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桓帝、灵帝时期,清流名士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记载了这些清流名士中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历来多有人论及此事,但未从《世说新语》的角度聚焦于汉末清流名士.文章首先辨析《世说新语》中的“汉末清流名士”,然后对这些人物及其故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士人新风尚变化的原因,其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对《世说新语》与“汉末清流名士”关系的考论,展示刘义庆眼中的理想士人人格.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众多文士共同编撰,记载着汉末到魏晋时期名士言行的志人小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名士的形象和当时的时代特征。本文选取东晋名士戴逵作为研究对象,以《世说新语》中的记载为主,分析他身上折射出的魏晋士人的时代特征,得出魏晋士人以"名士"的形象出现,思想上有着儒道兼容、玄佛兼容以及崇尚闲游隐逸等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遗闻轶事的小说,全书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魏晋士人对生命的认识、返归自然的生存理想和对“才学”与“德操”的价值追求,体现着魏晋士人明显的伤世情怀。  相似文献   

4.
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因其语言艺术特色鲜明和魏晋士人风度尽显为历来学者称道,在《子猷访戴》此则故事中,可窥见《世说新语》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洁传神,故事叙述的流转律动以及名士风度的率真旷达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疫病肆虐,士人饱受折磨。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及南朝梁刘孝标的注解中,记载了不少名士与疾病的内容,诸如名士所患身体疾病的情况、名士的“省疾”活动、名士称疾与政治的险恶等等。《世说新语》及刘注中论及的疾病,与时代审美风尚、朝廷政治活动密切关联,既展现了魏晋名士简脱放诞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人情诈伪之下士人远离政治话语中心的价值选择,是我们解读中古文学与疾病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僧人的故事,从他们与名士清谈、交游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佛理研究的深入以及佛教在当时的传播情况。以《世说新语》为基础,去考察当时僧人的文化素养,与名士交游的情况等等,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佛教在上层社会的传播提供了很多材料,从中可以具体地感受到当时佛理与玄理相互渗透、僧人与名士共入一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反映了魏晋时代的社会风情。张华是西晋时期的名士,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文章通过对《世说新语》有关张华的条目进行分析,指出在魏晋时期人物的品评标准发生了变化;学术从经学流变到玄学;士人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士庶矛盾中掺杂着南北矛盾。  相似文献   

8.
刘真福 《阅读与鉴赏》2007,(2):80-80,76
说到《咏雪》,不得不提及《世说新语》一书。《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名士文人的言行风貌。全书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总共一千多则。每则字数多少不一,有的百十字,有的三言两语,显出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点。此书语言精炼,许多故事生动有趣。《咏雪》便是其中一篇有趣的故事,全文仅七十一字,词寡而意丰,留给读者深远的探究空间。下面选取三个问题作番揣摩、品赏。一、为什么此文在《世说新语》中归于“言语”类?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了“言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按内容和写…  相似文献   

9.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东汉到南朝刘宋人物轶事的杂史,分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载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事,主要是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故事。《世说新语》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其原因除了《世说新语》记述的人物本身与众不同的言行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书中记述了处于血雨腥风变幻不定的时代的士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现实的超脱,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专门记载魏晋名人的言行轶事,这些名士的言行引领时代潮流,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娱乐新闻的角度来看,其中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现代娱乐新闻特点。从不同角度探析了其娱乐性质,并针对名士失范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再现了魏晋风度。谢安是《世说新语》重点记述的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谢安的形象来领略魏晋名士风范,并对谢安的隐居与出仕行为所反映出的魏晋士人心态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12.
老庄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对魏晋士人的思想、言行、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晋士人将老庄的哲学融入自己的人生当中,对自由、生命、自然有了自己的解释。《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体现了当时士大夫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的整个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记录了汉末至魏晋诸多士人的品质和德行。本文主要从德行之高、孝悌之真、任性自然三方面探讨东汉名士对魏晋名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这些片言只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名士风采及其生命存在样式。它以最简约生动的笔墨,刻画这一时期的时代风貌和人物精神,展现了魏晋士人的个体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庄子思想在魏晋士人那里重新获得重视,将其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魏晋士人们。他们有的将庄子精神作为思想的依归,融入生命,用毕生来实践庄子精神。大多数则是讲庄子精神的某一方面加以发挥改造,为他们的立身处世找到理论支撑。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实践与改造着庄子精神。试从纪录魏晋士人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来探索正始、西晋、东晋三个时期的名士对庄子精神的实践和改造。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是一部集汉魏六朝的传闻轶事之作,其出现"哭"的条目共四十余条,《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哀悼与恸哭,表现了动乱时代中境遇悲惨的士人一往情深、质性自然的情感。在这片哭泣中,我们看到了"此是有情痴"的时代中人。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世说新语》的历史真实性 在中国文化史上,大多数把《世说新语》列入小说类,但《孙氏祠堂书目》把它列入史学传记类,这不能说没有事实根据。 《世说新语》记载了当时重视品题和清谈的历史故事。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中央选择官员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察访士人的品(行)状(才)和家世等三个方面(实际重家世),评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个等级,作为吏部除授官职的依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因此士大夫重视品题。魏晋士大夫置身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旋涡中,他们为了避祸,寄托心神于老庄。终日空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就成了所谓清谈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变迁》因此留下了魏晋士族文人关于品题和清谈的言行轶事,其资料来源是搜集的旧闻纂集和民间传说,这些材料为正史之外乘,即外传。可以说,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183;文学》将“马融追杀郑玄”这样失之常理的事置于首篇,其原因可归结为:一是马融为外戚豪家,难免为士人轻视、排斥,而郑玄为纯正的经学世家,士人自然愿意与之亲近。二是马融达生任性;慢待士子及后学;党附梁冀,草章诬李固。这些行为招致士人的反感与不满。而郑玄则表现出士子们特有的操守与气节,赢得时人的尊重与赞扬。三是刘义庆借这样的故事“褒郑贬马”,意在配合刘宋王朝倡导儒学,清算魏晋清谈之风和名士的纵情怪诞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对“情”的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部书中,“情”由先秦两汉时的“群体情感符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个性情感”。本文主要从《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对物、对人两方面的关注入手,分析了贯穿全书的“情”,并且指出这种“一往有情深”存在的前提是“真”,且因当时时局和玄谈思想的影响,这种“情”还带有了思辨的色彩和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时期,在政治上,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政权更迭最频繁;在思想文化上,玄学兴起,道教勃兴等,使儒学的发展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大转折,魏晋士人的思想革新,更加自由开放,魏晋风度由此形成并蓬勃发展。《世说新语》是一本记录魏晋士人言行的一本书,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亟待世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世说新语》一书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的聪慧机敏,有的气度非凡,有的德艺双馨,并且,她们的这种才情和胆识开始被当时的男子所赞赏,这较于传统女性的形象——女性只是作为一种男人的附属品,无疑是一大冲击,而《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的突破正反映了魏晋南朝士人女性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