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帮你哭     
有一天,一个小姑娘回家晚了。做好晚餐却久等孩子不归的母亲不免生气,责问女儿去了哪里。小姑娘回答说,她停下来等詹妮,詹妮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跌倒,自行车摔坏了。“可是你又不懂修车啊。”母亲说。“那没关系,”小姑娘说,“我下来,帮她哭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伤痕     
父亲死后,母亲对我更严厉了,但是在我做错事,她狠狠骂我,甚至打我之后,又会很脆弱地哭,愈哭愈大声。  相似文献   

3.
马丽 《学习之友》2009,(11):29-30
有个女生,跟家里处得不好,很少回家。有一次回家,她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原来,是母亲的脚趾甲太长,长到肉里面,造成流血、流脓。这时,她认真地看着很久没有正眼看过的母亲,才意识到母亲已经年老,老到没有办法弯下身来剪脚趾甲了。她哭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一天,玛丽迟迟回到家,妈妈生气地问她去哪儿了,玛丽回答:“我的同学詹妮在骑车回家的路上摔倒了,自行车摔坏了。”“可是你不会修车啊?”母亲又问玛丽。“可是我可以帮她哭啊!”玛丽认真地对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长得瘦小,经常受同龄伙伴的欺负。有一次,为抢夺几颗山枣,我被他们打得鼻青眼肿。我哭着回家告诉母亲,希望她能出面教训那帮小子。哪知母亲却安慰我说":玩不到一起,就干自己的事吧。我到你舅家借书给你看。"  相似文献   

6.
去年秋季刚开学,我班里新来了一位成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同学.她叫田聪,这位同学不仅不善言语,平时少与同学们交流,还时常偷偷抹眼泪儿.那天正上课,我发现她又在不停地抹着眼泪.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我把田聪叫出了教室. 然而,无论我怎样问,她就是不说话,只是哭.无奈之下,我只好给她母亲打了电话.半个小时后,她母亲来了.没想到的是,见到母亲的田聪竟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后来,我从她母亲的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原来,这孩子打小到大,从没离开过母亲,如今进了初中,要在学校住宿,她不太适应.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开始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都 《家庭教育》2010,(11):28-28
哭,再哭也挽回不了母亲那必走的决心。然而,母亲也哭了,她舍不得我,那年仅7岁的我。可她必须忍痛割爱,为了能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去异地奋斗闯荡。从那一天开始,我得一个人走人生路。  相似文献   

8.
心上的耳朵     
两岁时,她发高烧,被医生用错了药,不幸失去了大部分听力。上学后,她听不清老师讲的课,作业常常无法完成,班上的同学也嘲笑她,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她哭着回家找母亲。母亲牵着她的手走到院子里的  相似文献   

9.
<正>我很少提关于我妈的一切。小时候为了挣钱我妈外出打工,从小我被外婆抚养长大.每周一次的电话和逢年过节的几次回家,带回来的新衣服和玩具。——这是我年幼时,关于母亲的全部印象。小时候每次她离开家时我总会哭,追着喊着跑出家好远,可无论我怎么叫,母亲都不会回头。我那时总觉得,她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狠心的人。  相似文献   

10.
女儿入园记     
没想到女儿入园会出现那么多的不适应。我是幼儿园教师,女儿比别的小朋友更早、更多地接触了幼儿园,按理说她应该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实际情况是,女儿每天早晨都哭着不愿去幼儿园。放学回家后,谁也不能在她面前提起“幼儿园”三个字,听到后她就会愁眉苦脸地说:“我不去幼儿园。”晚上睡觉,她常常会在梦中惊醒,哭着说:  相似文献   

11.
每次给母亲留字条,她都会很激动。9岁时,我给生病的母亲买好早饭,了字条悄悄上学去了。中午回家,她一把抱过我,眼泪滴到我肩膀上。那张字条上写着:“妈妈,我去上学了,早饭在厨房里,您一定要吃,这样病才会好的。”青春期后,我变得乖张。有一次我郑重其事地甩下一张纸条:“我不想被你管了,我要离家出走,逃离出去。”母亲抓到我,给了我一个耳刮子。我从她闪烁的眼睛里看到了焦虑、愤怒和爱怜。我哭了。母亲命令我:“往你的家里走!”进了家门,我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蛋糕。母亲说:“你又长大了一岁,但你还是走不出妈妈的视线的。”我看着鲜艳的奶…  相似文献   

