃之,何也?”管仲曰:“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④,舌出者弃身。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桓公曰:“善。”  相似文献   

12.
“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这句话出自《晋书.郭崇韬传》。对句中“射钩”这一典故比较熟悉:指管仲射齐桓公的事,借指旧怨。当时不理解“斩祛”的意思,通过查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  相似文献   

14.
一、抓住齐宣王的企图,开始话题文中,齐宣王开篇便问道:"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一句话看似平常,实际却包藏着齐宣王巨大的企图,也就是希望能够效仿齐桓公、晋文公,通过武力的征伐,结盟诸侯,号令天下,成为"莫之能御"的霸主。  相似文献   

15.
管仲(约前730—前645年)是我国春秋时代享有很高威望的政治家、思想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相桓公40年,比较善于以朴素辩证的思想治事理国。他提出了育人富民治国的  相似文献   

16.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把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广泛、深入、成效卓著、影响深远的领导人。就如何“巧争”领导权,本文从“头戴两顶帽子”“战略协同”“坚持斗而不破”“坚持强大自己”等方面,具体揭示周恩来“巧争”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做法和经验。周恩来的做法和经验能为新时代贯彻大统战观和“巧争”世界和平发展统一战线领导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孔子是否作《春秋》 最先认为孔子作《春秋》的人是孟子。从孟子以后,有不少文人和政治家也认为《春秋》的作者是孔子。然而,到了近代,却受到钱玄同等人的否认。钱玄同的(答顾颉刚先生书》说:“以他老人家(按指孔子)那样的学问才具,似乎不至于做出这样一部不成东西的历史来。”近年来,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著文否认孔子作《春秋》。通过反复阅读《论语等古书,进行译释辨析和独立思考,我也觉得:孔子并非作《春秋》。为了使本拙文通俗易懂,适合广大有中学古文程度读者阅读,扩大读者的范围,我在行文中对引用的古文进行译释,并对部分旧译进行辨析。这也是为了还孔子真面目。 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可以译为:“周平王的时候,周王室势力衰弱微小,在诸侯之中强的并吞弱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开始强大,政事由诸侯的首领决定。”由此可见,东周天子的正统地位遭到否定。东周的这种情况,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也有反映。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可以译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  相似文献   

18.
四(接上期)为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而斗争时期。1970年11月,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总结报告指出:“今天,摆在我们党和人民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在革命和建设事业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就要把技术革命推向更高的阶段,不断地发展生产力;要促进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还要使思想革命先行,大力促进全社会的革命化和工人阶级化,就是要把思想、技术、文化革命推向更高的阶  相似文献   

19.
李伦娥  刘茜 《湖南教育》2009,(11):12-14
题记:九合一匡,这个有些拗口的陌生成语出白《论语》,原指春秋时期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称霸主,使混乱的政局得以安定。2008年底,湘潭市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未来五年行动纲领”,出台“两评”“三法”“四训”九个方案,借用此词,意思是通过这九个方案,整合一切力量,集合各种方法,动用各类载体,全面提升全市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一 )奴隶社会时期夏朝时 ,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 ,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 ,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商朝时 ,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 ,即王畿所在地 ,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 ,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 ,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 ,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则实行乡遂制 :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若干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