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故事化表达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指的是在内容上关注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的新闻,它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将新闻报道中的关注重点放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状态上,民生新闻故事化的表达能够不断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能更容易接受.本文就民生新闻报道中故事化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往往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电视民生新闻写作中既要注重导语和结尾的写作,熟练运用导语和结尾写作的各种手法,也要讲究叙事方式,注意"闲笔"的运用,以达到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广泛运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民生新闻特有的亲民效果得到延伸。随着这种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因故事化而导致新闻失真的种种现象。本文试澄清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化叙述方式的界定,并分析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媒体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民生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状态,民生新闻是对新闻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和丰富,其写作特点和规律与传统新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全面推动下,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其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鉴定信念,应对挑战,如若不然就会使新闻丧失真实性,让假报道充斥媒体之上,严重地误导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有损媒体公信力.发生这样的情况会使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蒙羞.因此,我们可以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之下,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要遵守真实性原则,并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先是介绍了真实性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继而介绍了影响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如何确保新闻写作的真实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热线新闻因其事件性、情节性、突发性和冲突性而引起读者的关注,成为都市类媒体吸引受众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热线新闻也是媒体同质新闻同城较量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做好热线新闻的制作是媒体提高新闻竞争力的要求。笔者认为,热线新闻采访与写作有三大原则,即最真实的现场还原、最真切的民生倾诉、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彻底地打破了新闻垄断和新闻特权,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确立,民生新闻的特点及优势集中于三点:一是平民视角,民本取向,新闻报道更真实,更贴近,更有效:二是吸纳社会力量办媒体,媒体已不再是从业人员的个性空间,它更倾向于成为各类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百姓信息员、评论员、普通观众全方位参与构筑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新闻的基本条件.虽然,当前国内外对于"新闻"的概念定义不同,但新闻的概念都与真实存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广大媒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新闻的真实性深受媒体和广泛受众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新闻真实性概念、新闻真实性的优势及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保证新闻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一种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从平民视角探究普通百姓生存状态以及生活现状的新闻,民生新闻的核心在于民生,因而更符合人们的新闻取向,因此在现行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的关注要点,具有较高的存在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民生新闻的特点、写作手法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新闻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在本土化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为了吸引观众,以至于新闻节目过于琐碎、低俗、猎奇,因此,民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急需突破。  相似文献   

11.
在广播新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如何克服广播媒介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不足,使传播内容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值得广大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广播新闻采编实践经验,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亲和力、想象力等几个方面,论述广播新闻"故事化"运用对于增强广播新闻宣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涛 《新闻传播》2010,(4):91-9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被提出并运用,必然对传统新闻有一定的颠覆。在此,本人仅就民生新闻的写作和大家做一交流。民生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有何不同民生新闻在理念上更加关注民生,通俗一点说,  相似文献   

13.
一、怎么认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我国近年来兴盛的一个重要新闻类型,如今各种媒体都把它作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当下的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14.
频繁上演的新闻反转剧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大考验,结局往往是读者感觉受骗,不断降低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媒体公信力岌岌可危,不管是受众还是媒体都应该对其中的媒介素养问题加以反思。笔者以"反转新闻"的本质是新闻真实性的缺失为角度,研究"反转新闻"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特性,"反转新闻"的本质是新闻真实性缺失,但对真实性的追求相对有限,受众的"作用力"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毛淑慧 《新闻窗》2011,(5):35-36
民生新闻是一种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近年来,各类媒体中民生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事实证明此类新闻也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但同样是民生新闻,有些栏目观众愿意看,而有些栏目却因为收视率太低面临停播的境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现场声情并茂的展示,让观众"身临其境",无疑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现场,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要素。区别于时政报道和资讯类新闻,关注民生的社会新闻一定要注重"现场"的开发利用。谁能最大限度挖掘"新闻现场",谁就能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力席位。挖掘"新闻现场",SNG连线、3G连线,不可或缺,通过出镜记者的叙述,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一旦与"故事"挂上钩,就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然而现在的新闻尤其是民生类的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对这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如果想在全媒体时代得到发展,必须找准新的定位,故事化必然是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建立在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媒体自身和广大受众的重视,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等平面媒体,都纷纷开办各种各样的民生新闻专版(专栏),回应受众的期待。新闻实践表明,民生新闻的着力点就应当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为受众提供细致入微、实实在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实践误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加晓 《今传媒》2008,(3):38-40
不可否认,民生新闻的出现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上的冲击、新闻实践上的创新、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但不能回避的是,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新闻样式,而且目前理论界、业界"给予其概念的理论关注,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有的还存在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媒体对商业利益、收视率等因素的热切追求,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无定论。笔者总结了各种概念,基本共识是: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1。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