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在不少学校还相当地普遍。所谓的“差学生”,大多指“学习不好”或“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写的作文——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推测——要么是语无伦次,要么是病句成堆,要么是东拼西凑,要么是假大空,总之不会好。——几年前,我就对这种说法持有疑议。一次,到某中学讲作文,使我变得愈加清醒。那次,我先讲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心里真正想说的话,然后出一道作文题《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要么假话、套话连篇,要么语句不通,辞不达意地写几行,要么—连几篇甚至十几篇均是同一内容,除了字迹不同,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我有时特别苦恼:山里孩子的作文怎么了?难道是山里孩子的生活不丰富吗?大自然的花鸟虫鱼、青草绿树,浓郁的民风民俗,和睦的邻里,淳朴的亲情,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大山里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大山”,写有“大山味”的作文。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总观作文教学,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作文时要么无米下锅,无从着手,要么出现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的状况。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除了学生在日常没有留心观察,去感悟、去体验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导得过窄。由此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引起反思,尽快走出误区,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  相似文献   

4.
蔡平 《学语文》2004,(3):34-34
好的作文是一种独创的精神产品,反映作者独有的个性,并打上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写出真情实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中学生目前的作文状况却远非如此:要么是一副老气横秋的“照本宣科”,要么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要么是一  相似文献   

5.
李发平 《现代语文》2006,(9):117-118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总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作文教学不得法,阅读与写作脱节;二是作文训练不到位,作文成效不明显。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着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汇贫乏,要么技巧不够等情况。这种状况,使作文的教与学处在尴尬的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博抄到仿写,从而提升到求新。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这句话可谓真知灼见。下面就谈谈这条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好多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一提写作文他们就头痛,要么胡编乱造。要么无话可说。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作文中运用“点拨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可以说大多是“瞎子作文”。要么是瞎想,充斥文章的是虚假的违背生活真实与逻辑的情节;要么是瞎写,故事陈旧,媚俗老套。“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严重的是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人。”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云南大学中文系的陈丽卿教授对我说:“搞不懂你们中学教师,在作文评卷中只会用及格分数上下浮动,对学生丁丁计较。一篇学生作文,如果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给个百分制的八十分以上怕没问题吧?”以前我总认为,究其原因要么是水平太有限,要么是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影响太深。现在学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恍然明白了这其中有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把学生当作“对立面”,不能“欣赏学生”,那么再优秀的作文你永远也不敢划上个满分的!《语文课标》中说:“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  相似文献   

9.
班花(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要么凭空虚构,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要么仿造别人的优秀作文,出现“千题一式.千人一而”的现象。实在没办法.干脆就抄袭作文书上的作品,学生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说:“所谓批,无非是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么写才好。”过去我给学生作文下批语,要么是“语言生动、情节感人”的“高帽式”,要么是“结构混乱,感情平淡”的“指责式”,抽象简单,虚设议论,学生看了不知自己的作文究竟好在哪里,差在何处。久而久之,学生看穿了教师的批语,批语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了。一年来,我总结过去作文批语的教训,运用启发式给学生作文下批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小学语文》2007,(5):64-64
开学初,一个同事问我:“学生没有写作兴趣,有没有好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让我头疼不已!问题太多了!要么拖沓冗长,词不达意;要么干巴无味,错字连篇……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我陷入了思索。  相似文献   

13.
武书锋 《成才之路》2011,(33):61-61
许多学生都有“作文难”这样的感觉,要么无话可写,要么无从下笔,要么不知道写些什么。于是出现了许多编选作文、“假话”作文。缺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所以,广泛地积累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提到作文,大多数学生就会头疼,尤其是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让他们写篇作文, 更是抓耳挠腮,有如登天。万般无奈时,只有到现成的作文海洋中去探寻了。要么,把人家 的文章改头换面搬到自己的作文中;要么,抄录人家作文的事件;要么,干脆原文照搬,以 求完成“任务”。这样长此下去,学生永远也不会写作文。要想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让“巧妇易为有米之炊”。就该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观察的过程实际是积累材料的过程,感受社会的过程。小学生由于作业繁多, 阅读量小,语言贫乏,加之对社会,…  相似文献   

15.
子沐哥哥,你好,跟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对自己的作文几近放弃。我今年上初二,每次写作文都感觉无从下手,考试的时候,一到最后的作文阶段就出问题,要么写不完,要么把作文辅导书中的范文“复制”一遍。导致现在的作文分数很低,语文成绩也一直上不去。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最宝贵的是言为心声,坦诚相待。可有的学生在作文时把作文仅仅看成是在‘做’文,习惯用公式化的语言去粉饰和图解生活,满纸都是假话、谎话、空话和套话。有位专家在武汉看了一个班的统考作文,50篇文章惊人的一致:扫厕所,洞堵住了,经过思想斗争,“我”用手掏了出来;再看《假如我是班长》,作为一班之长,我将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那些为感动阅卷者,无人性的让美满家庭横遭“天灾人祸”:要么父母早逝,要么兄妹重病,要么自身残疾……如此步调一致、习以为常的说假话、唱高调、抒虚情着实让人哭笑…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要写好“下水文”江苏东台市溱东镇中心小学蒋则徐,张金荣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个老套子: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结果,学生一到写作文,要么是翻箱倒柜寻《作文选》,从中找出可以“参考”的作文抄一通缴卷;要么是...  相似文献   

18.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老大难”。部分学生在作文中不会恰当使用标点符号,要么是通篇只有逗号.最后加一个句号,要么是各种符号乱用一气。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标点疑难杂症,教师该怎样引导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把作文的训练当成是单纯的训练,不少一线教师还发表了诸如“套路作文”“技巧作文”等等之类的论文,其实从作文教学的程序来说,这样的“论文”往往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而且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学生则为作文而作文,要么就是胡乱编造,要么就是抄袭套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