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以十九大报告中的习语翻译为例,阐述该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英汉民族基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形成相同或不同的认知框架。框架理论关照下的"语义"和"文化"因素在习语的理解及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认知框架相同、认知框架不同和认知框架缺失这三种情况出发,探讨习语翻译策略,以期对习语翻译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翻译语言学研究是翻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认知和翻译相结合进行研究成为了翻译学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并且其包含的六大要素对翻译实践活动及其翻译策略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由许多认知活动构成的“框架”之中。论文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以框架理论指导翻译教学实践,启发学生激活储存于心智的对应的框架,以处理商务翻译实践中因跨学科、跨文化差异造成的框架差异,实现知识的匹配和再现,达到目的语与原语功能对等的效果。研究表明:框架理论既可为学生理解原文提供理论指导,也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翻译策略,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网是国内优质的综合新闻发布平台,其在近些年来发布的新闻报道为海内外人士了解国内外动态、掌握热议时事提供了权威有效的渠道。文章拟以认知翻译学为基础,结合增译、省译、转换、归化等翻译方法和策略对2020年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网中的中英双语报道进行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在新闻翻译当中,译者通过自己对于原文的精确认知并合理利用翻译策略呈现出了高质量的译文,从而服务于读者的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了认知翻译学的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5.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论认为,"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翻译既是译者理解原语文本的一个心理过程,又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文本框架或重塑原语文本框架的过程。原语和译入语的语义框架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交叉或对立的。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和视角,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市场上部分知名国外品牌的翻译为例,结合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从框架理论的视角探讨英文商标名称的翻译策略。框架对应式直译、框架衍生式意译、框架元素调整式意译、框架移植式音译、框架衍生式音译、框架置换式转义是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对树立产品形象、推广商品销售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涉及作者、文本、译者、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等多层和谐互动的过程。以认知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关联原则、优选原则及经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释义策略、转换策略及删减策略解决翻译所遇到的认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翻译,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来看,文学翻译的困难之一是读者认知框架的缺损问题。文学翻译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读者头脑中构建新的认知框架,以弥补读者认知不足的缺憾。构建认知框架的途径可以有文内方式、互文方式和文外方式,其中直接影响翻译效果的是文内方式,互文方式和文外方式则对译作有着间接、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为科技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译者首先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原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法,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指导科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技英语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强有力的说理性、逻辑性著称。但这些特点使很多人认为科技翻译内容枯燥、形式单调,读之兴味索然,从而忽略了科技翻译中蕴藏的美学价值。本文依据科技翻译独特的机构和内容,探究科技翻译中美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在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认知图式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来消除认知图式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有效进行商标翻译,打开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13.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意义理论综合性地考虑了包括语境、原型、感知以及个体经验等元素,并为语义构建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解释,因而对于翻译研究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由于一些文化意象对于特定民族具有唯一性,会给译者翻译带来困难。此时译者可以充分调动其主体性,运用由框架语义学中的视角转换概念所构建的创造性翻译策略完成意象传递,力求让目标意象与原意象之间实现功能或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Bell关于翻译过程的论述为理论框架,对译者在翻译独立句子时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采用了TAPs(有声思维法),反省法,回顾法和观察法,对四个不同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译者在翻译过程各个阶段的所想所做以及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定性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的推论。文章的推论对于译者控制翻译过程,翻译课程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类专业学者交流日益密切,对科技翻译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这种背景下,科技翻译的规范性越来越受到翻译行业的重视。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伦理,其次思考了科技翻译应该遵循的标准,然后通过翻译职业伦理视角研究了科技翻译的规范性,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总结了翻译研究领域中几种主要的认知模式,并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背景下,分析了以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翻译认知模式,强调了该认知模式所揭示的翻译"第三空间"和"第三种文化现象"的认知和文化意义,并认为该认知模式是迄今为止翻译认知模式中的最合适和最具有说服力的模式,为翻译研究中业已存在且具争论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解释角度.  相似文献   

18.
对于科技文本中的真实数字,直译是最主要的方法。但科技文本中仍有一些除数值概念外尚兼具修辞、表情等其他功能的数字,直译并不能实现其语义和功能的完全对等或基本对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字采取变译的方法。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通过译例分析探讨科技文本数字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隐喻认知视角的科技日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日语文本从本质上说是隐喻性的,科技日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隐喻思维的翻译过程。基于认知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翻译时不能不做好认知语境的切换分析。无论改变原文句子的结构、对动词作隐喻化处理,还是消除隐喻的文化差异障碍的去"隐"存真的翻译技巧,都是为了服务于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翻译需考虑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由于人类在认知、思维方面本身存在诸多共性,隐喻的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只有当喻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时,方可采用意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