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矫正创新创业观念,转变思想偏差,引领"双创"发展态势,提供人才支撑,还能够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深化协同育人.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融合方法的关联性不高、融合体系的完整度不够、融合内容的创新性不足以及融合平台的现代化不强等问题,建议高职院...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及思政教育中的不足问题,分别从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教育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以期借助互联网优势,推进思政教育革新,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级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学生社会心理压力增大,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前提。高校作为培养我国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有机融合的优势,进而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创业业态已然形成了颠覆和改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内涵的拓展和延伸也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门槛、丰富了师资和课程体系、改变了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和认知等。新时代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跟上这趟创新创业的洪流,必须要积极地拥抱"互联网+",使得创业者从"追随者"变成"掌舵者"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在自媒体社交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寻找与自媒体平台相融合的教育渠道和方式,不断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当代社会迎来了全媒体时代,以电视、报刊及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断的努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新媒体凭借网络的强大支撑正来势汹汹地逼近热点新闻主场。新旧媒体的交融共振,催生了网络热点新闻的高度活跃性,同时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本文基于媒体融合视域,通过对网络热点新闻概念及特点的阐释与分析,分别从正确引导、建设网络平台,重视实践、走进现实生活,积极应对、拒绝形式主义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热点新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旨在能够利用网络热点新闻的优势与特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必须将思政课的四个课堂有机融合起来,即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堂、面授课堂、实践课堂、拓展课堂的融合教学。开放教育思政课“四个课堂融合”教学需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其要点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融通,加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充分整合利用系统内外思政课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高校重要的公共通识教育课程,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任务,同时又必须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加强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阳光体育运动、校内外体育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程思政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都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同心同向、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良好品德。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品德,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质量人才。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为了能够贯彻落实政策内容,教育部从2015年开始创办了中国"互联网+双创大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多届。本文总结整理了相关大赛的举办经验与育人成效,提出了相关思路,以双创大赛为重要载体,以产学研用为依托,在此基础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业创新教学实践环节与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个人全面发展现奠定坚实基础。历史课程不仅蕴含着古今中外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精华,还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高校历史教育需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推动传统历史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从而为增强学生历史素养和思维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使不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与频繁。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完善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英语课程内容与教学路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类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亟需高校通过优化教师招聘与培训机制、丰富高校英语选修课程类型、平衡课程思政因素与通识教育知识在英语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等方式,来推动学生英语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解决英语教育中缺少本土文化的现象,也能引导人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二者的深入融合也能有效帮助人才提升文化自信,还能在英语教育中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本文首先分析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价值,然后讲述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两者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创新创业活动落实的主阵地,担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若想实现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质量最大化,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推动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同高校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立体式”教学模式中掌握创新创业要点,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面对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应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态、价值与功能。本研究通过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注重劳动精神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嵌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育人要素、整合职教平台与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四个方面探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法与路径,构建彼此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这对于推动劳动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是市场就业形势与思政教育实效的现状所决定,是真正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与有效手段。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重点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探究,研究显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强化高校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高校必须将党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与就业政策的分析相结合、将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的分析与就业形势的判断相融合、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与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相配合、将就业指导实践与法制知识与观念的普及教育相勾连,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即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基准,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和各个领域结合,从而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创造出全新的业务、产品与模式,构建可衔接一切的网络模式。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分析高校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探索高校多元化双创教育模式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为了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何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演变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涵义,总结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本文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二者相融合的思路、途径和突破口,有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