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与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新课标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所谓互动,在我理解,也就是师生之间精神与知识的交流,相异与相同的融会,情感与情感的撞碰。课堂教学的互动,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发展学生。教学互动需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了民主与平等,就没有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交流,就多了一份“威严”多了一份“居高临下”。这样,教学的互动是难以生成的。课堂上需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进入任思绪自由飞…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倡师生互动,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师生互动氛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出错”也能引起师生互动,本文介绍笔者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后,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在教学中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摆脱了唯知主义的框框,步入了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喜爱科学课,必须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的情感是师生在知识、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它能使师生双方的情感相互感应、相互加强而同处于“峰、峰”相遇的最佳教学状态。教师要进一步领悟“互动”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徐艳 《山东教育》2006,(7):101-102
物理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由重视结论向重视过程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研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课题为例,对比传统教学和新课标下教学的不同,反映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标的诞生,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师唱生模”向“师生互动”转变。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把学生情感培育和音乐体验放在音乐教学的首要位置,把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互动式教学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想真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需要创设“互动情境”,从而实现创设可供学生参与的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闵洪波 《教师》2012,(30):5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是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高中语新课标提出了语素养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标设立的一个维度。这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体现新课标强调语“人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单纯从知识技能一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向新型的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转变。互动式教学要求教与学的双方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教学互动的关键是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善教”、“乐学”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境界,它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的精髓内涵,对于促使学生正视人生价值、重视生命存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多向交流的动态建构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富有动态,教学活动也就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画面。那么,怎样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黄玉华 《考试周刊》2009,(27):102-103
英语新课标不单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定出具体标准,还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写长法”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学理念。本文重点探讨了“写长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和方法。事实上,“写长法”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以事例作为媒介,通过讨论,台作来体验和习得”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以及“一般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等法律知识,通过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事例中的人物探究避免违法行为发生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追求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之中历来强调诵读、领悟、熏陶,这些关键词来源于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及其潜移默化的同化功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当然也不能抛弃这些优良的传统。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的探索出现了良好的趋势。然而,重新考察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会发现,只有“情感”一个关键词属于“感性”的范畴,“知识”“能力”“过程”“方法”都属于“理性”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享受语文课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与以往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截然不同,新课标还强调“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基于此,我认为让师生“享受语课”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如能达到这种境界,新课标的要求自然会实现。既然是“享受”,其主体应是自觉主动的参与,师生皆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了以下种“享受”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为此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互动”的原理,在音乐教学中,我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音乐课程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落实新课标中对情感和价值观的要求时.不能忽视学生声音与演唱技巧的训练,而是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予以“适度”、“适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优生知识,且教材可读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在其中做标记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精心设计,也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活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瑞雪图》这一课,可在课前互动中先围绕“雪”的主题,让学生用词句形容雪,诵读写雪的诗词,演唱写雪的歌曲,激起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丰厚的知识储备,为课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