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总要经历从整体深入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的过程。在阅读时,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方法的缺失,整体感知不能提炼文本的框架梗概,深入阅读又不能悉心体悟文本的内在气韵,致使整个阅读始终无法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造成了阅读的高耗低效。要真正读懂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在细致阅读中培养学生会读善思的阅读品质,促使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9):3-4
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提高学生文本感知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森林中,寻找到滋养森林的源头活水,亦即找到文章的"文眼",把它作为阅读文本的航标,在文本语言中漫溯,从而使阅读更具智慧,更加贴近文本要义的真相。  相似文献   

3.
马铁光 《教师》2012,(2):52-54
“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从而使学生提高理性感知、审美鉴赏、探究评价的阅读能力。本文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论的改革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从“整体感知-主体研读-语言品味-迁移拓展”四个环节来实施语文整体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文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第二,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尽情对话,挖掘学生阅读的共鸣性和深刻性;第三,潜心阅读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第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阅读活动是从语言文字中筛选信息的,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使内心产生各种体验。文章围绕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验作者心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形象感知,在品味语言中丰富情思;乐于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为使小学语文课堂达到有效教学,应该顺应儿童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切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探索文本内涵;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品味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背帚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让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教学替代了对文本的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言品味的能力呢?本文主要从加强诵读、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魅力.诵读精彩语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提出:"注重散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探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学生的阅读图式,有效进行深度阅读."散文阅读应使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拟从散文阅读教学文、言两方面探究散文阅读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探究文本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是阅读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围绕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自主阅读文本,感知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走进文本的内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文本,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0.
整体感知是指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之后,对文本的大体内容、基本形式和内在情感所形成的最初体验和认知。整体感知不仅是学生阅读文本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更是学生继续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基石,更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起点。那么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呢?笔者以为,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自身的特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查蓉娟 《考试周刊》2013,(78):106-106
本文对英语阅读学习方式的优化运用进行探析,旨在阐述多样化的阅读能在增强学生学习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品味文本表达主体,增强理解感知的理性。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在有效活化学习思维策略中,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探讨英语阅读方式多元化,对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策略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雪 《广西教育》2023,(5):94-96+100
本文在厘清文学性阅读关键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教授文学性文本时要有五个思考:思考课堂是否抓住主问题,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思考学生是否把握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思考如何品味词句,训练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考如何比较拓展,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思考怎样指导运用,训练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自然中,美无数不在,而作家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唯美的画面,并将具象的画面转化为抽象的词句,使得文本呈现出清新自然之貌,给人意味深长之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运用各种策略,架设起阅读文本的"桥梁",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词句,促使学生品味其中的深意,提高自己对文本的审美感知。一、众说纷纭,讨论内容之美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启发性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然后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外化来表达自己对文本内容之美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知美,通过品味文本鉴赏美,通过升华文本创造关,从而实现美育和语文教学的共同深化,走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知美,通过品味文本鉴赏美,通过升华文本创造关,从而实现美育和语文教学的共同深化,走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玉新教授在多年的“原生态”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文本解读方式:在文体层面,从文体特征入手解读文本,使文体知识为文本解读服务;在言语层面,通过生活化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融情入境,品味文本丰富的情感蕴藉;在意蕴层面,通过自身的学识还原作品的原初语境,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目的与历史背景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在审美层面,注重挖掘文本独特的写作风格,体现了对文本形式的高度关注.这四个层次的文本解读,从文本共性到文本个性,由内部解读到外部解读,由语言积累与运用到思维发展与提升,为学生带来了立体化层进式的阅读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解读文本的正确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语文味"的回归已然成了语文界的热点,而在这一热潮下,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正使语文课成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显然,品味语言也成了考查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精妙的重要形式。一、整体感知,宏观把握品味语言一定要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学生只是盯住语言品味的这个句子,这样往往会一叶障目。因为缺乏上下文观念,不能兼顾全局,往往在理解上  相似文献   

18.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语篇分析作为一种能高效且准确解读阅读文本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文本的结构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分析。从语篇分析着手,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由传统的技能训练转向策略型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是整体发生、内核生成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是在整体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它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知、领悟和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做法与思考:一、注重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使之产生阅读与探究兴趣;二、注重设计能够统领全篇的主问题,以此为抓手"辐射"全篇;三、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和对重点词句欣赏品味的能力;四、注重读中学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