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说,即便干脆将“时时”解作“有时候”,也还是不妥。“时时而间进”译成“有时候偶然进谏”显得重复累赘。既然“时时”释为“不时”或“有时候”均有问题,当别求别解。《辞海》和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都认为“时”可通“伺”,是“伺候、等待”之意。《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世间》:“(养虎)时  相似文献   

2.
许多论著都说“虽”后是事实译为“虽然”,“虽”后是假设则译为“即使”。但有时“虽”后的情况究竟是事实还是假设很难认定,因此就出现了此书译为“虽然”,彼书译为“即使”的混乱现象。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么一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相似文献   

3.
《辞海》(1979年版)的“睡”(3819页)字是这样解释的:睡(shuì)睡觉。《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汉书·贾谊传》:“将吏被介胄而睡.”其中“孝公时时睡”的“睡”字,并非“睡觉”之意。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书法诗词鉴赏》(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页《水调歌头·游泳》,编者《注释》【3】:"武昌:武汉三镇之一。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说,三国吴嗣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引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是‘才到长沙,又来到武昌’的形象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献替"之"替",辞书皆解为"废替"之"替",为古书作注者皆从辞书。"献替"之"替"是"朁"的俗字,加言旁而为"谮",俗作譛,与谏字意义相近。献谮,言诤言进谏,不同于讽谏。文章考证"兓"、"朁"是僣(僭)、谮(譛)的古字,认为《世说新语.纰漏》"献替"与"献荐"音近,故听者出纰漏,听成另一个词。替字通谮(譛),《离骚》"謇朝谇而夕替"之"替"亦当解为"谮",言早上进谏而晚上就被人谮毁。  相似文献   

6.
离考试班.欢考什么卜【例11(2006全国卷I)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l)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受上赏; _,受中赏;_,闻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数月之后,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试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葵珠《蛛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风栖格》);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那人却在,_”(辛弃疾《青玉案)).鱼堑(l)题目来自课本的规定背诵内容,难度不大·(2)通目考查…  相似文献   

7.
析“有间”     
《吕氏春秋·去私》:“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注释为:“居有间(jiàn):过了一些时候。间,间隔,指一段时间。”《战国策·楚策四》:“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学习辅导》注释为:“有间(jiàn):过了一段时间。间,间隔。”其它一些教科书及辅导材料也多如此注释。看来,这一注解很有影响,确有辨析之必要。古籍中,“有间”可分为两个大的义类。第一个义类的核心义是缝隙、间隔。如:(1)《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有间,空隙义…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9.
“巨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注“间”为:“间道,小路。这里用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这是不妥的。据《常用汉字详解字典》(孙云鹤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间”也可以从本义(隙也)引申为“悄悄”,“偷偷”的意思。如:《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乃屏人间语曰……”《汉书·项籍传》:“太公吕后间求汉王,后遇楚军。”《汉书·匈奴传》:“左大都尉欲杀单于,使人间告  相似文献   

10.
《世纪金榜·高中全程复习方略》(2009最新版教师用书)第12页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奇书塔 B.三省制 C.中书省 D.内阁制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纳谏与止谤——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是臧克家以读后感的形式写的议论文。此文文笔老到,比喻生动,但文中有一小小瑕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句中的“责无旁贷”用得不是地方。“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作为臣子的邹忌,对齐王尽忠进谏是他“责无旁贷”的份…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指南录)后序》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给“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句中的“间”注音,教学参考书所给答案是jiàn,这是错误的。“有间”的“间”有两读,一读jiàn,一读jiàn。先说“有间(jiān)”。表时间,意思是有顷,有一段时间。《庄子·达生》:“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史记·五帝本纪论》:“《书》缺有间  相似文献   

13.
杨群 《语文天地》2013,(18):16-17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陆九渊亦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学生对文本泛泛而读,就提不出疑问;学生没有疑问,不会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高效教学也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  相似文献   

14.
一、释“控于地”朱德同志诗《喜读主席词二首》(高中语文第四册)其二有句云: 可笑蓬间雀,称霸欲吞天。倏尔控于地,仙阁化为烟。“蓬间雀”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德诗选集》加注云: 毛主席词中的“蓬间雀”,是用来比喻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相似文献   

15.
在八年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教学,使《读本》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求教师在把握《读本》逻辑基础上整合文本内容,做到眼中有书;在了解学生认知前提下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学方法的不同选用中锤炼学生思维能力,做到手中有法;在引领学生实践体验中落实铸魂育人,做到脚下有路。  相似文献   

16.
释“门”     
建筑物正面的门叫正门。《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正门之上有一匾”。建筑物靠近角上的小门叫角门。《林黛玉进贾府》:“却不见进正门,只进了两边角门。”官署大门之内的门叫仪门。《明会典·官员礼》:“新官到任之日……引至本衙门仪门前下马。”古代帝王巡狩、田猎,野宿在险阻的地方,用车舆作为屏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的门叫辕门。《周礼·天官·掌舍》:“设车宫辕门。”后把官署的外门叫辕门。《史记·项羽  相似文献   

17.
秉笔直书,实录无隐,是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史学美德。实录的最早典型,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据《左传·宣公二年(前607)》载:晋灵公残暴不仁,大夫赵盾多次进谏,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想方设法要置赵盾于死地,赵盾只好逃亡。逃亡期间,赵盾的弟弟赵穿在桃园把灵公杀死了,迎接赵盾回朝。对这一事件,大史董狐在史书上写下了五个字:“赵盾弑  相似文献   

18.
古人教学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则须疑”(张载《张子全书·学大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学规类编》)。也就是说,学生学习需要提出疑问,提出疑问才能进步;教师应教会没有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92年版的《红楼梦》第三回 ,在第一段中有这样的文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 ,复抬起轿子。”而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5 7年 1 0月第 1版《红楼梦》第三回此处的文句是 :“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此版本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点校的。比较二处的文句 ,有两点不同 :( 1 )前处的“三四个”“衣帽周全”在后处作“四个”“眉目秀洁”。 ( 2 )前处的逗号、“复”字在后处没有。在其他版本的《红楼梦》中 ,此处文句或同前或同后。《红楼梦》自写成即广为传抄…  相似文献   

20.
“共和”是我国有确切纪元的第一个年号,古籍记载有两种不同的见解,谁是谁非,有必要考辨清楚。 第一种见解: (1)“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史记·周本纪》) 卫、齐、鲁、晋、管蔡等《世家》及《年表》所载,与此大致相同。 (2)“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凡十四年而宣王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 (3)张守节《史记·周本纪正义》:“《世家》云:‘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羡,音延,墓道)自杀,卫人因葬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按此文,共伯不得立,而和立为武公。武公之立在共和卒后,年岁又不相当,《年表》亦同,明《纪年》及《鲁连子》非也。”(《纪年》和《鲁连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