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还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构建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框架,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内容的衔接,学校将与培训评价组织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以此为契机,重新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1+X”证书的试点工作制度引领下,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本论文以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为例,探究了制度的内涵,怎样获取物流相关专业职业等级证书,高职物流专业从教学、师资、行业、企业四个方面如何很好推行“1+X”证书的实行,以便更好的培养物流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是计算领域的核心专业之一。国家人才培养规划中,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绝对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多制约因素,文章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来探索分析研究计算网络专业教学方面的改革思路。从而达到促进网络专业教学改革,加快促进实现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专业性、应用性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关注职业教育。对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实践做分析可知,在技术进步、理念提升和要求提高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更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的需要。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为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有更加专业的技术能力,从而适应汽修专业的具体工作,同时也为了杜绝职业教育实践中有学历没能力的问题,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本文对"1+X"证书制度下中职汽修专业职业培训教学工作的落实做出全面分析,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背景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不断实施,针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强调职业学业证书制度的应用必要性以及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产生的优势。本文分析了1+X证书制度建设对于课程改革与突破的可能,然后结合1+X证书制度建设条件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困境,提出1+X证书制度建设条件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实现教学的有效转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2019年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有了第一张X证书——幼儿照护等级证书,但彼此适配度不高,同时育婴员、保育员证书的退出使技能证书更为单一。因此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课程评价体系、实训基地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行反思,以探求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X”证书制度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岗位需求、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围绕重构模块化课程结构、双标融合重组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模式、双向融通校企师资以及多元弹性化评价考核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究,旨在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新能源汽车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领域,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分析1+X证书制度及研究现状,阐明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重点探讨1+X证书制度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职业院校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国家要求培养双元化的人才,即一个学生除了拥有自身的学历证书外,还可以拥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在当下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符合现阶段国家和企业的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实行"1+X"证书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前国家需要的人才,也能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校积极响应“双高”院校建设号召,并结合“1+X”证书制度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因此,文章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深入分析“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以优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1+X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启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本文通过对1+X证书必要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能+学历证书"制度("1+X")是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手段,能够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效率,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全面地发展。然而要想推动并促进教师、教法及教材的改革,就需要明确"1+X"的基本内涵,确定职业院校在"1+X"中的责任,明确相应的改革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帮助职业院校,探究出科学合理的教法、教材及教师改革渠道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多专业化人才的涌现夯实基础。相比公立学校,民办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难度相对较大,其必须在深入了解试点情况的同时,稳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将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探索"1+X"证书制度全面实施的良好举措,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对学校生物类专业微生物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和研究。通过分析微生物课程现存问题,阐述了课程改革理念及方向,通过对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教学方法及模式多样化利用、项目实境设置及"N+N+1"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了教学改革方向,让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真正实现学校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以及企业岗位需求构建成为统一化、立体化的架构。  相似文献   

15.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职教20条"精神,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教学标准相互对接、职业培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合、职业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性考核保持一致等方面,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特征及创新价值,评析美国、德国、日本的职业教育证书制度现状,给出我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创新路径,即积极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管理体系,具备社会化特征的培训评价组织,将社会力量作为职业公共服务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真实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开发新型实训教材,丰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内容,探索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1+X”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的一项创新制度,对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业和技能兼顾的综合性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X”证书制度在试点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证书考核机构、相关行业企业、考核试点院校、任课教师、学生等方面着手,制定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提升考证认知、提高证书含金量、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推动“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合作,但也面临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尚需提升、证书制度与专业教学对接不够顺畅、教师队伍“双师”素养有待提升、校企合作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为此,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加快课证融通教学方式变革,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机制,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依托“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外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设计思路、框架结构和建构机理,文章提出基于“X”证书开发,搭建内外部双层循环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结构,并就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注重“X”证书师资的分层分类培训、建立PDCA循环管理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保障措施,为职业教育外语专业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X”证书制度推动下的“三教”改革,是贯彻与落实“1+X”证书制度、丰富与完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创新的重点内容。就职业教育不同学科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书证融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针对教师在“1+X”证书制度中贯彻能力、教材朝向职业化技能等级证书指标靠近、教法与育训两者的有机结合等相关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职院校应该根据当前产业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重新塑造科学有效的“三教”管理模式,旨在促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混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完善与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