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6):79-79
人艺版的话剧《情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哈洛德·品特的代表作之一。获得过几乎所有欧洲戏剧奖项以及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品特,最善于把平常的人物关系塑造得看似止水实则波澜壮阔,而且台词极其精致。《情人》全剧讲述了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夫妇因10年的婚姻生活而产生疏离感,妻子坦诚地和丈夫谈论着自己的出轨,而丈夫则经历了从尊重、默认到最终无法忍耐而暴怒的过程。该剧只有三个演员,七句对白,形式虽然很荒诞的,但剧中描写的感觉和念头却道出了人的潜意识。地点:人艺小剧场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20日荒诞的《情人》…  相似文献   

2.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水浒》。《水浒》中的潘金莲自顾迎合王婆的撮弄,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最后竟“色胆包天”地害死武大郎。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潘金莲是个“坏女人”。在以后的几十年生活中,凡谈起潘金莲,就认为她是中国淫妇的  相似文献   

3.
“荒诞”指的是不真实,不近情理,荒诞不经之谓也。说到源头,它并非从西方传入的新概念,干宝的《搜神记》可称之为荒诞的鼻祖了。叙事本身的荒诞包括两个方面:所叙之事本身的荒诞以及叙事方式的荒诞。《搜神记》倾向于前者,说到后者,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想到的是后现代。就戏剧而言,人们往往把荒诞与《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椅子》等联系在一起。有此先入之见,所以才有人指责魏明伦的荒诞川剧不够正统,不够荒诞。  相似文献   

4.
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改名为《新潮》后,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栏目,名曰《画戏·话戏》。这个新栏目很受读者欢迎。其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文图并茂。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栩栩如生的图画,真是相得益彰。如《访鼠测字》,不仅图画维妙维肖,而且文字风趣幽默。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得到文学美的享受。二是借学喻今。如《状元钻狗洞》和《挑滑车》。前者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照俞樾<曲园墨戏>一书中曾用于制笺的墨戏图武与其传世墨戏笺实物,对墨戏图、笺的设计、主题、关系等问题加以探讨,并研究其题材、创作的特殊性,充分肯定其在中国传统文人自制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四海升平》是乾隆皇帝为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特地编写的朝贡戏,戏文显示了乾隆皇帝自我揄扬的用心,也存在着对英国使团访华的误读。这种误读和中国所建构的朝贡体系有关,并导致了后来遭受沉重的历史惩罚。  相似文献   

7.
<四海升平>是乾隆皇帝为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特地编写的朝贡戏,戏文显示了乾隆皇帝自我揄扬的用心,也存在着对英国使团访华的误读.这种误读和中国所建构的朝贡体系有关,并导致了后来遭受沉重的历史惩罚.  相似文献   

8.
屈高翔 《青年记者》2017,(11):90-91
画幅作为观众观看影片的窗口和边界,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静止的呈现形式,不具备过多的表意特征.随着导演对影视语言和技术的不断开拓和运用,一些导演通过改变画幅来影响人们理解故事的观念和态度.例如,导演安德森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创造性地使用了三种画幅来表现故事的不同时代.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中,通过紧密扣合故事发展的圆画幅、方画幅和宽画幅的多画幅切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影像风格,在建构影片形式美的基础上,画幅参与叙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独特的影视评论和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1988年,看相算命出版物如《相学解析》,《人生预测》等进入文化市场后,看相算命“行业”也从地下转为地上,渐渐公开化,愈演愈烈。从面相、手相、生辰八字判定一个人的终生命运,到妄言社会吉凶等等不一而足。据说,这还不到最高境界,奇门遁甲才是最玄妙的秘术。为了“开发”这一传统文化,1991年前后,影印线装的《奇门精粹》、《奇门法窍》相继问市,其中“领先”的,当属某  相似文献   

