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鲁迅杂文中比喻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具有典型性、哲理性和意境美。比喻形象的成功塑造,使鲁迅杂文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夸张、反语、比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鲁迅杂文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3.
比喻讽刺     
鲁迅先生的杂文好用比喻,他的比喻具有勾画某一形象时作“点睛之笔”的妙用。同时,他的比喻又尖锐、泼辣,于生动形象之中表达强烈的讽刺意味。  相似文献   

4.
鲁迅杂文"形象化"的基本文体特征是议论的"曲张力";逻辑判断同审美判断统一、使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转换融合是鲁迅杂文的基本思维方式;比喻、趣味、主情、言志、想象等玉成和强化了杂文的"诗"性;鲁迅杂文的主要美学风格是"力之美"、冷峻、凝重、含蓄等;语言同这些艺术追求相统一;与外国作家和同时代作家比较显示出鲁迅杂文的独特艺术价值;现代传媒和特殊的文化环境与杂文的文体、艺术特点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夸张、反语、比喻、以子以矛攻子之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鲁迅杂文讽刺 艺术。  相似文献   

6.
进入鲁迅杂文的天地,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惊叹那一个个妙语连珠的比喻,如朵朵含露欲滴、色彩斑斓的鲜花灿烂地盛开在眼前,令人留连忘返。这些生动的比喻增添了鲁迅杂文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比喻的呢? 一、比喻的“神似” 比喻在描人写物时,有追求“形似”和“神似”之分:前者注重对象间的外在的、表面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易知易见的;后者注重对象间内在的、本质的相似处,要求表达者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和发现力。相比之下,“神似”的比喻是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中国有句俗话:“画虎画皮难画骨”,把皮毛画象并不难,难在画出骨来,这才是高超的手笔。鲁迅杂文中的比喻是自觉地追求“神似”,即运用极凝炼、浓缩性笔墨绘出对象的神采。新文学在前进途中,常常遭到一股股复古逆流地侵袭,鲁迅等新文学运动的战士毫不手软的清除路障,使新文学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学衡》派就是其中的的一股复古逆流,他们企图以螳螂之臂挡住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结果不过给历史徒增自不量力的笑例而已。“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  相似文献   

7.
历来讲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都特别注意它巧甩比喻论证问题的手法,却往往忽略了它结构上的特点,这实在是鲁迅杂文教学的一大损失。因为这篇杂文的结构本身不仅表现了鲁迅先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也反映了他高超的表达技巧,甚至还能体现这位文化巨人的风度和情采。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粗疏思考,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其语言应用极具特色,教师从巧用比喻、直观描绘、妙用反语、推出仿词、多样对比等角度展开教学引导,鉴赏效果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第二个基本成分是文艺性。讨论这一问题, 许多杂文分析参考资料,只谈到形象性和典型性,从语言上谈到炼话和反语,再从手法和语言上谈到讽刺和幽默。有些把形象等问题只看作比喻性质,起论据和论证方面的作用。如果是这个样,那么,鲁迅杂文变成一部分是非文艺因素的直接逻辑表述,一部分是文艺性论述和证明,两者怎么可能浑为一体?这一节先从整体上考察一篇文章中的文艺性因素,然后考察一下杂文中的形象性表现诸种形态,进而侧重讨论形象性等因素在杂文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定位】比喻论证等论证艺术 ,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语文实践、探究侧重于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和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并能运用文中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本单元由一篇杂文、两篇散文和一篇悼词组成。背景距离学生较远 ,内容隐晦 ,思想感情含蓄委婉。教学应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揣摩 ,进而理解课文。【切入】1 .怎样走近鲁迅和这篇杂文 ?课前布置 :对于鲁迅 ,你了解多少呢 ?简要为我们介绍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他不少文章 ,你能分类列举一些吗 ?因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 ,结合这几个问…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现代史>是一篇用寓言形式写的杂文,作者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以其深邃、敏锐、独特的眼光,将"中国现代史"比喻为"变戏法",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到3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变戏法"式的历史,勾勒出一幅中国现代史的病理图;文章还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鲁迅九百多篇杂文中一篇具有独立性格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赵建晖 《考试周刊》2014,(82):26-26
<正>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日常生活上。让读者在更加可感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杂文创作占据鲁迅全部创作的四分之三以上,杂文无疑是最适合鲁迅的文体,鲁迅对自己的杂文创作也是相当自信的。鲁迅的杂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单是杂文集的取名就体现了一种罕见的意趣,更不消说杂文中散发着魅力的语言和意义旨归了。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杂文的一面旗帜,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师。杂文大家夏衍在《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新观察》1982年第24期)中,说他自己写杂文“先学鲁迅,后来是学绀弩,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当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高中语文第三册)与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第二  相似文献   

15.
我爱读杂文,鲁迅作者最。打击方向准,是非严分类。甘为孺子牛,敢与千夫对。又加文辞美,讽刺有深味。……这是陈毅同志写下的赞赏鲁迅杂文的诗句。它热情洋溢地肯定了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性、锐利的战斗性和憎爱分明的立场与感情,同时也指出了鲁迅杂文讲究文辞、富有情彩、犀利泼辣、意味深长的艺术特点。鲁迅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六百万字的著译,其中杂文占了七百多篇,约  相似文献   

16.
犀利、幽默、以小见大、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是鲁迅杂文的显著特点,也是鲁迅对杂文这一新文学题材在艺术创新中的贡献。而对讽刺对象的简笔勾勒,使批判对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轻松的笑声中,促人警醒,让人深思,有时也使读者汗颜。这又是鲁迅杂文的高妙之处,是鲁迅杂文不同于其他杂文的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17.
鲁迅杂文代表着现代杂文的最高成就。本文就中国古代“杂文”传统,五四时代的文本选择和杂文作家的文体改革,从纵、横及创作主体三个方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9.
谈谈鲁迅杂文的情感色彩河北沧州市三中杨洪辉当今人们一说起杂文,都会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名字。因为鲁迅是开拓和丰富这一新的文学形式的先驱。在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杂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鲁迅的杂文是我国文学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今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20.
<正> 《而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杂文的结集,收入杂文二十九篇。鲁迅一九二七年的杂文,除收入《而已集》的外,还有三十多篇,收入其它集子里。但比较能够反映鲁迅一九二七年思想状况、特征的杂文,大都收入《而已集》里了。因此,《而已集》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一本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