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混合学习强调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自主学习的混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其中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显得异常重要。文章旨在揭示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存在哪些潜在类别,不同类别学习者是否具有不同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行为过程模型,以及这对于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环境的设计有何启示。研究首先对239名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行测评,然后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样本学习者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自我调节学习剖面类别。然后分别对三种类别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行为数据进行过程挖掘,研究发现:(1)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更多体现在执行阶段的行为上;(2)中高水平自我调节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表现出更强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3)高水平自我调节学习者体现出更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与更强的整体规划能力。因此,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环境需要引入自适应支持机制,为学习者提供适应性的过程和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线协作学习活动中应用群体感知工具能够促进有效的协作互动,然而研究者对于“群体感知工具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协作互动过程”这一问题尚未进行深入探索。为此,文章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认知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自我调节组协作互动的特征、网络与网络发展轨迹,结果表明:相较于低自我调节组,高自我调节组呈现出更多与社交互动有关的协作特征,且呈现了更多的积极情绪;高自我调节组始终与关系调节联系紧密,而低自我调节组在工具提供前期与关系调节联系紧密,但在工具提供中、后期与任务调节联系紧密;高自我调节组的协作互动网络发展轨迹始于关系表现、止于关系调节,而低自我调节组的协作互动网络发展轨迹始于关系表现、止于任务调节。文章的研究可为教师设计与应用群体感知工具、促进学习者开展有效的协作互动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优化协作互动过程提供新思路、为在线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同伴互评能够促进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文章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法,以课程进程中四次作业的同伴互评评语为分析对象,从时间序列视角探索同伴互评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影响与差异影响,剖析出在高校课程教育中"以评促学"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能有效提高学习者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帮助学习者在更高阶认知结构上进行知识构建;在同伴互评策略支持下,高、低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水平学习者与整体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趋同,即都经历了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高水平元认知自我调节能力组学习者而言,同伴互评在提升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的建构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同伴互动是实现学习者深度学习与计算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但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与内隐性特征阻碍了计算思维各能力维度共现关系与动态演化趋势的外化表征。为此,文章提出了同伴互评支持的结对编程模式,并在高校综合性课程中开展教育实践,利用认知网络分析(ENA)可视化呈现能力水平高—高、高—低和低—低三种结对方式下学习者计算思维认知网络结构模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互评与结对编程模式的融合创新有助于学习者计算思维的提升与知识的双向迁移;在线同伴互评中,组内互评关注计算思维的概念,组间互评侧重于实践和观念;高—高组的同伴互评聚焦宏观图形认知,低—低组则倾向局部代码编写;随着同伴互评的深入,三组的认知网络质心移动轨迹转趋一致。研究将同伴互评机制与结对编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职前教师的计算思维从教准备度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梦倩 《电化教育研究》2022,(12):86-92+113
互动是在线学习共同体进行知识建构的关键中介,对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关系和互动内容的整合性分析有待深入。研究基于多层网络分析构建了在线学习共同体行为—认知—情感多层互动网络模型及显性可量化的指标框架。将该模型应用于分析中学生“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四个班级的互动,在群体层面上,学生读写能力和教师深度支持对于群体互动有着积极正向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上,学生的投入度和受关注度同步性不高,学生在互动中行为、认知、情感投入的同步性存在差异,而行为、认知、情感层面受关注度则具有较为普遍的同步性。该模型能够对在线学习共同体行为、认知、情感互动的关系和内容进行整合性量化评价,对开发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共同体互动评价工具以及为学习者在线互动提供教学支持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线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动态地分析教师学习者在线培训过程有助于提升教师参训效果,同时也充满挑战。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与认知网络分析的优势,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表征和分析。本研究采用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分析方法分析教师在线评论和交互文本,探究了不同成绩教师学习者的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及演变情况。研究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的教师学习者的社会交互情况差异显著,社会网络特征的演变情况不同;认知主题存在差异,认知网络特征演变的趋势相似而程度不同;社会交互与认知演变存在内部一致性,但受个人特征与教学组织影响显著。