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定红 《教育文汇》2013,(16):44-44
这是幼儿小班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题目叫《玩色》。我一出示调色盘,孩子们便议论起来。有的说:“红颜色和绿颜色在一起摇一摇会变成黑颜色”;有的说:“黄颜色和蓝颜色在一起搅一搅,就变成草一样的绿颜色”。他们都认为自己说得在理。那么,两种不同的颜料组合后到底会是什么颜色呢?我教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作记录:先将自己的猜想用彩笔画上记号,  相似文献   

2.
吴晓铭 《考试周刊》2010,(57):251-252
在本园举行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我预设的活动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学唱、学表演,但游戏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发生幼儿"失控"场面,表现为"狼"捉"小兔"时倒下一大片幼儿,挤在了一起,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面对这"意外情况"我一时有些思维短路,随即一边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边总结说:"哎呀,我们的森林太小了,兔子们没处躲了,大灰狼太厉害了!"孩子们立即发表看法:"老师,  相似文献   

3.
好吃的蘑菇     
故事开始有一天,孩子们正在盥洗,突然乐乐大喊起来:"快看!这有蘑菇!"话音还没落,几个孩子便围了过去,一起喊着:"老师,真的有蘑菇!"顺着孩子的手指看去,果然在黑黑的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两个小小的蘑菇。孩子们议论开了。鹏鹏说:"这个蘑菇不能吃,它有毒。"然然说:"快摘下来,我们看看。"家睿反对说:"别去摘它,它还能长大呢!"我看到孩子们对小小的蘑菇这样感兴趣,于是对他们说"你们还见过哪些蘑菇?它们能吃吗?它们都长的什么样子?你们知道蘑菇都喜欢长在哪吗?"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对蘑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活动一:在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孩子们通过操作发现了不同颜色调和后会产生变化的现象。可在小结中,仍有不少幼儿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于是,教师让幼儿再次操作,要求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相应颜色的彩笔记录下来。在第二次小结中,幼儿基本上都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表达和概括。  相似文献   

5.
小兔乖乖     
设计意图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农场。他们对春天的播种很感兴趣.纷纷围着农民伯伯问:“我们吃的青菜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农民伯伯,您是怎么把一粒种子变成营养丰富的食物的?”随后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参观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想亲手为青菜浇水、捉虫。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都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而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很少有机会实现他们种菜的愿望.我在本次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6.
该活动是小班主题活动“吃果果”的经验延伸。在主题活动“吃果果”中.我班的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着强烈的兴趣,喜欢去感知它们不同的形状、颜色、味道,经常看见孩子们在尝水果味道时发出惊喜的尖叫和喜悦的笑声。因此,我从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入手,选择了孩子最熟悉最喜欢的糖果,找到水果与糖的连接点水果糖,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帮助水果和水果糖找到朋友,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至今,我们一直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信谊基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在一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这一课程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将先进的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中去的重要教育资源。到目前为止,我班共进行了六个活动整合课程的主题活动,每一个活动都使孩子们欣喜不已。如在小班进行的《彩色世界》活动中,每周都要为一种颜色过生日。孩子们提议:在×颜色的生日那天,每个人都要穿这种颜色的衣服来幼儿园;孩子们收集了各种颜色的礼物为×颜色过生日;为×颜色数数今天得到了多少礼物等。有一天,一名幼儿在为颜色数礼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在搜集的黄颜色、绿颜色礼物中,吃的东西最多。为了证明孩子们的判断,我们和孩子们又到各个超市去观察各种颜色的食品……这样的学习让孩子觉得太有趣了。  相似文献   

8.
何敏 《早期教育》2007,(1):10-10
一、设计思路中班的孩子们开始使用筷子进行午餐了。一时间,筷子成为孩子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然然说:“幼儿园的筷子是没有颜色的,我家筷子是红色的。”慧慧紧接着说:“我家的筷子上面有一圈一圈的,是彩色的。”“我家的筷子上面还有小鱼呢!”孩子们的讨论非常热烈。也就是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形成了初步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一、主题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物品的包装设计精美、颜色鲜艳、形状奇特,就是我们见了也有点舍不得丢弃,孩子们更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一天,我班的昌昌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大大卷盒子,红红的、圆圆的。昌昌说:"它像一个螃蟹夹子,看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盒子,孩子们羡慕极了,都想摸摸、玩玩。第二天,十几个孩子都带来一  相似文献   

