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3,(7):102-104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  相似文献   

2.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3,(8):100-102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有两个故事,深深影响我。第一个故事是画家克利童年的亲身经历。八岁那年,克利在花园篱笆的隙缝偷了一个大利花的球根,移植到自己的迷你花园中。克利满心期待它能长出好看的叶子,甜美漂亮的花朵。没想到,后来竟蔓延成满片暗红色的花丛。克利在自传如此自剖:"望着满片暗红色之花的一大丛东西,突然在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最近带女儿出去买东西,很多人都说,我们母女越来越像了。"真的吗?是什么地方像呢?"听说小孩子的涂鸦画很真,会不知不觉画出她心里家人的图像。我找出小红豆去年母亲节画的涂鸦画,看看会发现什么。蓦然间,我明白了,原来我和女儿最相像  相似文献   

4.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3,(10):107-109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脸书营运长雪柔·桑德伯格,近日出版新书《挺身而进》。由于桑德伯格先后被《时代》杂志和《富比士》杂志评为最具影响力女性,排名比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还要高,她在书中鼓励女性勇敢做自己,相信  相似文献   

5.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3,(5):101-103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从小儿子就很有主见。我讨厌私校太重升学,他偏偏选择念一所美丽的私校还读得轻松愉快。我担心私校学费贵,他主动考取奖学金减免四万学费,因为学期总成绩第一名,下学期还可减免两万学费。我无法理解他为何那么爱玩计算机,他每天照玩,功课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或周围其它人说成是“聪明”的,孩子也就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若孩子被说成是“老实”的,孩子日后也就处处表现老实。如果孩子被说成是“笨蛋”,他以后也就常常抱怨自己的脑子不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标签。当一个人从小就被标定为“愚蠢的、没用的”,我们对其智力要求就降低了,对他的期望也就降低了,有时  相似文献   

7.
父母亲总也想不通,自己小时候都傻傻的,很容易中大人的圈套。爸爸说给买包糖果,小时候的自己就乐呵呵的;妈妈表扬了一句“你真聪明”,那一天自己也喜滋滋的。可现在的孩子呢?表扬多了,孩子就骄傲地翘起了尾巴,要求一个比一个提得高;批评多了,孩子就浑身泄了气,再怎么讨好他也没用了。该怎样妙用奖惩,让孩子开心地接受表扬、诚恳地接受批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8.
昌耀创造了一个神话,他也要通过神话来表达他的所思所想,追求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由其人、其诗、其事构成了一种异于他人的精神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昌耀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自身的矛盾、软弱,也照见了世人的复杂、暖昧。也只有从精神这一层面,我们才能不只是单纯地吹捧或棒杀一个诗人,而是看到了一个人的局限和自由,更重要的是看到我们自己的局限和自由。  相似文献   

9.
失去的纯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都生活在镜子里,每天都照见自己。小D也在镜子里照见自己,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外形下,她却觉得少了些什么。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时时反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写的小D就是从仪仪这个小女孩的行动中照见了自己的症结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小D以仪仪为镜,在与小女孩的对比中照见了自己的不足。简单的情节中蕴含着深刻的立意,正是这篇短文的抓人之处。谷中  相似文献   

10.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不知怎样宝贝才好。孩子渐渐长大了,可他从来都不会想到除了别人照顾他之外,他还需要关心别人。慢慢地,孩子有些习惯连我们自己也看不顺眼了。饭桌上,见到自己爱吃的菜,孩子就说:“我要吃!”爷爷、奶奶忙不迭地把那份菜直往他身边推,口里说:“你吃,多吃点,我们不吃了。”我们意  相似文献   

11.
与美同行     
有人说,美是灵魂丰富的标志。与美同行,我们会自然地变得高尚。也有人说,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快乐。由此,与美同行,愉悦会时时萦回在我们心头。其实,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更是一面镜子,你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自觉地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改变。不知不觉中,你自己就成了完美。  相似文献   

12.
由于职业习惯,喜欢和小学生在一起谈天,交谈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孩子们谈论自己的老师。说到自己喜爱的老师,孩子的脸上荡漾着笑容和自豪的神情;说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孩子的脸则是一种不屑和无奈的神情。问其原因,孩子说:“我们有时候犯些小错误老师就骂。‘死皮子’、‘不要脸’、‘什么东西’……上课有时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我们。我们特恨这样的老师,上这样老师的课我们就发愁,这样的老师我们就不想让他教我们……”小学生,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作为教师,你是否懂得孩子的心?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学…  相似文献   

13.
任苇 《中华家教》2020,(1):22-25
家庭在我们的生命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际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过:确切地说,我们是被家庭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每一个问题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长整合好自己,就整合好了家庭,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世界和平由家庭开始,治疗家庭就治疗了世界。  相似文献   

14.
品读     
<正>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执着,它们生生不息。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作者朱赢椿在《虫子旁》一书中展现了一个容易被忽略却精彩异常的虫子世界。他说:这个世界很小,小得足够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着惊心动魄的生活……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  相似文献   

15.
锦囊妙计     
自己解决矛盾 我喜欢聚会,每个周末都会请几个有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多给孩子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我们几个大人也能联系一下感情。可是孩子在一起矛盾就多了,时不时就有一个孩子跑来告状,不是这个打了那个,就是那个抢了这个的玩具。一个上午,我们几个大人说不了几句话,就不停地在调解这帮小孩子。后来我们跟孩子们说好,要玩就不要怕有矛盾,有了矛盾全都自己解决,不要来找大人告状,还规定,在哪个孩子家里玩,哪个孩子就当头,解决不了的纷争由他来做决定。这个规定一下,孩子们有了矛盾自己在那里唧唧喳喳地调解,我们就清静多了,也锻炼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滔滔妈(宁夏)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租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作了工具?表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孩子,叫明玉。入班时,她妈妈就跟我说,她在家从不自己吃饭。在幼儿园,请我喂喂她。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能独立进  相似文献   

18.
案例:星星是小班来我班的,刚来时星星奶奶就跟我们说,孩子自打出生后就跟她睡,现在上幼儿园了也是她一手全包。问及孩子爸爸妈妈时,星星奶奶说他们上班都很忙,没时间带孩子,再说他们也带不来孩子,有时间只知道自己上网打游戏,星期天也不陪孩子去玩。类似星星这样的孩子我们班有近二十个,占了班级的大多数。但星星是我们班比较特殊的一个,楼梯不会爬、衣服不会  相似文献   

19.
周小娟 《今日教育》2022,(10):68-70
<正>打动你,让你心动的人,一定就像一面镜子。你在他的身上照见了你自己——现在的自己,或是渴望成为的自己。正是这样的照见,才可以让你有探寻他,实则是在探寻你自己的欲望,你要知道,这样的探寻,让你更爱那个自己。影片Mr. Holland’s Opus中文译名《生命因你动听》,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雯燕 《成才之路》2010,(4):I0015-I0016
《圣经(旧约)》上有个故事:两个妇女为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争执,到所罗门国王面前请求判决。一个妇女说孩子是自己生的,被另一名妇女抢去了;另一名妇女称孩子本来就是自己亲生的。于是国王命下人取来剑,说:“把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块。”结果一个妇女说: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另一个妇女说:切吧,谁也别想要孩子。于是孩子判给了第一个妇女。类似电视剧《绍兴师釜》里的方师爷就比国王聪明,他遇到一个同样的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