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化、成长环境迥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被严重削弱。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合理有效的路径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二级学院后,在融合过程中就有很多隐性问题随之出现,这些问题既具有学校层面的普遍性,又具有学院层面的特异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落实民族教育政策的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其成才,还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调查发现,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有待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分、轻应用,课程体系不完善,校园设施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缺陷。为此,高校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开发民族特色的软件资源,完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注重信息素养的创新教育,进一步规范信息道德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等来加强少数民族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媒体不断发展,逐渐代替了旧媒体,作为新生一代的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新媒体也影响这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他们的思政教育。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媒体相对于旧媒体的优势,再介绍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影响,并且探讨如何将新媒体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后备力量。各高校需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网络阵地争夺的复杂性、精准思政教育的不足性,依托精准思政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队伍锤炼、形式创新、渠道丰富、范围拓展、典型塑造等方面优化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教学中渗透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国家安全教育为实现中国梦供给安全保障、为国家安全牢筑思想防线、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能力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政课是贯彻与开展国家安全观教育、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效载体。因此,高校要在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的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下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并积极探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的优化策略,如健全课程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拓宽安全观宣传与实践教育渠道、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幸福观教育,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增强,同时对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所以民族是否团结关系到社会是否统一、稳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重大,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公民教育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工程.公民教育工作需要从多个层面和广泛角度去思考,利用当前国内的政策研究、制定以及评估,才能取得效果.本文就我国多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公民教育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市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民主汉辅型"和"汉主民辅型"教育模式下不同教育背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语言、文化环境适应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不同教育模式下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同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动机认同、行为认同构成建了社会内容的主要框架,而随着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新的现象和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维度、特点的分析,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构建社会认同的有效机制,希望对于引导和推动该群体作为新主体更加积极地关注和介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实树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基,从而进一步规避社会发展风险、减少社会发展代价、切实改善民生,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前提。文章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特性,从沟通主、客体和方式分析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障碍,从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完善方式、优化环境层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高校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为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就这一观点,提出了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塑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复杂的民族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明显的民族价值取向的学习动机,传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特点。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的局限性。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指导正确的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机制,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保证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人依恋呈现阶段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模式随着成人依恋的阶段性发展产生解构和重构。安全型成人依恋保持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了对外民族的认同;不安全型成人依恋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降低了对外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觉悟,是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领跑者,更是民族和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关注民族情感体验、形成核心价值认同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新媒体的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推进。  相似文献   

19.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总体较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元文化并存、国内社会负面现象、网络舆论导向错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手段落后等。所以在自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规范自媒体传播发展环境、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女大学生,他们同其他贫困生相比更具有特殊性,他们在心理承受能力、人积极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弱势,面临越来越激烈的职业竞争,对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更为紧迫。提高贫困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必要性出发,分析其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