10.
找蘑菇     
<正>树林里,到处都是蘑菇(mó gu)。蘑菇的种类共有约6000种,其中有毒(dú)的大约1000种。一般来说,毒蘑菇颜色鲜艳,菇伞上有斑点和鳞(lín)片,折断后有难闻的气味并会流出浓液。而有些毒蘑菇的样子和无毒蘑菇非常像,所以千万不要随便采食野外的蘑菇。  相似文献   

11.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间吃西瓜的时候,我无意中问了孩子们一句:"你们吃的西瓜皮像什么呀?"没想到我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镰刀……孩子的想象竟然如此丰富,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西瓜皮可以变成一个极好的语言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课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进行设计。 在作画材料的准备上利用孩子们平常吃的几种蔬菜,制作印章,易于幼儿操作。 在活动要求上,提出“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在活动形式上,选择小组共画。 在活动组织上,从捉迷藏找到好朋友娃娃,发现娃娃衣服不够,想到为娃娃送布做衣服,从而展开活动,使活动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具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参观菜市场,菜市场里的菜琳琅满目,孩子们兴奋地左顾右盼。突然,张叶芸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前边的摊位叫起来:“看,那边有许多蛋!”一时间,孩子们都被那些大小、颜色各异的蛋吸引过去,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蛋好大呀!”“这是鹅蛋,我吃过鹅蛋的,妈妈说吃了鹅蛋,就会长成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附近有一片小树林,那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地方,捉迷藏,逮蛐蛐,看落叶,追逐嬉戏,欢笑声不绝于耳。一次,佳佳小心翼翼地捧着小手走到我身边,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你看,是蘑菇。”我被她的样子逗乐了,忙问:“你采蘑菇干什么用啊?”“我奶奶会炒蘑菇,还会做蘑菇汤,奶奶还带我采过蘑菇呢!”我接过她手里的蘑菇,装在了盒子里。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争先恐后地采来蘑菇往盒子里放,不一会儿便装满了一大盒。  相似文献   

15.
1。雨过天晴,树林里悄悄长出了好多,j、蘑菇。2.小丽和莎莎提着,J、篮至0树彩星去栗身虱赢 4i有-种蘑菇色彩特别漂亮,在树林里格外引人注目。3。真多,小丽和莎莎开心极了。 5.小丽舍不得这些漂亮的蘑菇,她采了几个放进了篮子。特另lJ提醒ll_颜色非常鲜艳的蘑菇是有毒的,千万不能吃。6-晚餐时,大家喝到了鲜美0勺蘑菇汤。 。8。-睛急之中,爸爸教大家立即将手伸进Ⅱ因部,尽量把食物吐出来。曩一_,7嘏舨后,,J、iiii全家都出现了食蝴中毒啦薤状≥ t 9.呕吐后,大家又喝了一些温哥秣矗 …l当你食物中毒时@中流 @立青…  相似文献   

16.
一、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在绘画的时候常常喜欢把各种颜色都涂在画纸上。在他们把颜色不小心涂在一起的时候,发现了颜色的不同变化,对此产生了好奇。而这个活动正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17.
《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承担着“引导孩子们开始关注食物,关注自己吃的食物”这一任务。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18.
本期问题:能吃小白兔的一定是大灰狼吗? 以上是我在近期一次观摩大班语言活动中的疑问.在该活动过程中,授课教师说: "三只小白兔来到森林中散步,突然--(老师做惊恐状)"这时开始有幼儿喊: "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对幼儿这一"接话"教师显然并不鼓励,而是继续说道: "突然,草丛中窜出一只老虎,要吃小白兔……"这时,有些幼儿充满了疑惑,另一些则显得有些失望: "怎么不是大灰狼呢?"老师还在继续讲: "小白兔赶紧逃跑,老虎紧紧追着,直到三只小白兔跑到了河边遇到大象伯伯并求救,大象伯伯就用鼻子喷水将老虎赶跑了."  相似文献   

19.
一餐一食皆生活,一日生活皆教育。一碗面条引发了孩子们关于“美味的面”的探寻之旅……两碗面引发的讨论国庆节假期孩子们去各地游玩,品尝了不同的美食,自由活动的时候铎润滔滔不绝地与小伙伴们说起自己吃拉面的事:“那个面特别细,用筷子挑起来可长了,味道非常鲜美!跟在北京吃的不是一个味道,我吃了一大碗。”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鲜艳、美丽的色彩让孩子们喜爱,更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中班的孩子已经能清楚分辨红、黄、蓝三原色,但还不知道橙、绿、紫等其他颜色是由三原色调和得来的.让孩子们既快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初衷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