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立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05,(21):101-102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教学是闲暇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语文闲暇意识,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氛围,课外多了解学生的闲暇生活,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来充实学生的闲暇生活,才能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闲暇意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闲暇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对学生而言,就是课外生活)质量的高低;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闲暇学习有极大的自由度,自由是闲暇学习的本质,契合语文精神。将这种“闲暇意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给被程式化、神圣化了的语文课堂教学松绑,还学生精神自由,还语文及语文教学以常态。  相似文献   

4.
在大语文教育背景下,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是具体到对中小学学生的研究,特别是联系到相关学科的研究却是个空白。笔者就闲暇生活与在语文学科中的补白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闲暇教育等问题作了一点研究和探讨。一.闲暇与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目前我国存在着各种急功近利的学术和教学问题,其根源在于学校教育缺少"闲暇"精神,语文教育也因为缺少闲暇而失去了人文精神。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准确诠释语文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人们日益关注学生的“闲暇教育”,语文因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与闲暇教育关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闲暇生活(学习)质量;反之,闲暇生活(学习)因其迥异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特点,对语文素养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是闲暇学习有极大的自由度。自由是闲暇学习的本质,契合语文精神。将这种“闲暇意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还学生精神自由,还语文与语文教学以常态。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特别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需要"闲暇意识"。只有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度,语文教学才能受学生欢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引入"闲暇意识"是语文学科本质的体现,是教育心理学的要求,是语文教学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提倡:闲暇读书,闲暇教书。  相似文献   

8.
朱佳芳 《文教资料》2007,(33):126-127
所谓闲暇,就是指个人没有必须做的事情因而感到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点的时间。闲暇教育是帮助人们全面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全面的社会活动,是终生的继续教育过程,更是使人的整个生活得到升华的教育。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闲暇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会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来关注、感受及享受当下的生活,成为一个感性的、丰富的、自为的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特别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需要"闲暇意识".只有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度,语文教学才能受学生欢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引入"闲暇意识"是语文学科本质的体现,是教育心理学的要求,是语文教学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提倡闲暇读书,闲暇教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调查,归因出目前中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着如下问题:闲暇意识模糊、淡薄;闲暇价值取向单一、片面;闲暇技能缺乏;闲暇主动权被侵犯。为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除要加强闲暇知识、能力教育外,还要注意为中小学生闲暇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开设专门的闲暇教育课程,尤其要加强闲暇教育的理论科研。  相似文献   

11.
休闲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之缘。休闲的美,美在休闲活动进入了生命的本真;美在休闲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审美的境界;美在休闲体验是诗与思的统一;美在休闲境域的和谐;美在休闲主体自在、自得、自足、自由的情状;美在休闲活动的审美化。美的休闲应具备有益于休闲主体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精神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等条件。  相似文献   

12.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点可以从儿童的思雏和心理特征得到证实。所以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对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纯粹“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要特别注意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并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4.
“休闲娱乐活动”亦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属大众体育范畴。休闲娱乐活动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松愉快等特点;长期从事“休闲娱乐活动”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愉悦身心等。所以,“休闲娱乐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成为当今世界体育健身的新潮流,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休闲娱乐活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度创造”在表现音乐本质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具体来说,音乐作品的历史真实性是二度创造的前提;表演者的技巧和文化底蕴是二度创造的基础;发挥表演者的个性(即创造性)是二度创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学鉴赏中的艺术再创造是文学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创造的艺术功能包括再造形象,整合分散,填空补白,超表创新,情感体验等方面,这些艺术功能的发挥对文学创造活动的最后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创造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其内涵可归纳为三大原则:快乐原则、幻想原则、自由原则。游戏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命题,它在作品中也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尤其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集中表现在滑稽奇特的外貌、夸张放纵的行为、快乐荒诞的语言、活泼生动的心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工作与休闲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混沌不分到分离对立,再走向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工作与休闲价值观的转变以及人的本性对休闲提出的要求,为工作与休闲的融合提供了现实依据。我们要努力促进工作与休闲二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Nordic cultural idea of friluftsliv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of environmental connectedness (EC).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employed a correlational design with existing data from the Swedish Outdoor Recreation in Change national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luftsliv, operationally defined as nature-based outdoor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nd EC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other predictor variables. In addition,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ge group moderates this relationship with one group excepti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ctivity participation by respondents shows a correlation with both EC and age group.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support a 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nature-based outdoor recreation and an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access to nature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nature-based outdoor recreation. Age group differences supported a variety of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 consideration of how the result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efforts we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品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获得价值与生命,音乐表演再创造使音乐作品形成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原则、手法与教学要点是使音乐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形象完善、美化、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