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的影响,该文以某一高校9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3(情绪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2(禀赋状态:赋予杯子、未赋予杯子)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对杯子的估价,得出以下结论:1、积极情绪状态下,卖方对杯子的估价要显著高于买方的估价,即存在所谓的禀赋效应。中性情绪状态下也存在禀赋效应,但相对较弱。2、消极情绪状态下,买卖双方对杯子估价相同或相近,即禀赋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道德两难问题从情绪、道德自我唤醒等两个方面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绪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较大影响,不同道德自我的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个体的价值取向为依据,编制了道德违规事件问卷,考察三种类型和三种后果的道德违规事件中个体的内疚水平,随机选取4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三种类型道德违规事件中个体的内疚水平差异显著,违反了公正价值观个体的内疚水平最高,关爱次之,宽恕更次之;三种后果的道德违规事件中个体的内疚水平差异显著,导致他人健康损害的个体的内疚水平最高,名誉受损次之,财产损失更次之。该研究在道德领域三主题的范围下研究个体的内疚状况,从更深的层次探讨了内疚的机制,为培养大学生合理的道德情绪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环境下,社会普遍出现主体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以及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混乱、道德水准下降、道德使命感薄弱等现象,和谐社会的构建遭遇到了不和谐的时代难题。对于这一难题的化解,当然要靠法律,但也需要诉诸道德。道德需要显性的“外在”的规范和标准,更需要语文这一“内在”的信仰化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参照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结合与道德相冲突事件的领域和遵从道德的代价高低编制了4个道德两难情境,考察了584名普通高中生和职校生在违规严重性判断标准上的道德判断。结果显示,多数情况下普通高中生和职校生都倾向于认可两难情境下对道德规则的违反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两难冲突的领域显著影响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在遵从道德的代价高时,他们在道德——个人利益的两难冲突中较道德——道德冲突中更加认可道德违规行为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在遵从道德代价低时则相反;遵从道德的代价高低对中学生的道德判断也具有重要影响,相对于低遵从代价,在道德——个人利益的两难冲突中他们更加认可高代价条件下违规者应受惩罚,但在道德——道德两难冲突中,仅在职校生中观察到这一差异;普通高中生和职校生道德判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道德——道德冲突、高遵从代价条件以及道德——个人利益冲突、低遵从代价条件下,两种条件下职校生均更加认可违规者应受惩罚。这些结果揭示出两难情境下普通中学生和职校生的道德判断特点,以及两难情境的事件领域、遵从道德的代价等因素在中学生道德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让被试对一系列市场行为中的犯忌现象作出判断,探究人们在义利冲突情景下的决策行为厦其原因。实验表明:当市场经济模式侵入到社会关系模式中时(1)对物品的定价出现严重的“价格偏离”;(2)存在拒绝定价现象;(3)被试认为物主与买者会体验到“品德受辱”、恼怒等负性情绪;(4)买者知情套加重这种情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道德两难问题从情绪、道德自我唤醒等两个方面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绪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较大影响,不同道德自我的唤醒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 要:通过对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情境风险性与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判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境风险性与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境中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风险情境;积极结果预期下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消极结果预期;(2)结果预期与情境风险性存在交互作用。在一般情境中,积极结果预期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消极结果预期;风险情境中,结果预期对助人意愿没有显著差异;(3)道德判断不仅调节情境风险性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也调节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富兴 《学科教育》2014,(5):105-112
关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存在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教师社会声誉下降与教师呼吁道德减负并存,二是好人与好教师在“应试教育”下相互冲突。教师是否应该是好人成为了一个问题。忽视或弱化教师的个人道德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后果。面对教育体制的不道德,教师仍应该是好人。教师道德评价的框架和内容从个人-职业、公共私人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为私德、公德、师道和师德(专业伦理)这四种类型。教师道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德慧,即一种基于公共教育责任的价值立场处理不同类型的教师道德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评价关注的是主体道德行为的两个端点即道德价值选择的动机和效果,忽视道德价值实现的实际过程。因而不能发现和认识道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悖论问题。这是传统道德评价存在的一个“盲区”。这个“盲区”会直接导致道德评价简单化,使之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分析传统道德评价的“盲区”及其对于“解悖”的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道德评价理论和道德悖论的“解悖”学说。  相似文献   

11.
忧患意识产生于殷周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走向自觉。直面苦难的责任感和“天人一体”的悲情,转变成“穷变通久”的誓愿,是忧患意识嬗变为道德理想的关键。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引发的是一个道德秩序。即在“天命”、“天道”的层层下贯中,“敬德”、“明德”使人最后在自己的真正主体中实现自我肯定。  相似文献   

12.
陈小容 《中国德育》2006,1(3):50-56
通过对中国师生道德价值观总体特征、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现实评价等调查结果发现:(1)师生道德价值判断总体积极,道德现实评价趋于消极;(2)师生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现实评价严重错位,出现道德价值理想集中与道德现实评价分散的现象;(3)不同阶段教师、学生等的道德价值观基本没有显著差异; (4)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现实评价存在差异,高校学生与中学生、以及不同阶段师生的道德价值判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情绪影响个体在道德情境下进行道德推理的过程,移情作为内化的道德取向对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有显著的影响,适度体验羞耻、内疚和自豪的个体,道德推理和决策都倾向于亲社会。文章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情绪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旨在更加深入的理解道德推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情绪影响个体在道德情境下进行道德推理的过程,移情作为内化的道德取向对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有显著的影响,适度体验羞耻、内疚和自豪的个体,道德推理和决策都倾向于亲社会。文章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情绪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旨在更加深入的理解道德推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道德状况总体判断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来判断。社会中有“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妈妈”们。有极端事件存在,但慈善组织、志愿者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我们的城市文明、民主法制意识、环保意识、道德理论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迄今文本伦理思想的对象都是人的“利己心”,具有假设价值论的特征。经验主义在肯定和高扬人的“利己心”的同时,运用假设的方式将道德价值实现引向尊重社会道德规则;德性主义贬斥人的“利己心”,力图以假设的道德本体权威将道德价值实现诉诸于人们的“自警”和“自觉”,由此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假设体系,在其指导下,社会道德规则具有虚拟的形式主义倾向,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必然出现道德悖论。中国传统儒学本质上是德性主义的义务论,克服其引起普遍化道德悖论的弊端,需要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相统一的意义上倡导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在《德育其实并不枯燥》一文中提到:“道德学习这个词相对于道德教育而言,更强调人是可以学习道德的,并且人是可以自主地学习道德的。”不难得到,道德学习突出的是人有自主地学习道德的倾向。与人一同出生的东西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的道德学习的潜能”。儿童强烈的道德智能期待最重要的两个平台——尊重和公正。道德学习至少与三种因素相关联,即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时空影响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至少包括:学校教育(包括来自老师的、同学的、课程学习的等)的影响、家庭教育(包括来自父母的等)的影响和其他社会上(包括与外界的接触、媒体的作用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道德环境对道德主体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外部因素(道德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内因(道德主体)。我们应当注重对道德环境的改造、优化以及对内因进行培植,来改善我国的道德状况和社会道德风貌,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选取259名4—7岁儿童,考察了其在不同道德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情境类型对儿童对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履行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失败情境中,存在与反社会及亲社会情境中不同的情绪判断模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普通存在着一种排斥道德善恶标准、主张走中间道路,奉行黑白色(即善恶)混合的道德价值观,即道德灰色崇拜现象,这一现象已影响到社会化进步和经济发展建设。重视道德灰色崇拜现实的存在,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改善社会道德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