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具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意识,在作品当中,其不断在自己故乡本土上发掘,对故乡的历史、时间以及人物进行描写,表达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正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在本文中,将就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新历史主义学者格林布拉特有关权力的颠覆与含纳模式为框架,运用权力规训、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观点,对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中克隆人悲惨命运的成因做出一种新的诠释:权力压迫下的抵抗会被遏制、含纳,进而参与权力的强化。克隆人的反抗行为,逆向加剧了权力对他们的奴役与剥削。通过展示权力遏制并含纳颠覆性因素这一复杂过程的展示,石黑一雄传递出其对权力的敏锐认知以及隐晦却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上海孤儿》是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五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热议。本文将从离散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三位重要人物克里斯托弗·班克斯,女友莎拉和母亲戴安娜在战火纷飞、事态动乱的背景下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流散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漂泊感、虚幻的使命感以及错置的人生选择造成三位人物的悲剧人生。本文将详细阐述三位人物放逐、错位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4.
在移民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孤儿意识始终是一个重要命题。石黑一雄独特的移民经历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方式,他的小说中总是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孤独气质。这种孤独气质不仅来源于时空的迁移,还源于心理状态的变异所导致的归属感缺乏,这两者同时造成了人物的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失败。而存在和主体性认知的丧失意味着人物心理纠结、个体认知矛盾的不可缓解性,也意味着孤儿意识无法摆脱。  相似文献   

5.
叙事作品的伦理是个体视域下,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构建具体道德观和伦理意识,以及读者与文本、作者、人物进行对话的一种伦理价值. 当代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别让我走》承载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故事情节的选择、故事人物和隐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伦理道德的流露,则是读者进行伦理判断的依据.围绕小说中"攫取克隆人身体器官"这一核心事件,本文通过援引修辞叙事学理论,针对黑尔舍姆学校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着重分析人物叙述者、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各自做出的伦理判断,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研究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创作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其以不同于现代文学时期乡土文学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所承载的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应该引发对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审视和今天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思考。进而探讨周立波的理想主义与新文学精神以及"茶子花派"文学传统的赓续与危机,提出再造周立波文学品牌和在湖湘文化大视野中宏扬"三周"文化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边城》完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其重要作品之一,作品描述的是湘西故土一个美丽边远的小城茶峒的社会人生风貌,将自然之美融合人性之美,表现了沈从文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对故乡原始性和封建性的批判和梦想失落的悲剧感。本文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分析小说中耐人寻味的风土人情和淳朴人性,一方面重点剖析湘西故土落后的宗法关系对人性的束缚和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源,从而揭示《边城》永恒艺术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全球文学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公认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也是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较年轻的一位作家。自从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107位得主之后,巴尔加斯·略萨及其作品也被更多中国读者所熟知。其作品中如实展现了拉丁美洲、尤其是秘鲁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析,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特征,进而对巴尔加斯·略萨与结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被研究者视为当代有代表性的生态作家,对其作品的讨论也常放在经典生态批评框架内展开,但无论在地理空间、伦理价值还是文学形式上,叶尔克西的写作都显示了某种独特性:在空间上,体现为对第二故乡北塔山的地方依恋以及对边疆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呼吸",这与经典自然文学"荒野"形象背后的文化紧张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通过其"美华三部曲"作品,深刻揭示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对于在美华裔的双重影响作用,提出只有依靠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华裔的身份认同。本文从比较文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这三部剧本的文本分析,论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以及对于构建华裔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渔的作品传入日本长逾300年。大部分作品被翻译、出版,部分作品被改写为"戏作小说"。李渔作品在日本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李渔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正是这些变化使之获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扎根于日本文化。李渔作品在日本的传播经验为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新作《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犹太家庭戏剧性的变迁。文章应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教授"失权"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揭示奥齐克的创作意图,肯定其作品在美国犹太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项中的顶级封号,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奖项。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逐年评选中,为人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其值得人们研读、探究的作品,为世界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事物发展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十分完美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不完备的情况。但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诺贝尔文学奖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4.
聂华苓与鲁迅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历程,二人都将自我生命体验融入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带有了一种自传色彩.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系列的孤独者形象.二人有着浓重的故乡情,向往美好事物的感情.在小说中,都有着以对故乡的回忆和以故乡为背景的创作.小说都浸透着作者的感情,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幅悲欢离合的图画.特别表现在对妇女的悲惨命运的揭示上,关照她们自身的精神病痛.但这并不是二人的创作意图,二人都旨在揭示其病痛达到启蒙主义的目的.在文学创作上他们都善于博采众长,突出表现在对现代主叉意识的接受上.表现出小说格式的别致和象征与写实有机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故乡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作家的书写寄予着他们对故乡不同的情感。莫言在其作品中对故乡表现出了既爱又恨的焦灼,文章试从莫言的特殊经历,对乡土文学的超越和现代知识分子尴尬的精神状态和这三方面分析莫言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6.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凭借《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开始对她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进行研究。《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借助神秘的意境和神话原型将虚幻与现实以碎片化的时间叙事方式表现出来,展示了作者“寻根”的想法,揭示了战争给波兰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吉卜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的《咩咩黑羊》和《丛林历险记》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吸引了许多读者,其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也展现了作品人物"自我塑形"的过程。《咩咩黑羊》中主人公的不幸经历是吉卜林本人童年经历的写照,这段不幸的童年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的解读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蒋韵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写作品格。她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现,都显示着某种变化。但是,贯穿其间的主旨,其实可以概括为以"死亡"为表征的失去书写和以"故乡"为表征的寻找书写,从而构成了蒋韵充满张力的写作之路,并由此通向人类共同的精神故乡。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语言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文本而存在,它总是与社会文化形成一种互文性的对话关系.要揭示文学语言文本的文化意义,重要之点是进入语境,把文学语言文本放到语境中去把握.文学语言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文学语言文本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与互构.揭示文学语言文本的意义,重要的是放到"文内语境"和"文外语境"中去把握.语境大体上可以分为语境1、语境2和语境3三个层级.文学语言文本受社会文化文本的制约,它同时又丰富了社会文化文本,形成新的社会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20.
亨利·詹姆斯毕生都倾注于国际题材小说的创作,早期作品反映欧美文化冲突,晚期作品探索欧美文化融合。通过对其国际主题作品的研究可以总结出:詹姆斯在肯定美国自由活力和道德精神的基础上,主张汲取欧洲文化的"审美"和"经验",提出融欧美文化于一体的理想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