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宁夏中部干旱带总面积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58.9%,地形地貌复杂,生态脆弱,经济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属半农半牧区。当前正是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建设的关键时期,机械化是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的保障。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阐述了机械化在中部干旱带草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针对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域草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及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万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境内山地占总面积的75.5%,丘陵占22.5%,平坝仅占2%,这种格局的地形地貌给大田作物生产带来很大的障碍,是本区农业生产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对于果树栽培来说,却颇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云南科技管理》2015,(4):11-14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造就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生物种质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物质资源,建设具有云南特色农业的生物育种科技创新园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围绕现代种业产业链的发展核心环节,创新园要建设八大功能区,通过各功能区现代化的运行管理模式,打造符合云南省资源禀赋和商业化育种机制的创新性平台,着力构建现代生物育种体系,最终实现云南省生物育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农业节水分区促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农业用水短缺,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针对中原经济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大的现状,选取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农业结构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建立农业节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业节水分区指标进行筛选,再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农业节水分区。结合聚类结果和中原经济区43个市(县)的实际情况,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4个农业节水类型区,并结合GIS技术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各个农业节水分区与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结构分布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应用该指标体系与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农业节水分区。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4):10-10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纬度低、海拔高,立体地形地貌,有着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多样性;是省热带植物区系和泛北极植物区系,以及喜马托稚山植物区系和东亚植物区系的交汇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长期倍受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立足云南优势,  相似文献   

6.
屈秋实  王礼茂  王博  向宁 《资源科学》2021,43(12):2442-2450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1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区域内农业生产效率,并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其进行分解,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0—201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效率水平整体较低。②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特征,老挝一直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农业生产效率最低的国家。③中国云南、越南、缅甸和泰国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拉动,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提升的贡献程度由初期的小于生产规模,逐渐转变为大于生产规模。④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特征是自然因素和生产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气候水文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格局呈显著正向关联。通过剖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揭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状况,也可为区域内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厂房位于宜昌市开发区的某轻钢结构厂房,建于地层坡度大于15%的复杂地形地貌地基上,其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代表性。根据地形地貌,随坡就势,因地制宜的选用地基基础方案,对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方案的经济比较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在复杂地形地貌地基上建造轻钢结构厂房时,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雷达监测系统所传输的气象数据进行图形图像的绘制,利用不同产品的综合处理,分析总结某次湖南锋面的形成与发展,再结合湖南地区地形地貌即可进行锋面生成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更新随。如今应用在土地整治规划中较为广泛的就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时,需要首先进行测绘工作,给与设计项目最原始和基本的数据,在土地整治规划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内蒙古的地形地貌是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东有大兴安岭,南有阴山、贺南山。本文结合内蒙古的地形地貌,阐述了新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水资源的发展和应用,然后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案例分析水资源检测应用,例如泉水地形地貌、形成条件、形成机制、资源评价、保护措施等,并进行实际勘察的工作,最后进行了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建 《科技风》2014,(18):211-211
本文试以现有的史料、诗歌、墓志等资料为基础,从杨柳青地区的地形地貌、历史环境变化、生产生活环境入手,探本朔源,理清杨柳青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考证元代以前杨柳青各时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临沂市为例,介绍了该地区根据区域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构建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与地形地貌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最后对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陕甘黄土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发育。长输管道属于生命线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由于黄土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破碎的地形地貌,极易发育各种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这些不良地质作用往往是长输管道的安全节点和隐患。  相似文献   

14.
讷河市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向平原过渡的山前高平原,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总面积面积66740km2。其中山地占0.15%,岗地占65.8%,平地占34.05%。特殊的地形地貌对全市社会生产、居民生活、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各乡镇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克服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整合资源,对淡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合理调配、合理利用,发挥各乡镇的地理优势,扬长避短,为全市的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抗洪抗旱、市民生活等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水利工程存在某些问题及隐患,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毅  徐玖平  胡知能  王楠 《软科学》2000,14(2):31-35
一、引言我国西南部的攀西地区具有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干热河谷,宽谷盆地,中高山区和农业综合区划的类型。在这个生态经济系统中,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土地辽阔,可垦荒地资源多;水资源极为丰富;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地处长江上游的攀西地区,由于长期以来许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自然资源破坏与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它们拥有的森林资源多,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动植物资源丰富,林牧特产品具有优势,但单位产出低。(2)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城市、公路、铁路建设过程中需开采大量的砂石料,砂石料的开采最终形成采砂坑及废料堆,破坏原始地形地貌,使原有土地丧失了利用价值。现通过治理施工措施,彻底消除采砂坑及废料堆对地形地貌的破坏,恢复砂石料采区地质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由南至北依次为山区、平原区、沙漠丘陵区。县内的地质灾害点类型主要有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和地面塌陷,其中以崩塌为主,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次之,地面塌陷较少。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县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人类工程活动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采取岩石边坡整治、废渣清理、稳固边坡、植树种草,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建立治理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背景下松花江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资源科学》2014,36(9):1780-1788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第二松花江区、松花江干流区和乌苏里江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有限,对于其他子区,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全区优化后灌溉面积增加约250万hm2。模型为区域内水资源调配,区间跨流域调水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灌溉节水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