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对元杂剧“每本四折,一角独唱到底”的体制有所革新和创造,且情节跌宕,词句华美,直接影响了明清以来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戏剧。崔、张故事在民间更广为流传,就连《红楼梦》里的人物,也极口称赞《西厢记》,说它“词句惊人,余香满口”,这正说明其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青年男女本能情欲与礼教信条之间天然对峙的角度切入,对古典名剧《西厢记》的戏剧冲突重新予以发掘和体认。文章认为:贯穿《西厢记》全剧的戏剧冲突,是崔、张由一见钟情的爱恋发展而来的自主婚姻理想与门第婚姻观念、礼教禁忌的激烈碰撞。剧作家让一对儿痴情恋人在经历过这种种波折之后最终结成美满“眷属”,雄辩地证明了情对礼的战胜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青年男女本能情俗与礼教信条之间天然对峙的角度切入,对古典名剧《西厢记》的戏剧冲突重新予以发掘和体认。文章认为:贯穿《西厢记》全剧的戏剧冲突,是崔,张由一见钟情的爱发展而来的自主婚姻理想与门第婚姻观念,礼教禁忌的激烈碰撞。剧作家让一对儿痴情恋人在经历过这种种波折之后最终结成美满“眷属”,雄辩地证明了情对礼的战胜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崔莺莺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崔莺莺身上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成为千余年来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戏曲艺苑里的两朵奇葩,反映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本文就《西厢记》、《牡丹亭》之创作过程、剧情及艺术表现形式和对后人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牡丹亭》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整个传奇以“情”胜“理”,热情地讴歌了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剧中的杜丽娘相比此前二百多年前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具反抗精神。崔莺莺的  相似文献   

7.
《西厢记》是元代杰出戏剧家王实甫的一部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优秀作品。作者将历史上传颂的崔、张爱情婚姻故事融进对时代生活的深沉感受之中,塑造了几个活生生的典型性格,使作品在思想性及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被历代学者誉为“千古绝技”“戏文之祖”。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爱情双璧”,二者都是以青年男女大胆主动追求美满婚姻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为主题。他们的敌对势力异常强大,尽管杜丽娘与崔莺莺、柳梦梅与张生、春香与红娘在性格上千差万别,但他们最终都通过共同的奋斗与合作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余丹 《学语文》2002,(2):37-38
封建礼教严格的“男女之大防”,使相互钟情的青年男女不能公开表达爱意,“私相传递”就成为他们普遍的做法,《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也采取了这一方式互诉衷肠,书信和信物是崔张爱情不可或缺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王实甫《西厢记》通过崔、张、红对老夫人的矛盾斗争和崔、张、红三人之间的误会性冲突等二条情节线的交叉发展,集中地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主题思想。作品的第三本以红娘为中心,展开了红娘对张生、莺莺之间一连串的剧戏冲突,并在冲突的展开中克服  相似文献   

13.
常言“人生戏剧,戏剧人生”。读王实甫的《西厢记》,我深深地被剧中莺莺和张珙的爱情力量所打动。综观该剧莺莺和张:哄的爱情走向,实在是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如果拿“凤头、猪肚、豹尾”来喻指他俩的爱情,那么,他们之间从相识、相爱、离别到团圆的人生故事,正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与中国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世界文学史坛上的两株馥郁的奇葩,这两部作品都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唱出了一曲自由爱情的颂歌,呈现出朦胧的现代意识,具有反封建的思想主题。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春香传》与《西厢记》可堪称为双峰并峙。但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各具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程诺 《学周刊C版》2019,(17):173-173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中西戏剧史上两大爱情名剧,二者皆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题,歌颂了与封建势力相抗衡,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并且还同样塑造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心腹仆人"这一形象。文章通过《西厢记》中红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的比较,展现中西戏剧中配角在身份地位、性格发展、思想观念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守护主人爱情的态度、主仆关系、推动主人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这一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是中国戏曲佳作,剧中婢女红娘聪明机智、大胆泼辣,显得成人化,且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她在崔、张二人爱情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时代背景及作者在红娘身上寄予的深刻思想内涵,是造成她在剧中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在一些批判封建思想,歌颂自由婚姻的文艺作品中,把父母放在青年男女主人公的对立面,以封建顽固思想的代表或自由恋爱的直接阻碍者出现,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员外,《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等。此类作品往往描写这些封建卫道士如何冥顽不灵甚至心狠手辣地干涉儿女们的婚姻自由,破坏儿女们的爱情幸福。而对于他们自己年轻时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作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与《牡丹亭》同演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王实甫与汤显祖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他们的爱情理想。这两首用热烈音符谱就的青春、爱情赞歌。几百年来,撞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们的心扉。崔莺莺与杜丽娘也已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至情至真的化身。文章通过对《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伤逝》是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也是鲁迅小说中唯—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它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一方面歌颂了他们争取婚姻自主,要求个性自由的反封建精神,一方面又批判了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反以“出走”为最终目的的短浅目光;深刻地揭示了青年男女要获得自由解放,首先  相似文献   

20.
翻开己卯本第三十一回,有一段脂评:“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放颦儿谓情情”。这“情情”二字,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情”字,才是名词,指有情的人或物。大意是说,黛玉对有情的人(或物)才施之以“情”。纵观《红楼梦》全书,只有贾宝玉才是林黛玉“施以情爱”的唯一的“有情的人”。一句脂评,划定了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她就是为了贾宝玉的爱情而生活着,“没有恋爱生活,便没有林黛玉的存在。”①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和爱情悲剧,述者颇多,本文仅对林黛玉形象的爱情心理作简单的分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