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市场的深度扶持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开展,我国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其中,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在改善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意义深远。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与农业产业创新、农业文明绿色发展以及现代乡村规划体系等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实操水平。  相似文献   

2.
谢兰兰 《江汉学术》2021,40(5):83-92
保障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一系列围绕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落地,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医疗福利差距不断缩小,但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居民公平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桎梏.基于现有文献可梳理学术界对医疗公平的内涵界定,并从政策语...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诞生于党的十九大,其主旨在于优化乡村发展水平,提升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能力与资源利用效率,为全面促进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作为我党的基础与精华,红色基因已经融入每一位中华人民的心中,是价值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而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因此,需要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进行充分的弘扬与发展,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分析认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来自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具备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基础。建议乡村振兴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可采用建立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配套政策,实现农村体育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与规范化;确保农村体育设施良性运转,提高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体育服务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服务系建设水准等,以期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并不平衡,社区教育在助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与地方社区教育本身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本文主要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重从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农村社区教育网络的完善,以及发展"互联网+"农村社区教育三方面来发展壮大农村社区教育,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可主要从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人才储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深刻认识农村人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乡村振兴事业应当以促进劳动主体的全面发展作为可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将劳动教育与乡风教育相结合,增强农村人口的劳动素质和主体意识。新时代乡风教育要求以科学知识教育提升劳动主体科学性、创新性,以生态保护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自主致富教育实现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多层次追求。劳动教育背景下的乡风建设将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让乡村振兴成为农村人口主观认识、自主选择、能动实现的战略工程,进一步助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变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了对农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视程度,农民对于民主、公平、正义以及法治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诉求也在持续高涨,但是农村已然成了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空白区域以及难点地区。为此,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农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提供指导,推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体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基石,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选择。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剖析农村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农村体育治理工作的“中国道路”。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基础的非衡性、权威来源的唯一性、主体参与的缺失性、运作过程的单向性是新时代农村体育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农村体育治理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建构“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市场机构”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模式,实现农村体育治理的自治、法治、德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脱贫攻坚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是保持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取得乡村振兴实效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效能.目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组织领...  相似文献   

11.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乡村振兴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高职的创业教育服务为乡村振兴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着人才。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大环境中,高职院校应大力做好创业教育。为提升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作用,尽快发挥效应,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存的不足有清晰的认知,并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提升创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组建优秀的创业师资团队;实践搭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完善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在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尉犁县振兴美丽乡村的做法及成效进行深入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类资源不断下沉到乡村,理解社会资本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对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奎塘畈村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存量,乡村社会治理也有初步的成效,一系列措施使其在乡村治理的摸索中看似逐步走上正轨,实际上其治理成效与付出并不成正比,存在村民参与网络不健全、规范资本...  相似文献   

14.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全面把握乡村振兴对农民素质提升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坚持育训并举,构建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在未来“七大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为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带来了全新机遇。农业院校大学生可以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一定支持,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高度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还使其择业问题得到缓解。由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择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农业院校要结合乡村振兴背景,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整体素质。本文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拓宽学生择业途径、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等学生择业农村的合理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和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资金规模扩张越大则收入增量越多,其中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增收幅度最大,各类财政衔接资金对农民收入的提升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支出、卫生和教育支出、水利环境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3类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金融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则缩小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从长期来看,资金规模扩张能促进农民增收,且各类支出的影响相同。只有根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政策目标适时调整财政资金规模和资金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财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烟台市作为山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之一,具有探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对探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率先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烟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烟台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乡村振兴视域下烟台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烟台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清城乡经济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含4个维度共27个基础指标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两步主成分分析对中国西部省份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西部整体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呈稳步上升态势,四个维度指数的增长趋势存在显著差异;西部省份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不断攀升,省际差异明显且呈现“橄榄型”分布;在全国比较中,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低于东部、中部和东北,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从变动趋势看,西部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速度略高于东北,与中部和东北的差距不断缩小,与东部的差距不断扩大并形成“两级分化”的态势。根据上述结论,从分类制定政策、城乡产业结构、城乡经济发展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丽俐 《职大学报》2022,(1):42-44+59
伴随着我国乡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和日渐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资源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因此,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及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具有相当高的人文价值。如何从民俗文化中挖掘艺术要素并将其融入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用以满足当前社会群体多元化的需求,是当今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民俗文化以及乡村文创产品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文创发展的历史契机,并对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民俗文化在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当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曾丹  吉晖 《江汉学术》2023,(3):121-128
我国当前经济收入低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家庭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当前农村家庭人口语言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镇家庭人口语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振兴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不仅要解决普通话普及率的问题,更应侧重提升普通话的普及质量,实现不仅要能听得懂、说得出,还要说得标准、说得好的目标。农村家庭的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及网络媒体对农村家庭语言能力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提升农村家庭语言能力,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根据地域、年龄和性别差异设置推普工作的分区分层指标,加强对重点对象的培训,实现精准施策。要强化学校教育主体地位,创新语言教育方式,拓展学校教育辐射力,发挥中央统筹优势作用及网络新媒体传播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