12.
冷处理     
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喜欢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一次为点小事她又哭着要我送她回家,我走过去哄,她根本不听。后来我用稍为严厉的语气制止,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生气地”把她“冷”在一边,去组织小朋友游戏,连看也不看她一眼。过了一会儿,她却主动跑过来,拉拉我的衣角小声地请求:“老师,我不回家了,我要做游戏。”“冷处理”取得了好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13.
母亲很少哭,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见母亲流过两次泪。第一次,是在一个细雨纷纷的清明节里。奶奶给爷写“母亲很少哭”是为下文写“我”不爱哭作铺垫。爷烧纸,伤心不已,悲痛欲绝。然而在那种悲哀的气氛里,母亲挺住了,并没有像其他亲人那样悲痛,而是庄重地,纹丝不动地跪在那里,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泪。从她那双因日夜操劳和想念爷爷而通红的眼睛里,我读到了坚毅。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坚强吧,我干涸的眼睛里总盛不下软弱的眼泪。小时候,就算是被母亲打了,或是在学校受了委屈,我也会咬紧牙,吭都不吭一声。然而,那一次,面对泪流满面的母亲,我真的哭了。…  相似文献   

14.
只要心拥有     
在我幼小的时候,祖母就辞世了。那时我很想祖母,终日哭个不停,非常悲切。母亲安慰我说:“奶奶到远方去了,以后她会回来的。”我天真地问母亲:“远方远吗?”母亲沉默了许久才说:“好儿子,等你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15.
我要捉蟋蟀     
正小时候,为了捉蟋蟀给丫丫我不回家。妈妈来找我说:"天黑了,回家吧。""我不回,捉不到蟋蟀我不回家,我一定要捉到会唱歌的蟋蟀。"我说。我忘了我是什么时候回家的了,只记得我挨了打,一只耳朵被妈妈牢牢捏住。我哇哇大哭,仿佛有无限委屈。我哭到了深夜,又哭到了天明,妈妈一夜没睡,她也没想到自己一挥手就导致了一场悲壮的长剧,她亲我,给我吃糖,说你不是想要小画册吗,我今儿就去买。我说,什么都不想要。  相似文献   

16.
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时,我惊呆了,母亲还那么年青,怎么会说走就走?脑溢血?怎么会这样呢?等我从省城的学校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火化,连最后一面也没让我看到。望着面容憔悴的姐姐,我禁不住流泪。一路奔波,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早已疲惫不堪,在姐姐怀中,我居然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睡梦中,我见到了母亲微笑的  相似文献   

17.
<正>1昨晚在论坛上看到一段话——读初三时我特别喜欢玩网游,因为旷课太多,老师让我请家长。那次,家里正忙着秋收,母亲撇下农活儿就来了,我记得她还戴着一顶草帽。老师当着她的面给我讲了沉迷网游的害处,也提到了游戏中的装备。临走,母亲就问我:"那些装备是不是放宿舍了?我先拿回家,你在这儿好好读书!"当时我就不争气地哭了,我曾暗自埋怨过父母都只是一介农民,现在想来,  相似文献   

18.
母爱深沉     
母亲去世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琳达,你确实发福了。"在那个时刻听到母亲的这句话,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笑还是哭。母亲弗洛希的最后五年是在我家里度过的。她需要别人帮着穿衣服,夜里也需要有人照顾,但是每天早上9点起床后,她就会容光焕发:化妆、梳头,穿上精心挑选的衣服。她有个习惯,一边吃早饭一边看  相似文献   

19.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20.
教女无方     
当母亲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像一棵扎下根的结了果实的树,不再四处晃荡了。实际上,从女儿出生起,那个桃形小脸的婴孩就成了家庭的中心。从产院回到家,我们在每个角落都插些花束,让女儿从此喜欢成为这温暖家庭的一员,并为此庆幸和骄傲。我早就想好,要给女儿最大的自由。可惜,回家不到三天就发现这纯属纸上谈兵。按小家伙的意愿最好是白天睡觉,夜里没命地哭;更令人心焦的是,她似乎不喜欢吃牛奶,看见奶瓶就号啕大哭。我只能当恶人,逼她吃奶,因为这么一天天饿下去,她会瘦得像面包干。于是,看见妈妈,女儿就撅嘴,哭兮兮的。可她的小脸却一天天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