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苏轼一洗过去缠绵柔婉的词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念奴娇&;#183;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人借助雄奇的景象引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从而抒发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志。这首词气势之磅礴堪称一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枝艺术奇葩。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词的豪放风格,深刻领悟词人的思想感情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在读中赏析、在赏析中读的教学方法,老课新教,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教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扈伟玲主编)一书中,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编者的评析是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比、对照得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的苦地”。对“百草园”是“乐园”这已是共识,但“三味书屋”是“苦地”,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首先,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本意来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对此文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是“一…  相似文献   

5.
《新教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扈伟玲主编)一书中,关于《从百草园到一味书屋》一文,编者的评析是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比、对照得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足“我的苦地”。对“百草园”是“乐园”这已是共识,但“三味书屋”是“苦地”,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语文学习》: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第十册语文书(苏教版)上的第2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读了这句话,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里为什么用土字旁的“地”?  相似文献   

7.
我老是被我同学说:“你太单纯啦!”刚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我很多时候确实不像她们想得那么多。后来有一次,有个同学好像很讨厌我一样对我说:“你以她们说你单纯是在夸你吗?她们是在说你蠢呢!你难道不知道单纯就是‘单蠢’呀!”  相似文献   

8.
“2+1=2”吗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一次断言:科学规律只存在于数学之中,而化学则不属于精密科学之列·这句话传到化学家阿伏伽德罗耳中,他认为:数学虽是一切自然科学之王,但如果没有其他自然科学,数学将会失去自身的真正价值.对此,高斯很不高兴地对阿伏伽德罗说:“对  相似文献   

9.
SEFC(BⅡ)Noise in the Night(I)一课中,大侦探Holmes和a young la-dy有一段对话:“If you die,who will get your money?”“I dare say my unclewill.I have no other relatives.”上面的I dare say该如何解释?有人解释为“我敢说”。我认为这种理解欠妥。从文章内容看,这位年轻太太说话的语气很委婉,不是在和大侦探打睹。其实I dare say是个习惯用法,意思上相当于I’m afraid,Ithink,It’s likely that,perhaps等,通常可视为插入语。请看若干词书对I daresay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有这祥一道题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判断“X=10”这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对于这个简得不能再简的式子,学生却感到为难了,自然也免不了一番争议,有的说:“这哪算什么方程,X等于多少不早就知道了吗?”有的说,这是方程,但总感到不踏实,说不清原因。学生们都把信任的目光投向老师,急切地希望得到老师的回答。我从方程的概念出发,设了三个问题:①什么叫方程?②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③X=10具备不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这样,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通过比较、思考,学生就能很清晰地得到结论。X=10是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有关直线与二次曲线相切的问题时,通常联立直线方程Y=kx+m与二次曲线方程f(x,y)=0,在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中,令“△=0”解得.那么,这一结论总是正确吗?  相似文献   

12.
我在《库仑定律》的习题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题:两个带电量不相等的相同金属小球,当相距一定的距离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1,若将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并保持原有的距离不变,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F2。请问F1=F2吗?理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x=1”和“a+b=b+a”是方程吗在一次数学竞赛的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几个式子,()是方程。①4+7x=18;②3x-5;③x=1;④6+10=16;⑤a+b=b+a;⑥5x-5<6。毫无疑问,①式是方程。有的同志认为:③式和⑤式也是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师招聘会.来参加应聘的9位新老教师都分别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加法交换律”一课,其中在鼓励学生用符号化思想来抽象“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我辨是雄雌. 《木兰诗》以此比喻作结束,奇巧新颖,出人意表.这里的“傍地走”,千多年来都释“傍”为“靠近”;释“傍地走”为“贴着地面跑”,从未见有“异说”. 但近年发表的《关于“双兔傍地走”》一文,对“一起贴着地面跑”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孟依 《小读者》2010,(12):24-25
会=不会,对=错,这看起来根本不可能,更不可能在试卷中成立。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这样想。可是再仔细想想,有多少次这看似荒谬的等式就在你的试卷中成立了呢?  相似文献   

17.
课例"学校图书馆卖来27本文艺书和一批科技书,这两种书一共是50本.买来科技书多少本?"这是小学数学第八册18面的"例1".一位师在教这个例题时,要求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列几个方程.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们设买来科技书为X本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列举了三个方程:①27 X=50(根据:文艺书的本数 科技书的本数=新书的总数);②50-X=27(根据:新书的总数-科技书的本数=文艺书的本数);③50-27=X(根据:新书的总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  相似文献   

18.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吗=,音[ma=,音[ma(45)],在含义上可以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为什么怎么比如多么大概等等,可以表举例、表概数、表类属;在句法功能方面,可以代名词、谓词、副词、量词,功能强大,使用频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一次听四年级数学课,教师讲完加法交换律后,几乎整堂课都在做 a b=b a 这类题目。我按书上 a 497=□ □的习题,在纸上写出:“a 497=a 497对不对?”哪知被问到的四个学生都说“错”,还说老师早就说过数学题正确答案只能有一个,别的都不对。我反问“这两边不等吗?”“等。”“两边等为什么不对呢?”“这……”  相似文献   

20.
邓飞雁 《湖南教育》2002,(11):46-47
教学目标: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发展统计观念;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数学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师生课前进行市场调查,填写市场调查表;每组一份房屋平面图、一张地面装修预算表,一张市场调查表;计算器;自制的课件。教学过程由以下几步组成。一、导入问:假设你们家现在有一大笔积蓄让你自由支配,你想用来干什么?很多人都梦想买一套宽敞的住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下面邓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些非常漂亮的家(课件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