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进入新编中学语文教材的《一剪梅》,是李清照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游的丈夫赵明诚而作的抒情小令。词篇细腻地抒发了词人对丈夫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之苦的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在词中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表达了急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li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约1084——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是宋徽宗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执笔属文,展卷吟诗,锦心绣口,谈吐风流。她不仅对书法绘画颇有研究,还精通音律。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婚后二人感情甚好。  相似文献   

5.
于北宋末期登上词坛的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与其他男性词人相比是别树一帜。她的词有着独到的抒情特色及语言特色,她宽松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她独特的个性,为她取得高超成就提供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谙熟音律,巧于词作,长于词论,其词现存70多首。不但在宋代女词人中首屈一指,就是同当时许多著名的男性诗词家的词作比较,也毫不逊色。明代词评家杨慎说她:“使在衣冠,当与秦七(观),黄九(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清代词评家李调元也曾这样评李清照:“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历代词评家都从李词的风格气度着眼,以精当的语言称赞了清照在词作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的看法几成定论,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会认为其前期词风清新明快,后期词风沉郁哀伤,但创作于前期的《一剪梅》却有着低抑的后期词的风格,这就与学生固有的认知发生了冲突,以此为切入点,基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两种方法,可以设计一节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阅读课。  相似文献   

8.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相似文献   

9.
《洛丽塔》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作,是他唯美主义思想的最好体现。它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标准,虚构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悲情故事。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相关理论,从人物性格、叙述特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来探讨《洛丽塔》的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早期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酒醉晚归,惊飞鸥鹭的图画。词中亭台、小溪、流水、夕阳、藕花,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李清照的这首词,之所以能千百年来为人传颂,除了它内容新鲜,感情热烈,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之外,它的另辟新径的写作技巧也是重要的原因。历来文人墨客,不是借酒消愁,就是借酒醉抒发其内心的哀怨。而李清照在这首《如梦令》中,却借酒醉写  相似文献   

11.
12.
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其文学成就不仅俯视巾帼,而且不让须眉,在宋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清照的词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词主要写闺情,表现少女、少妇的悠闲生活意趣,多写惜春、伤春之情。后期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更多关注。在她前期的作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态的当首推《一剪梅》: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情景交融,画面感极强。因此诗画导入是一种很好的课程开头方法。再加以赏析意境、名句赏析、影像欣赏、随堂练笔,就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雅》的文学特色长期以来容易为研究者所忽略。力图还原《周礼》作为《大雅》文化背景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雅》的文学特色,从具体作品出发,仔细分析其中对赋法的运用,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大雅》中的赋法之美。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不仅语言清新脱俗、人物朴实形象,而且结构严谨、叙事流畅,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它所隐含的思 想锋芒,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文学是什么”一题历来众说纷纭: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文学是白日梦”,“文学是逃避”,直至目前的文学是人类心灵自由的象征”……。这一切对文学的解释无不道出一个奥秘——文学正是在精神的世界里还给人类本该有的自由与完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可以美满地实现其追求自由的精神本质,可以尽情地实现现实世界对这精神本质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苦闷。这片神奇的土地不只为创作主体作家所拥有,更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而开辟。这不仅就创作主体而言,其所以把自己的文字公之于众,成为作品,而不放入抽屉作为供自己欣赏的日记,这是因为他在感情得到自由发泄的同时,还需要有世界上别的更多的心灵去理解,去共鸣,且是因为作品一旦进入接受过程,也便成了接受者“浇心中块垒”之“他人杯酒”。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阅读活动就其结构来说,首先是  相似文献   

17.
汤加兰 《考试周刊》2012,(16):19-19
文人好酒,纵横千年。从汉末孔融、曹植,到晋初"竹林七贤"的"酣饮成欢",东晋陶渊明的"济世之饮",再到唐代李白的"斗酒狂饮",宋代柳永的"浅斟低酌",可以说,历代文坛诗人都颇好饮酒赋诗,而在诗中又或多或少地斟下了自我的苦闷和酣畅,溢出了社会的灾难或繁华。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特殊的女词人,也斗酒浑诗,"直欲压倒须眉",让我们看来颇有怅然之感。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先生是从学艺术的内部规律来探求幽默的,他把幽默当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一种应付生活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的幽默化,艺术的幽默化,在林先生的幽默小品中,运用隐谑,委婉的语言,保留着未泯的童心童趣,行自然,不拘章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漠,加上战争的混乱和政治的腐败,使得卡夫卡的作品往往表现出荒诞离奇、孤独冷漠、阴郁困惑的艺术特点,真实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心理状况。其长篇小说《城堡》就是一部能代表卡夫卡文本内涵和艺术特征的典型之作。  相似文献   

20.
任何叙事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叙事人。在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中,这个叙事人往往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说书人。《红楼梦》保留了中国小说传统的说书人——叙事者这一特点,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并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人物的狭隘的角度进行叙事”。《红楼梦》的叙述结构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作者直接出场,声明其创作情况和立意本旨,声明《石头记》故事是他的创造和编述。如第一回开头,“作者自云”一大段文字即是如此。作者的声明,表明了《石头记》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