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及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描述,得出阅读教学应主要从阅读对象、阅读过程、阅读结果三个方面来进行.其中阅读过程又包括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培养与提高.梳理义务教育阶段纲领性文件和课堂实践中对阅读教学的课程要求和总结评价,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进行阅读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深入研究并努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实践证明,营造阅读环境、引导阅读想象、丰富阅读内容、探究阅读方法、拓展阅读成果等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教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过分关注字、词教学,忽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现象.群文阅读是改进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能够增加学生文本阅读量、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阐述群文阅读改进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郭青红 《江西教育》2022,(11):40-41
群文阅读是一种师生共同围绕一个或数个主题相关的文本素材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概念的兴起,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助于教师重塑阅读教学观念,创新阅读教学策略.群文阅读能重塑学生对阅读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本文从教学实例出发,主要探究群文阅读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看,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笔者以为:培养阅读能力既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又是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集中到一点,就是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本文专就这个问题略谈浅见,以其得到同行的指正.为了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阅读教学必须以组织和指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贯串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主导活动.因为,第一,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第二,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是要经过科学的严格的阅读训练才能养成的;第三,阅读训练的根本途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是讲解和练习的基础.教师的讲解不能离开学生读懂、读会、读熟课文的需要.为此,应从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固有的规律性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能力的需要而讲.教师指导练习必须以学生读懂课文为前提,要在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语言和思想的基础上,为巩固和扩大阅读的效果而练.我们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喜欢多作讲解和分析,不愿腾出时间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阅读教学对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等有着直接的推动性作用.新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进而能够独立的去阅读,养成一定的阅读好习惯等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阅读教学的效率不太高,学生对阅读的学习面有限.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发展的角度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尽可能的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丰富阅读教学形式,就是要拓展阅读教学的时空,充分体现阅读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适时性和生动性.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讲,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是丰富阅读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形式的丰富,一方面坚持了阅读环境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多感官协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展开阅读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本具有开放性,不同读者因个人阅读经验差异对文本的解读不尽相同.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学生对于需要琢磨和推敲的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经常犹豫不决拿捏不准.对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面,还要引导学生挖掘阅读深度.互文性阅读教学横向发展阅读广度,群文阅读教学纵向发展阅读深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可增加学生阅读广度和深度.文中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话题为例,基于互文性理论确定议题,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网络进入课堂为阅读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但在实践操作中,网络在柘展课堂阅读教学广度和参与度的同时.却削弱了阅读教学的深度,使得快餐式阅读、替代性阅读等课堂浅阅读现象愈发严重.网络环境下的深度阅读教学,就是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来营建理想的阅读对话环境和全新的阅读对话方式,以此全面拓展课堂的广度、参与度和深度,从而实现在相同的课时容量下,学生在阅读知识、情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已有的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策略大多只是从外显的行为操作角度来提出教学策略,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层级模型为指引,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深度阅读教学的五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群文阅读是指将多篇具有相同特征或存在一定关联的文章进行组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属于一种组织性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当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能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应用群文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多文本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堪忧,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增加阅读数量,培养"快读"技能,改革阅读策略,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要求人手,分别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对阅读信息进行感知、处理、分析、提取和运用.介绍了"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探讨优化阅读教学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取得.本文利用实例说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将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活动设计有机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对阅读及阅读教学作了新的定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对话成为语文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质性规定.目前,由于对对话肤浅甚至歪曲的理解,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对话出现了不少误区,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对话,真正实现师生、生本的有效对话,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话理论出发,通过对对话和阅读对话本质及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阅读教学中阅读对话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吴莹 《现代语文》2005,(10):69-70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阅读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阅读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宗旨是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阅读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阅读方式、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阅读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阅读学习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阅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领悟阅读原理,掌握阅读技法,形成阅读能力,都需经由阅读教学的途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读"在语文能力中独占鳌头,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学会了阅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经过不断尝试与总结,笔者发现阅读教学可以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告知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四个环节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正因为如此,"新课标"确立了综合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整体性阅读等多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教师只有从确立阅读教学新理念入手,探索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方法,才能有效激活语文阅读课堂的生命力,真正落实阅读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潘弢 《成才之路》2022,(6):126-12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而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需要尽早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作为重点,让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阅读教学因过于关注文本解读,忽视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关注而饱受诟病,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割裂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忽视对学生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应该回归理性,追求效度:课内往课外拓展、课外向课内聚合、以写作促成阅读、让评价引领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学生阅读迁移能力的四种途径,能够起到“勾连”“聚合”课内外阅读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