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美国比较典型的代表——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简介,并对比分析我国相关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着重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实践三个方面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实行教师资格"国考"有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教师教育体系。但是实行教师资格"国考"会抹杀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独特性,导致教师教育的边缘化;还会对师范院校改革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师范院校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学科建设,不断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同时把好"教师教育质量关",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对高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在总体上处于实验探索时期,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观念上片面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体系陈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平台加模块的课程设置方案,进而提出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完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以期对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从2015年开始,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逐渐代替过去“自动获取”和“省考”制度.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资格证获得率,采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资格“国考”和“省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国考”比“省考”的科目和内容多,题型灵活性和试题难度加大,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减少.基于教师资格“国考”背景,立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现状,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主动适应与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并提出从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全程化分层次实习模式、完善专业管理机制等方面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师范教育我国由来已久。自南洋公学创办师范学院以来,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一直由中等师范院校来培养。但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等师范学校并不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中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只能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处于中等的教育层次。因为中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里面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现代教育技能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影响到社会对小学教师专业性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培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我系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我们在学生中对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社会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需求,新课程标准对听说能力的重视已经对学生在校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对英语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重要性排在最前面两位的是口语和听力。学生认为需要增加课程教学时间的有语法、教材教法、听力、口语等课程。这表明学生对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表现出考试内容多、难度大;强调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测查教师素养的特征,这一改革动向进一步彰显了实践课程的现实意义。为此高师院校应加强专业和职业的导入教育;强化见习、助教和实训的践行;促进论文撰写与实习的一体化,以提高学前职前教师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一考试,给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课",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贯彻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具体体现.如何在高师背景下透过教学计划来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关系到高师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并以此拓宽高师办学的路径,也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在高师中生存和发展等同题.笔者根据本校小学教育专业几年来在课程设置方面所作的尝试和探索,试从课程设置背后的思路这一角度,来剖析和说明在高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的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改的新形势,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通过对中学体育的需要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明确需要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使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中学体育发展,满足中学体育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分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目前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论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建设、隐性民族团结教育等三方面探讨构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摘要:近现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从无到有、由零碎到系统,体育课程建设始终存在国际性(西方化)和民族性(传统体育)两条基本路线。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国际性和民族性两个视角分析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学校体育课程的形成与“体操”盛行;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合法内容与西化程度逐渐提高;传统体育几无建树与国际化建设几经波折;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受到重视与国际性建设主导地位形成。对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环境等的分析发现:我国体育课程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发展呈现出“非同步性”、“社会依赖性”、“差异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以及“科学性与非科学性同在”六方面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开设对基础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小学教育专业在层次上已上升为本科,但是在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课程建设。本文从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实践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构想,希望能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江苏大学“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层面对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进行逐一化解,全面保障“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而校园文化是生态校园的子系统。建设生态校园,势必要建设生态校园文化,进而建设生态课程文化。进行生态课程文化建设,一是要研究开发生态教材,构建以课堂为主战场的生态课程,进行生态课程教学;二是要构建课外生态文明宣讲教育平台(主题活动、竞赛项目、论坛、宣传栏墙等),形成生态课程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课程从高校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标杆,分层、分类将大学生不同时间阶段、时间境遇面临的问题设置成不同专题,开设思想引领、学习指导、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行为养成等专题课程,贯穿大学生求学生涯全过程。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使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化、体系化、规范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是承载与传播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是整合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纽带,是弘扬民族体育精神与文化特色的必然路径。基于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研究中偏重于关注课程外在形式的划分与科目的编排,忽视课程内部各要素之本质联系与整体结构之研究的不足,以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原理为理论依据,尝试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人本主义为课程理念,从健美操课程的目标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和课外锻炼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合高校实情的健美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摘要:面对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问题,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为总结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运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以“2016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上20余名专家和来自全国42所高校130多位大学体育工作者研讨的主要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调查及学理分析。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明确“大课程观”的指导思想,以“整体”的视角整合学生、社会和体育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改善体育运动环境,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组织形式,又要从体育学科的性质与特征出发,结合大学性质、学科优势、地域特色、体育传统、办学条件,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特色体育活动及品牌体育赛事。并结合实践中大量卓有成效的案例,在大学体育课程个性化内容设置、组织形式、管理制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