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道德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教育中却显得极为薄弱。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乃至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质量不高,社会缺乏感恩教育的环境。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而,从理念、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入手,强化学校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质量。在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感恩行为缺失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和责任心不强等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其根源涉及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感恩文化建设,加强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施恩的教育,使他们做到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对历史规律的宿命论式的顺从或浪漫的理想化,而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应有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三观是否正确树立,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甚至是关系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部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目标产生曲解,一味追求现代社会"人的自由"而陷入信仰缺失的困境。片面追求"尊重人性"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少科学审视,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中丧失方向和信心。笔者主要探讨如何超越现代性的困境重塑高校大学生信仰。  相似文献   

6.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传承传统美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及外部社会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漠,因此,高校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进行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感恩的实质内涵,认真分析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努力探索感恩教育相应的对策,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塑造人生美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着力点。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造成人格不完整,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却面临着感恩缺失的社会问题,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要开展感恩教育,一方面,要联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力量,有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其自身也应进行自我教育,才能让感恩教育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1.
信仰与大学生的精神发展——兼论大学生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信仰状况体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支柱、人格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学生信仰状况看大学生精神发展,分析大学生整体的精神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指出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缺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认识、改进和解决大学生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新时代下的重要风尚表达,也是人们在道德层面的一种积极、博爱与认同的情感态度。感恩教育的大力实施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增强有着重要价值。然而,当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冷漠、行为自私与精神空虚等一系列感恩意识缺乏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有关研究者重视。为此,笔者针对这些现状给出相应对策,以切实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关注大学生信仰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具有坚定而又正确的信仰,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感恩具有普遍性,感恩是自古以来、几乎存在于任何社会的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感恩也是人的品质生长的基点。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领域,感恩的含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固有信仰造成了一定冲击,从而给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提出挑战。本文以信仰教育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实表现,并以新媒体为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信仰教育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加强高校信仰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8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以上这些问题反映在我们的一些高等院校则表现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的教材不能很好地进入课堂,即使进入课堂其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教育也不尽如人意。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强他们对国家主流意识价值观的认同和认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科学健康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信仰不成熟的一面。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现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高校教育的原因。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必须大力倡导社会的主流信仰,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资助政策体系下,大多数受助大学生能怀感恩之心,但也有一些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对教师的教诲之恩不知感激,对国家的资助之恩不知回报,对他人的援助之恩不知感激。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学校教育的滞后、个体心理的缺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形势下,针对受助大学生应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唤起学生的感恩认知;以现实生活为情境,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感恩行为,着力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为内容的一种人文教育,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欠缺,感恩能力匮乏,导致的原因既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同时还有大学生本人的,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力度,通过和家庭、社会联手,给大学生补上感恩一课,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和谐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给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和选择困惑,虽说当代大学生的物质世界是很丰富,但是在精神世界中面对一些多元化的知识和文化,使血学生不知所措,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或信仰缺陷的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心眼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而阐述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