10.
万永 《出版经济》2003,(4):50-52
股市是穷人向富人捐款的有效途径。 *看一眼铁心要卖的东西,再看一眼就会犹豫。 *上市公司不愿分红的主要理由: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给他们造成永久的贫困。 *当有一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捡拾了一串美丽的珍珠时,那绝非偶然,而是你饲养多年的蚌的回馈。  相似文献   

11.
四元七角五分人民币,购得山西人民出版社所出《傅山诗文选注》一本。陈迩冬先生于序中盛赞此书之注释“颇具特色”。灯下闲翻,果如其言。兴之所至,特摭妙注数条,戏成绝句二首  相似文献   

12.
阿尔贝·加缪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作品往往被分为两大阵营:荒诞与反抗系列.然而,《鼠疫》并不是这样,它是加缪少有的兼具荒诞与反抗哲学的著论,意图以精神之觉醒,推动"反抗"质的飞跃,继而扭转现实之状,成为加缪自成一体的荒诞镜像下的反抗哲学.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作家的笔触牵动了时代的脉络,一场魔幻荒诞却又无比贴近现实的文学风暴席卷全国,正是这类文学的兴盛把幕后的影响者推向前台.于是,马尔克斯“乘着马孔多的飞毯”把《百年孤独》引向国人.  相似文献   

14.
刘群 《新闻世界》2010,(7):266-267
黄梅戏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享誉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舞台上呈现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徽州女人》等经典剧目,推出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1989年国庆期间播出的《弹指一挥间》和《祖国在我心中》,受到各界观众的欢迎,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开始部署国庆宣传的时候,我们担心这个节目可能会搞得枯燥,观众感到老生常谈,影响播出效果。这种担心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些年来,年年宣传成就,由于这种宣传同日常宣传和群众舆论形成很大反差,即年初或重大节日宣传成就同日常过于集中地报道党和政府的失误、中国经济落后等造成认识上的矛盾,使得成就宣传的可信性大大降低。加上导语加数字的旧的成就报道的模式,受众就难免产生逆反心理。所以,1989年8月中旬,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1951年高罗佩《秘戏图考》的出版引起了中国艺术界的轰动。它最初只私刊了50部,分赠给在世界范围内选出的图书馆和博物馆(远东以外的列表见同作者所著《中国古代房内考》附录二)。这些刊本里头都附有一封信,建议只让"一定数量以研究为目的的严肃专业学者"(1)接触这些书,以防止"感官刺激的寻求者和偷窥者"。分布  相似文献   

17.
读了十几年的《读书》,思想上受益良多。近读沈昌文先生的文章《回忆〈读书〉》(《南方周末》2000年11月9日),又觉得我们这些办杂志的人还能从《读书》中得到不少编辑方面的启示。一、“三无”境界谈到《读书》成功的原因时,沈先生一再强调“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因一己之无能才能联络到那么多能人,把这么一个其内容远远超过我们知识水平的杂志有声有色地办了多年”。他的同事又在“无能”之上加了“无为”和“无我”,构成一个“三无”境界。办杂志不是武大郎开店,刊物的水平当然要力求高于编辑自己的水平,否则就没有意思了。刊物的水平取决于作者的水平而非编辑的水平。编辑的能耐  相似文献   

18.
《马海德》一书放在我案前,已有一些日子了,但是我一直没有工夫去翻阅。前天夜里,我随意把这本书打开翻几页。可是书一打开,就难以释手。我精神抖擞,一直读到半夜。次早一爬起来,又接着读,一天多的时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我把书合起来,这时马海德的事迹,一幕一幕地呈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杂志》第4期《对话》突出热点,立足现实,抓住趋势,展现未来,读后给人启迪,催人思索。第一,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知识咨询服务的社会文化机构,它在为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出版业》,[美]安德列·希夫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它不受广告的影响,也不必针对大众。它可以逆潮流而动,可以宣扬新的观念,可以向现状发起挑战。它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的读者就会出现。它就是——出版业。”这是安德列·希夫林对自己一生钟爱的事业的赞美。他在美国出版业干了40年,经历了它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