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地质工程专业"岩土钻掘工程"课程本科课堂教学为例,从不同学科侧重点入手,尝试进行课堂授课设计,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综合学习能力。探讨了现阶段该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突出了以人为本、在满足课程核心内容的认知的基础上,力争打造以开放性、实践性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当前地质工科实践热点、难点技术为吸引力,鼓励学生打好专业应用基础,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仿生材料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材料、化学、物理、力学、机械等学科研究领域。“仿生表面”课程知识点符合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课程既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培养材料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文章从研究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和课件、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四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中获得的反馈进行总结。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课程对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构建了岩土工程类课程案例教学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商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新商科影响、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创新育人机制,探索了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诞生,昭示着我国制造行业未来必然朝着智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高校目前已有的工学类教学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这一综合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此,本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语境,定位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难点,并针对建设难点探索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复合模式的构建机理:以“新工科”为目标,构建工科范围内的学科融合局面;校内教学、实验资源共享,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可用资源的增量;遵循校本及专业特色,形成智能制造工程教学互助链。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诞生,昭示着我国制造行业未来必然朝着智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高校目前已有的工学类教学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这一综合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此,本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语境,定位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难点,并针对建设难点探索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复合模式的构建机理:以新工...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模块和主题学习的要求下,通过立体几何中“多面体剪折”课程方案的实践与尝试,对中学数学主题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并就数学主题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以及进一步实践拓展,进行理论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笔者结合所在学院的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构建了一套以工科学校为背景,以专业工程素质和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基于"研究型学习"为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专业课程学习与研究平台、研究型学习成果展示平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运用"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文章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坚持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案例引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中,深入探索分层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工科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崛起、民族复兴需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人才。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三大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课堂教学设计、考核方法、目标达成等方面探索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课前问题导入、课上案例教学与讨论到课下巩固与拓展,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只需启动学习按钮,学生在好奇心、兴趣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与课上讨论、教师点拨讲解相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立德树人、育人铸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高等院校材料力学传统授课相对枯燥、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低的教学现状,以“学生学”为中心,以课程思政为主线,以工程案例为驱动,进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由发挥与创造的空间,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搜集材料力学中的相关素材,结合材料力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反馈的情况,将思政元素与工程案例巧妙结合,可以激发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工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开发和利用已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办学基础,开展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总体优化改革与实践.通过理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办学特色,以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实现材料与矿业、生物等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层次递进和模块选择的课程体系,编写出版相适应的全新系列教材,建设完善开放式实验实践教学大平台,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构建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面向21世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教学和课程群建设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循环水养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养殖工程学”“养殖水环境化学”“集约化水产养殖水环境控制”“闭合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等6门课程组成的“循环水养殖学”课程群进行分析,探索培养具备较强理论、工程实践能力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研究型教学模式,以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专题案例体验教学法作为研究生岩土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具有实际运用的现实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本文全面介绍了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等三方面总结了运用专题案例体验教学法的构成要素与实施要点。实践表明,专题案例体验教学法能把提高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在提高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地方院校测控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在分析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地方优势及学校特点,提出了从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型教学培养模式,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平台及加强交叉与融合下的专业实践等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期为陕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该培养模式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加速,各大车企对于智能车辆技术投入了巨大研发力量,企业对“懂汽车+懂IT”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些新需求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车辆工程人才来说,依托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汽车“新四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深入分析多学科交叉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真问题”驱动为核心,结合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辆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知识体系,采用“微—综”项目群、“虚—实”教学手段和“真题真做”产教融合三层体系构建培养平台,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发酵工程》的课程特点,结合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发酵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参考并促进研究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工程造价专业“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分析如何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制定三大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的具体实践,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育人与育才在课程教学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