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专业建设的新成果,各高职院校开展了不同规模的"说专业"比赛,然而,在什么是"说专业"、说什么、怎样说、如何评价说的效果等方面,组织者和参与者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本文对"说专业"的内涵、组织与实施、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针对"说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本校和兄弟院校"说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效讲评教学的视角,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说题"的界定进行了分析讨论,阐述了"说题"的内容,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说题"的三个维度:命题思维、答题思维和讲评思维,最后提出了"说题"实施的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王辉 《文教资料》2011,(22):138-139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薛晓阳院长在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开展"教育说事"沙龙活动,通过说"在职"的事,说"教育"的事,说"硕士"的事,开辟了一片尝试改革的园地,建立了一座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范崇嬿 《下一代》2014,(8):22-25
一天,小嘎逗说:"哎!陶陶、甜酒窝,星期日咱们去郊外玩好不好?"甜酒窝蹦起来说:"太好了!我很久没有去郊外了。"陶陶说:"我也想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呢!"甜酒窝提议:"我们乘爸爸的车去,好吗?"陶陶说:"不好,我们还是走着去好。"甜酒窝说:"郊外好远呢,我走不动怎么办?"小嘎逗说:"因为你不爱运动,所以胖,多走走你就不胖了!""好吧。"  相似文献   

6.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子》,是儒道兼宗的著作。该书《明权》篇阐述了"反经合道"说,权变"反归"说,权变"道理"说,权变"大义"说和权变"贤哲"说。《刘子》权说承袭的是汉儒解经传统,而与宋儒朱熹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7.
汉字的对话     
佚名 《教师博览》2010,(10):33-33
1."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2."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3."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相似文献   

8.
"雅洁"说是桐城派初祖方苞在古文写作语言形式上的要求,"义法"说体现了方苞古文理论的方法论意识,而"雅洁"说是"义法"说在文章风格上的体现和必然要求,是方苞推尊古文文体的重要理论支柱。本文以方苞的名篇为例,分别从内容和风格上探讨方苞的"雅洁"说理论,在论述"雅洁"说优点的同时,指出了"雅洁"说对后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下社会,如果有人说自己信仰宗教,听的人一点不觉得奇怪,如同听到了说"老板"、"二奶奶"一样顺耳、正常,向你投来笑咪咪的赞许,说你"有眼力"、"识时务"。倘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他倒会有些不放心了,说你连以宗教安慰心灵、避世和超脱都不会,还能做些什么。假如有人说自己信仰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尤其是信仰共产主义,听的人就会顿觉不安起来而且奇怪了,  相似文献   

11.
陈哲 《文教资料》2011,(12):71-72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说"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中"说"的魅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称名源自"子书",形成了悠久的"子书"传统,受其影响,小说的文类属性也带有明显的"说"的特点;小说之"说"的"立说"、"解说"属性影响到小说的叙事,形成了主观化的叙事方式;其以"说"统"事"的言说方式则成为小说"文体众备"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幽默     
《教师博览》2011,(3):32-32
美女贵姓 和朋友吃饭,一哥们举杯向一个MM劝酒,问:"你贵姓?"MM说:"干!"哥们一口气把酒喝了,又问:"你贵姓?"MM又说:"干!"哥们又喝了,说:"这位美女真豪爽啊!"  相似文献   

14.
杜鹏  李桐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3):124-126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但这里的五斗米究竟是指什么,却一直众说纷纭.在对"俸禄说"、"五斗米教说"、"食量说"、 "引用说"等观点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笔者从史料推算与考古实测计算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介绍了陶渊明俸禄情况及五斗米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修辞学对象和范围的探讨由来已久,本文主要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两大分野说"、"语言要素说"、"同义结构说"、"全过程说",来表达笔者对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鲍炯萍 《考试周刊》2011,(34):79-80
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以前"沉默"学习数学的被动局面,鼓励学生多开口"说"数学,包括"说"数学概念,"说"数学背景,"说"解题过程,"说"数学定理形成过程,"说"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春兰 《文教资料》2011,(22):66-67
"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说"与"写"的位置发生了逆转。我们要重视语文课堂中的"说",也要重视"写",追求"说"与"写"双剑合璧,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汉寿亭侯"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汉寿"为地名说;另一种是"汉"为朝代名说。我们对"汉"为朝代名说的依据一一辩驳后,认可"汉寿"为地名说。关于"汉寿"位处何地,大致有三种观点:一为"武陵说",二为"蜀地说",三为"两地说"。而我们经过考证后提出第四种观点"两地皆非说"。因为据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而武陵之汉寿与蜀地之汉寿皆为县名,故两地皆非,汉寿当为"亭名",即"亭名说"。  相似文献   

19.
清人潘克溥编《诗经说铃》犹如一部"诗义大全"。首次立论"诗教肇于唐虞之世";发明诗旨,强调诗教;从"诗无达诂"的思想出发,汇集了汉代《诗序》以来至清代嘉道年间前贤时修说《诗》的思想言论,分类胪列为"正说"、"辅说"、"汇说"、"异说"、"附说",在这些分类取舍之间透射出个人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詹天佑》是篇老课文,讲述了清朝末年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文中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一次,教学这篇课文,讲到这句话时,我请学生给"毅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学生有的说"坚决",有的说"坚定",还有的说"毫不犹豫"。我都一一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