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是新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为满足未来制造领域的高端复合人才需求而应运而生。建设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必须形成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强调数理基础,基于传统机械学科知识体系,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新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特色课程。需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有限的学制内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领域要求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建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课外实践环境和平台,需要联合智能制造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实践基地、校内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环境以支撑本专业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探索将促使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教育进一步适应未来制造领域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基建"的提出为高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建设,推动专业由单一的产教融合向产学研用培五维度融合转变.此举能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新要求相适应,并有助于学生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产业界快速发展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化工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化工专业教学体系成熟,推进学科交叉培养难度较大。本文以化工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为背景,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科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开展化工专业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化工、控制和计算机三个专业交叉融合的"智能化工"课程体系,以期为相关专业融合信息技术培养新工科智能制造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以现代制造专业群为主体,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专业集群平台。该创新基地使学生在完成现代制造专业群"课、证、赛"等实训教学环节同时,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为企业培养"无缝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节约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是职业院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培养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人才,探索形成了了5M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体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教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风向。生物工程专业是复合性、前沿应用性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专业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探讨了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赋予课程思政新特质,思政元素正逐步融入专业建设,传统模式问题显露,亟须解决。以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问题为着眼点,以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数据支撑,希望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思政式实施路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厦门理工学院主动适应福建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创新创业等重大战略的需要,成立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组建基础电路课程群,依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大类共性和专业特性,按照"培养目标→知识能力→课程教学"的方针,对基础电路课程进行了模块...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在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内容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满足智能制造工程的教学需求。智能制造工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理念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从教学内容入手,分析了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从多学科融合、加强新型制造技术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专业群以培养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目前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包括:搭建产教融合高端实训基地,打造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双师素养"的教学团队,建设数字化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实施混合式教学,进行"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聚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技术领域,重点围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如何优化传统专业结构、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等三个难题,打造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产教贯通、供需畅通、校企融通,实现了专业体系吻合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多元需求、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成果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能力优先、多元支撑、项目驱动、产业协同"的多要素多元化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实践平台建设、实践环节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对该培养体系进行了具体阐述。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对其他专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莉 《教育与职业》2021,(2):109-112
当前,智能制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缺口.以"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内涵的现代工匠精神,对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内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在新工科的背景之下,以多方协同培养智能制造型人才为宗旨,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准绳,在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中国工业4.0战略的前提下,摸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方协同的智能制造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培养框架,培养符合对口行业需求、多数企业需要、社会高标准认可的智能制造型新工科人才。实现知识与能力配套,专业与行业接轨的双赢培养。  相似文献   

15.
梁莉 《教育与职业》2021,(2):109-112
当前,智能制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缺口.以"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内涵的现代工匠精神,对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16.
当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能力需求,从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滞后,高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缺失,社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职业、新需求背景下培养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作为,适应"三个面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举措。从深化传统工科专业内涵改革和创办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两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具有的创新性、前瞻性、交叉性、多样性和引领性等特征,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以培养"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新工科"建设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是新工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工程人才、促进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以吉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专业,各高校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随着智能船舶、船舶自动驾驶、智慧港口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调整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行“智能+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开发以船舶运输、智能航海为主线的“三层次、四模块”课程体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航海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对其他高等航海院校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智能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始终坚持把索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