对在线教师培训中的教师学习者群体进行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分析,有助于精准把控教师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有效反馈和提升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众多学者将学习分析应用于自我调节学习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但当前学习分析的应用多以数据为驱动,尚未涉及学习者内在要素的变化规律,无法得知学习分析是如何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为回答该问题,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研究和理论归纳学习分析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联系。其次,以学习分析的普遍应用模式为背景,收集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后的反思和访谈数据,利用认知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挖掘自我调节学习受学习分析影响的要素变化规律和各阶段触发特征。最后,总结变化规律和触发特征得到学习分析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学习分析介入后,切实促进了自我调节学习各要素的融合,且在自我调节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分析触发自我调节学习发生的起点和路径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为促进学习分析更深入地支持自我调节学习提供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挖掘促进大学生产生更深层同伴对话反馈的可视化实时互动界面设计特点,设计了三种不同可视化实时互动界面支持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并通过认知网络分析探究不同互动界面对大学生同伴对话反馈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投入层次;(2)社交便签式的互动界面适用于激发更多初始提问,逻辑图式的互动界面可能会削减初始提问的发生;(3)逻辑图式的互动界面比社交便签式的互动界面更适用于促进初步反馈和深层反馈,以及缩小深度学习者和非深度学习者的对话反馈表现差距;(4)连接词的增加使用能激发更多的追问,但未能有利于激发更多的深层回应,且反而可能拉大深度学习者和非深度学习者的表现差距。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支持高校教师更好地基于可视化实时互动工具,设计混合教学情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线学习"社会属性"的缺失导致了学习者孤独感与焦虑感的出现,这不仅制约着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使得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之间呈现弱连接状态。该研究从学习者社会属性分析入手,在Co I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在线临场感促进学习者与教育者、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研究将在线临场感划分为教学、社会、情感、学习、认知等构成要素,并利用它们彼此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在线临场感TSCEL模型,设计了混合学习下在线临场感的实施路径,并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等课程中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线临场感通过聚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升了混合学习的教学效果,其中情感化存在能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有效减轻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学习性存在是在线临场感的调节器,对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学习分析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也日趋成熟。其中,社会网络分析已逐渐成为该领域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平台上《文学翻译》课程的论坛讨论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在线学习者在互动讨论中形成的社会网络位置信息与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论坛中,学习成效高的学习者趋于同学习成效低的学习者建立交互联系,而学习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学习成效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学习成效高的学习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提质增效是在线开放课程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申促进学习的评价,强调学习者的深度参与,探究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特点及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国内一门在线开放课程,采用学习分析技术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入手,分析在线开放课程同伴互评过程中学习者的投入度,并进一步探究同伴互评投入度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同伴互评的行为投入及认知投入不高,但是参与同伴互评能够识别更有动力通过课程的学习者,且其认知投入度能够预测其学习绩效。基于FBM(学习行为模型)模型提出促进同伴互评投入度的两阶段干预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投入度,并为教师及平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我调节学习是成功的在线学习的关键,教师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支持因素,对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基于32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处于中等程度,其自我调节学习水平不高;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教师的自主支持和认知支持直接影响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而情感支持通过自主支持和认知支持起到间接影响作用。基于此,在在线学习中,需要加强对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诊断和干预,构建以自我调节学习为导向的教师支持体系,优化教师支持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社会临场感有助于降低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提升学习满意度和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社会临场感与交互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往研究者主要借助内容分析方法或调查问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测量个体的意见和主观的感知,但无法反映社会临场感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社会网络分析(SNA)的中心度、密度、中心势、派系等参数能够较为合理地表征在线协作学习中师生的交互过程特征,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一门网络课程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师生在线论坛中的交互过程与行为进行定量和可视化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社会临场感存在显著差异,交互和社会临场感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个体的社会临场感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理解在线学习环境中社会临场感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线讨论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文本数据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互动质量以及情绪状态。