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诠释了一所大学的个性,是学校精神面貌的缩影。物质文化的全面渗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价值认同缺乏影响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人文精神的传承为着力点,以人的能力发展、人格完善、信仰和精神的内化和升华为重要使命,激发大学师生追求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具体阐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及对其进行了定位,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它应当是既充分吸纳东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化精神的精华,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既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又充分体现人类终极的价值目标,这种文化就是包括理性,科学,文化三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马丽丽 《文教资料》2009,(9):173-174
高校新校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校园文化的移植与创新的问题.校园精神文化应该包括课程文化、课余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本文论述了新校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新旧校区的关系、新校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还要发挥师生的主动性,最后得出结论:新校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移植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层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着力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应从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加强校风建设、融入现代意识和重视开放性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的打造,最根本的实质就是文化校园的建设,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诉求。文章在阐述了文化校园是一种理想的成熟化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精神及其筑建是文化校园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基本任务,探讨了文化校园建设的四维一体的内容取向。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对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而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文化校园很少被详细论述,偶有提及的也仅仅不加区别地将两者放在同一层面上.文章认为,文化校园的创建是一个需要长期创新、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文化校园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文章在对校园文化、文化校园、大学精神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回归文化本质的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进而达到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校园精神是历史和文化的概念,反应了学校的灵魂,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校园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提升文化品味,强化成才意识,建设文明校风等途径来培育校园精神,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创办人民满意的理想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的教育力量,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极大的德育价值。它能对学校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同时又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师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对学生的成长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校园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因此,校园化既是一种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 ,重视校园文化中的校园精神的养成是学校管理的新课题。本文阐明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校园精神的实质 ,着重阐述了怎样养成一种科学、客观的校园精神 ,认为科学理论指导、典型示范、科学精神教育和校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的教育力量,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极大的德育价值。它能对学校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同时又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师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  相似文献   

14.
校园精神是附着于校园这个载体,由学校集体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共同遵奉的文化传统、观念体系、规范准则等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它是通过校风和校园文化来映射的。校园精神虽然属于意识的范畴,却又独立于主体之外,而又反过来要求主体遵奉的一种精神存在。校园精神具有辐射作用和约束、同化的功效。弘扬校园精神在现阶段既有方法论的意义,又具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化力与政治力,经济力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化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与核心。在中国,先进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以创新精神建设先进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化,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化成果,必须以立为本,重在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化需求,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根本方向。创新是化的生命,社会主义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继承,借鉴和创新是先进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一定能够他造出璀璨夺目的社会主义新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文化建设的号角,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四川文理学院,要抓住契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抢占精神文化高地;服务地方,走出学术文化洼地;形成特色,建设高校文化园地。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化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在精神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行为导向上均可对育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要以育人为本,从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加强文化借鉴与传承、凝练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由于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角度和层次的不同,这一思潮的哲学家们在理论上往往有重要区别,由此形成了一些各有特色的派系。尽管生命哲学家内部并不统一,但不同生命哲学家之间仍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生命哲学几个显著的特点:生命哲学把生命看作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他们都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他们都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经验和理性的超越,但又并不完…  相似文献   

19.
现在讨论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澄清被遮蔽的本真的教育本质,大学教育应走出"工具化"的误区.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只有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大的"文化校园",超越工具理性的模式,以人为本,才能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20.
现在讨论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澄清被遮蔽的本真的教育本质,大学教育应走出“工具化”的误区。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只有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大的“文化校园”,超越工具理性的模式,以人为本,才能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