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企业面临更为剧烈的竞争环境,特别在当前,生产技术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利润空间极小。因此一个企业,特别是山区企业,如何克服自身规模小、发展空间小的劣势,从物流着手,努力发掘"第三利润源"来加快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物流要素,供应链等方面指明山区企业物流改革的方向,阐述物流才是山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末,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物流运作方式正越来越为许多企业所"青睐"。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发展应用,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越来越注重于自己的主导产业,从而把自己不擅长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以此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连云港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物流)经过10年的发展,在连云港地区成为一家以拥有现代化管理设备、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础的实力最强、最具诚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本文通过分析连云港中远物流的优劣势,并针对客户业务需求提出几点物流业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中国物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时代,我国传统物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发展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深刻影响,认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电子商务的推动,研究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结合模式,为两者的共同发展提供可能的途径,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我国物流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型跨国公司将进入内地市场,给中国的物流企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通过物流行业信息化,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是我国物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探索正确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流程式"、"工学结合式"、"模块驱动式"、"职业规划式"、"创新式"等五个方面,着重针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中国100家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供应商关系、客户关系、物流外包业务、供应链运作绩效的考核等4个方面对中国供应链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的结论;并就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适应供应链管理需要,对企业组织做出相应改变;(2)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3)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关系;(4)建立健全先进信息系统,使用高水平供应链管理软件;(5)专注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加强竞争优势;(6)放眼全球,企业应该具备全球供应链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而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影响了物流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我国物流产业需要多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培养物流作业基层管理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物流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同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使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更加适合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汽车企业由于缺乏相对完善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在零部件的获取方面略逊于国外知名汽车企业,零部件的质量、物流成本、获取及时性都有待改进。构建完善的供应链物流系统对于改善供应商与整车生产厂的合作关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汽车整车生产厂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代表着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实施绿色物流将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在发展绿色物流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如今大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谋求自身长远发展,必须尽快实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跨境电子商务已在全球范围兴起,而跨境物流尚且不能匹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多为国际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等传统物流模式,也涌现出海外仓、边境仓、国际物流专线、保税区和自贸区物流、集货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新兴物流模式,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跨境物流的滞后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表现在其与跨境电子商务的不匹配上,还表现在跨境物流发展本身的横向与纵向失衡上及其环境适应障碍等方面.因此,应促进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匹配与协调,实现跨境物流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及其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积极发展混合式跨境物流模式以及物流外包和物流本地化.  相似文献   

11.
Real - time logistics strategy is a new concept. Prior logistics strategies like postponement and Just - In - Time have been widely practiced in enterprise logistics.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 time logistics strategy and other logistics strategies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一方面由于物流业成为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行业之一,使得企业急需各类物流人才,却出现"用工荒"的局面;另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十多年来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增大,使得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又出现"就业难"的困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候选物流企业的综合素质,保留评选得分居前的物流企业;用(0-1)整数目标规划模型选择物流企业,组合出最佳的物流联盟,使得运输、仓储、配送等企业能够科学有效地合作。将AHP法和(0-1)目标规划相结合互补,使结果更为客观,从而为物流企业科学选择物流联盟伙伴、构造虚拟物流企业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物流管理与物流业成熟的特征,并对我国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当前我国物流的三个角度: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际、需求与供给,并对相应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不能认为单纯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涉及观念转变、管理体制变革,运行机制转换以及人事制度、劳动用工等制度的一次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Container logis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 The study in this field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scientific are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ontainer logisdcs, the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cision problems of container logistics through a terminal. Furthermore, literature related to container logistics is presented.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物流包装消耗大量的资源,成为影响环境恶化的因素之一。为了使物流包装符合低碳化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物流包装产生外部性和影响环境的根本原因,探讨了物流低碳化的对策。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必须承担制定物流低碳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责任,引导企业开发和运用新型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促进物流包装低碳化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改革要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保障能力的加强;有利于调动广大后勤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后勤改革重在实践,要进行目标量化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鼓励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中心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对物流中心选址进行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运用现代物流及城市规划原理,对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构建了物流中心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中心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区域物流中心选址为例对选址方法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