学习情绪影响认知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效,研究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Harris等人的情绪分类法和蔡今中的认知分类体系,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滞后序列分析法研究学习者的动态学习情绪、认知行为序列模式以及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困惑情绪和消极情绪会转化为积极情绪,但是中性情绪不会转化为积极情绪;学习者倾向于呈现描述行为和推断或解释行为,且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描述行为会引发消极情绪,比较行为、推断或解释行为会引发积极情绪。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转换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沭云 《海外英语》2024,(1):127-129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二语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下构建认知的过程,二语学习研究从行为主义转向更为宏观的视角。社会文化理论体系中调节理念凸显个体的能动性,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共同调节和社会共享调节在目标设定和任务实施环节中发生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在线协同写作共享调节模型融合信息共享、协商讨论、综合评价和新问题引入等不同的互动类型,学习者在写作目标制定和修改评价过程中深度投入,提升写作效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探讨影响在线学习认知形成的各种临场感因素,构建结构关系模型,并对各临场感的结构关系进行相关、多重中介、调节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利用Sakai网络虚拟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614名大二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学习中教学行为与学习认知具有间接显著正相关,教学通过社交临场和学习者临场间接影响学习认知,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习认知具有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在线学习中教学活动通过学习交互和自我效能对学习认知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自我调节学习的调节作用对学习认知形成带来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共享调节学习评价涉及协作学习的不同维度和过程,同时兼具群体感知的功能。现有的评价存在分析维度单一、数据利用不足、缺乏对互动过程的挖掘和跟踪等问题。将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引入共享调节学习的评价,可以充分反映共享调节学习特有的理论观照,呈现调节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不同评价维度的关联性以及调节的内在机制。基于SNA的共享调节学习评价框架,在数据收集以及分析工具方面,拓展了现有的共享调节评价维度,其引入群体交流模式、群体互动紧密性、个人或群体角色、不同关系维度、多模社会关系等评价分析工具,对共享调节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跟踪,促进了群体的自我感知。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为解释案例说明概念框架的应用过程,也表明了基于SNA的共享调节评价能够评估共享调节学习的协作过程,促进共享调节水平的提高,相应的评价工具能够促进协作学习活动开展,强化成员的群体感知。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证研究,完善评价工具,拓展应用案例,进一步挖掘概念框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项目式学习的模型、程序、分组、策略、优缺点等方面,在项目式同伴协作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和共享调节来实现项目目标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依据活动理论框架和协作学习中共享调节模型,通过设计持续时间8周的PBL同伴在线协作学习来组织教学活动,借助同伴评价表、自我报告调查表、团队项目成果评价表,进行自我调节和共享元认知调节对项目协作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调节和共享调节在PBL同伴在线协作学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效的共享调节主要受到学习者自身强大的自我调节的支持,在共享调节的作用下,协作同伴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进项目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互评是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学习绩效的重要学习策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同伴互评存在严重的低信任问题,即学习者对同伴的评价存在质疑或漠视,整体接受度不高。究其缘由,学习者的认知差异性是导致低信任问题的关键诱因:客观上,学习者的认知差异性导致同伴评价的不一致现象;主观上,学习者面对评价不一致现象时会产生确认偏误。人工智能赋能的可信同伴互评模型,使用可信系数标明评价的有效性,引导学习者建立正确的认同与信任,可以降低学习者的确认偏误。该模型的智能化实现过程分为4个阶段:评价及可信系数的表征、评分关系加权图构建、基于加权随机游走算法的同伴间认知水平关系挖掘、可信系数计算及评价反馈。基于该模型的教学实践表明:其能够依据评价者与被评者的相对认知水平为评价计算合理的可信系数;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同伴评价的接受度,在感知有用性、行为意愿2个维度上显著优于传统同伴互评模型;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分析性、系统性、求知欲和思想开放性4个子维度上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基于协同学习工具套件所构建的适应集体学习情境的新型学习环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来探究课堂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所形成的社群结构、社会关系以及参与特征。结果表明,协同学习环境中,通过支持教师主导的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形成了知识聚合性的社会关系网,使学习者的观点、想法快速地进行汇聚从而支持深度知识建构,同时也清晰地描绘了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特征。本研究可以为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新技术革新教学提供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